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iver (100) for a button switch, comprising a body (101) configured to drive the button switch action, and an elastic reset portion extending from the body (101), which is elastic.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driving member (100) integrates the spring member for resetting the driving member onto the driving member, there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arts of the button switch and simplifying the assembly. The driver (100) occupies a small height space, which makes it easy to make the button switch thinn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按鈕開關的驅動件及按鈕開關
本專利技術的各實施方式涉及按鈕開關領域,尤其涉及按鈕開關中的驅動件。
技術介紹
按鈕開關是一種典型的開關類型,其通過按鈕的反復按壓操作而交替地接通和斷開一個電路,或者交替地接通兩個電路。目前的按鈕開關通過按壓按鈕驅動驅動件和擺桿繞垂直于按鈕運動方向的軸線偏轉,來使得由擺桿驅動的導電橋在兩個位置之間偏轉從而接通或斷開電路。這種類型的按鈕開關要求在按鈕被按下時驅動件與擺桿的一側之間具有足夠的干涉量以允許驅動件可靠地驅動擺桿一側使其朝一個方向偏轉,而同時又要求在釋放按鈕后,擺桿的另一側也與驅動件具有足夠的干涉量,以便于在下一次按壓按鈕時驅動件能夠從另一側驅動擺桿使其朝另一個方向偏轉。為此,通常將驅動件設計為可旋轉運動或可滑動的部件,并且另外提供一個單獨的彈簧構件。通過驅動件在驅動擺桿運動時擺桿對驅動件的反作用力而使驅動件移位以避免驅動件與擺桿之間產生干涉。同時,在驅動件不再驅動擺桿時,通過單獨設置的彈簧構件使驅動件復位到初始位置,以便為下次驅動動作做好準備。用于驅動件的復位的單獨的彈簧構件的設置導致占用有限的開關內部的空間,使得開關的體積(尤其是高度尺寸)較大。另外,單獨的彈簧構件的設置導致開關零件數量的增加,這既增加了制造成本,也使得裝配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原因,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按鈕開關的驅動件以及一種按鈕開關,其用于解決上述現有的按鈕開關中所存在的問題的至少一部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用于按鈕開關的驅動件,包括:本體,被配置為適于驅動所述按鈕開關動作;和從所述本體上延伸的彈性復位部分,所述彈性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按鈕開關的驅動件(100),包括:本體(101),被配置為適于驅動所述按鈕開關動作;和從所述本體(101)上延伸的彈性復位部分,所述彈性復位部分具有彈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按鈕開關的驅動件(100),包括:本體(101),被配置為適于驅動所述按鈕開關動作;和從所述本體(101)上延伸的彈性復位部分,所述彈性復位部分具有彈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所述本體(101)具有彼此相對的第一側邊(110)和第二側邊(110’)以及彼此相對的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所述第一端部(120)位于所述第一側邊(110)和第二側邊(110’)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端部(120’)位于所述第一側邊(110)和第二側邊(110’)的另一端,在所述本體(101)的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上具有驅動面(103),所述驅動面(103)用于驅動所述按鈕開關的致動機構動作而切換所述按鈕開關的通斷狀態;并且其中,所述驅動件(100)被配置為當所述彈性復位部分被固定時,所述本體(101)能夠在施加于所述驅動面(103)上的力的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彈性復位部分從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的連線方向上線性移動;并且當施加于所述驅動面(103)上的力被釋放時,所述彈性復位部分向所述本體(101)施加彈性回復力而使所述本體(101)回復到所述初始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所述彈性復位部分包括分別從所述本體(101)的第一側邊(110)和/或第二側邊(110’)延伸的彈性支腿(102,102’);所述驅動件(100)被配置為當所述彈性支腿(102,102’)被固定時,所述本體(101)能夠在施加于所述驅動面(103)上的力的作用下相對于所述彈性支腿(102,102’)從初始位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的連線方向上線性移動;并且當施加于所述驅動面(103)上的力被釋放時,所述彈性支腿(102,102’)向所述本體(101)施加彈性回復力而使所述本體(101)回復到所述初始位置。4.根據權利要求2-3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所述第一側邊(110)和/或所述第二側邊(110’)的中部向所述本體(101)的中心凹陷而形成凹陷區(104,104’)或者向遠離所述本體(101)的中心的方向突出而形成突出區,并且所述彈性支腿(102,102’)從所述凹陷區(104,104’)向所述本體(101)的外側延伸或從所述突出區向所述本體(101)的中心延伸。5.根據權利要求3-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所述彈性支腿(102,10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130)和第二主表面(130’)的方向上具有彎折,和/或所述凹陷區(104,104’)或突出區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主表面(130)和第二主表面(130’)的方向上具有彎折。6.根據權利要求2-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在所述彈性支腿(102,102’)的自由端形成擴大的端頭部(106,106’),所述端頭部(106,106’)的側面具有弧形面。7.根據權利要求2-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所述本體(101)的所述第一側邊(110)、第二側邊(110’)以及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相互連接形成封閉的環,并且在所述環內部形成中空空間。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驅動件(100),其中,所述本體(101)的所述第一側邊(110)、第二側邊(110’)以及所述第一端部(120)和第二端部(120’)相互連接形成封閉的環,并且在所述環內部形成中空空間;并且所述第一側邊(110)和/或所述第二側邊(110’)的中部向所述本體(101)的中心凹陷而形成凹陷區(104,104’)或者向遠離所述本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大海,
申請(專利權)人:施耐德電氣澳大利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澳大利亞,AU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