一種包含成排座椅的可移動設備,包括:導軌(1),其容置在地面內,成排座椅(2)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導軌上,并且可在它們被聚集在一起以便存放的位置和被彼此間隔分布在它們被使用的整個房屋內的位置之間滑動,其特征在于,導軌(1)由槽式型材形成,所述型材在側面設有上側延伸部分(8),依靠所述延伸部分形成與容置地面(7)的表面齊平的位置,從而在組裝過程中提供了用于使所述導軌(1)就位的基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配置室內或房屋,它們被用于需要敞開空地的活動以及需要布置出席者將使用座椅的活動,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成排座椅設備,其允許在成排座椅被彼此分隔以便使用的分布位置和被聚集在一起以留出房屋空曠表面的位置之間移動這些座椅。
技術介紹
有一些場所隨時要用于不同的活動,其中,有時要例如進行體育運動需要無障礙的敞開空地,而其它時候要開會或類似的集會需要布置出席者將使用的座椅。在這方面,傳統的場所變化是基于要使用椅子,根據場所中是否需要而設置及移走椅子。適合這項任務的椅子除了通常坐著不舒服之外,還由于需要設置及移走椅子并存放它們的工作,所以是一項非常繁重的作業。也已經提出了一些用于安裝可移動組裝的座椅的解決方法,以致它們在被聚集在一起以便存放的位置(此時,需要留出敞開使用的場所的表面)和被彼此分隔以便使用的位置(此時,座椅分布在場所的所述表面內)之間的導軌上可移動地滑動。這些解決方案復雜且昂貴,并且存在還沒有被滿意解決的下述缺陷,即如何將場所地面表面的均勻性維持在座椅的滑動導軌上,這是因為很難在所述導軌上結合一層與地面的表面完全齊平-->的穩定罩蓋。另外,座椅的滑動導軌容置在地面的凹槽內,其中,很難實現使導軌定位成平行于地平面,而其對于適當地移動導軌上的座椅并且以致不發生堵塞又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根據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可移動設置的成排座椅設備,由此,實現相對于為了相同功能的已知組裝解決方案而言非常有益的功能特征。所提出的設備包括導軌,其由容置在地面的槽式型材構成。其在側面上確定上側延伸部分,該延伸部分的邊與地面表面齊平,該延伸部分在內部形成用于覆蓋導軌的蓋板的支撐臺階,可滾動組裝的撐條結合到所述導軌上,各排座椅被支撐在這些撐條上。成排座椅的承載撐條依靠滾動裝置被支撐在導軌上,所述滾動裝置結合到獨立的托架或者特有的撐條結構上??商峁┧鲈O置的改進,目的是允許隨后鄰近排座椅的占用者可伸進腳,也能夠與上述隨后鄰近排的占用者將使用的課桌連接。由此獲得一種簡單的組件,其允許移動成排座椅以便將它們一起聚集在存放的位置,或者將它們放置在被分布使用的位置內,用于支撐座椅的支撐裝置的特征提供使用時的特定舒適度。與地面表面齊平設置的可移動組件的導軌的容置部還便于安裝組件以及將所述導軌齊平放置并與地平面平行。由此,獲得一種成排座椅在被聚集在一起的位置和被使用的位置之間可完好滑動的成排座椅組件。所提供的組件實施例則是利用一次性螺釘的調節易于將導軌設置成與地面齊平布置。-->另外,導軌的形狀確定了其中用于放置所述導軌蓋板的容置部,這樣便于布置所述罩蓋以致其形成與房屋地表面的完好連續性。導軌的蓋板可連接到支撐成排座椅的滾動架上,可人為地或者自動地啟動降低或升高座椅。通過不同排的座椅之間的距離間隔塊,為使用而被分布的成排座椅的位置被確定。為此,型材段被使用,它們被放置在滑動導軌的內部,在此,它們形成方便支靠的組件,所述型材段不干擾導軌蓋板的位置。當導軌蓋板自動啟動時,它們自身可起到間隔塊的作用,成排座椅架之間鉸接的連接桿組件可分開,以致由于使成排座椅靠近到一起或者分開它們產生的移動可升高或降低所述板。可依靠結合到導軌內的齒條以及成排座椅滾動支撐體上的電機動力驅動成排座椅的移動。利用通過導軌的直流電,通過射頻的遙控,或者專為此設置的穿過導軌的電線來提供必須的電力。成排座椅滑動導軌的設置還易于結合到所使用地面的樞轉或旋轉移動部分上,其允許在被使用區域內對設備進行許多可行的實際配置?;谇笆?,所述提出的設備具有明顯的有益特征,并且優選用在根據其內進行的活動而帶有或者不帶有座椅的房屋的配置應用中。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組裝在滑動導軌上的成排座椅的透視圖。圖2示出了圖1的組件的側視圖。-->圖3示出了設置在滑動導軌上用于支撐幾排座椅的一系列滑動支撐體的透視圖。圖4示出了圖3中的設備的側視圖。圖5示出了關于圖3中設備的俯視圖。圖6示出了設置在滑動導軌上的成排座椅兩個支撐體的詳細放大剖視圖,它們處于被彼此分隔以致可使用座椅的位置。圖7示出了設置在滑動導軌上的成排座椅兩個支撐體的放大剖視細節,它們處被聚攏以便存放的位置。圖8示出了設置在導軌上的成排座椅支撐體的局部透視圖,所述導軌容置在地面內被覆蓋成與地面齊平地設置。圖9示出了圖8中設備的正面剖視圖。圖10示出了滑動導軌上成排座椅支撐組件的主視圖,其中導軌上滾動支撐體的部分被剖開。圖11示出了導軌被緊固前,依靠一次性螺釘調節設置的導軌組件的剖視圖。圖12示出了圖11中的設備在導軌下方區域充滿支靠材料時的位置的示圖。圖13示出了分別屬于相繼排的兩個座椅的透視圖,它們帶有相對應導軌的蓋板的自動啟動裝置。圖14、15和16示出了圖13中的組件從成排座椅被彼此分隔位置到它們被聚集在一起的位置的過程中處于三個相繼位置的側視圖。圖17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組組裝的座椅的后視圖,其在一個座椅后結合了課桌。-->圖18示出了圖17中組件的側視圖。圖19示出了根據圖17中標出的線XIX-XIX的視圖。圖20、21、22和23示出了在轉動地面部分上可移動座椅設備的不同使用位置。圖24和25示出了聚集以臺階狀分布順序彼此分隔的兩個位置上的座椅組件的例子。圖26示出了在帶有旋轉區域以改變成排座椅移動方向的地面上成排座椅設備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涉及根據一種成排座椅設備,該設備是按照下述方式設置,即允許成排座椅在被彼此分隔以致可被使用的位置和被聚集在一起以便存放的位置之間滑動,目的是使得房屋可在下述狀態使用,即其內帶有分布成排座椅或者留出開闊空間而無座椅。所述設備包括平行的導軌1,座排椅2可移動地安裝在導軌上以便在被聚集在一起的位置和被彼此分隔的位置之間滑動。依靠承載支座3實現將成排座椅2組裝在導軌1上。撐條4結合到承載支座上,成排座椅2被放置在撐條上。支座3可滾動地支撐在導軌1上作為獨立托架,或者作為從撐條4伸出的成形體(shapings),而撐條4結合到該托架上。導軌1通過鐵軌5形成為成形體,支座3通過輪子6被支撐在鐵軌5上,便于滾動運動。滾動成形體5和支座3的輪子6形成耦合嵌入的形式。由此防止在移動的過程中出軌。在側面上,導軌1還形成有凹槽20,支座3的側向滾子21插入到其中,在保證支座3-->穩定的同時有助于移動,以防止向側面傾斜的可能性。導軌1包括槽式型材,它們在所使用位置嵌入地面7中。其中,導軌1必須彼此平行并與地面7的表面的平面齊平及平行地排列,以致使成排座椅2不費力地產生移動。為便于組裝設備,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導軌1的型材在側面具有上側延伸部分8,通過該延伸部分在組裝導軌1的結構中所述導軌與地面7的表面齊平,如圖9中所示。由此,容易準確地設置導軌1,由于利用了延伸部分8,其給出了確定安裝位置的較好參照基準。根據圖11和12提供了組件實施例。根據該實施例,依靠一次性螺釘23,導軌1被緊固到相應容置部22的底部上,由此,固定了各導軌型材,調節位置以使所述型材齊平并在適當的高度,以致當容置部的空腔被隨后充滿支靠材料24時,導軌1的所述型材永久并穩定地固定在安裝位置。延伸部分8還在內部形成臺階9,支靠槽被限定在兩側臺階9之間,用于放置導軌1的蓋板10,以致所述支靠槽便于適當放置所述板10,以形成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一種包含成排座椅的可移動設備,包括:導軌(1),其容置在地面內,成排座椅(2)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導軌上,并且可在它們被聚集在一起以便存放的位置和被彼此間隔分布在它們被使用的整個房屋內的位置之間滑動,其特征在于,導軌(1)由槽式型材形成,所述型材在側面設有上側延伸部分(8),依靠所述延伸部分形成與容置地面(7)的表面齊平的位置,從而在組裝過程中提供了用于使所述導軌(1)就位的基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包含成排座椅的可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導軌(1)的延伸部分(8)在內部形成臺階(9),兩側的臺階(9)之間形成狹槽式容置部,用于利用與導軌被使用的地面(7)齊平的板(10)形成導軌(1)的罩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包含成排座椅的可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可移動的相繼成排座椅(2)之間為導軌(1)設置蓋板(10),所述蓋板的長度與處在彼此分隔位置的成排座椅(2)之間的間距相匹配,所述板(10)鉸接到相繼的成排座椅(2)之一的支承裝置上,并且依靠連接桿(25)與隨后排的座椅(2)的支承裝置相連,以通過相應成排座椅(2)彼此向一起靠近及彼此分開時的移動導致升高或者降低所述板(1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包含成排座椅的可移動設備,其特征在于,通過撐條(4)實現將成排座椅(2)組裝在導軌(1)上,所述撐條借助于成形體(3)由支撐件關于導軌(1)支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J·費卡洛斯米蒂安斯,
申請(專利權)人:費卡洛斯國際座椅設備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