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便攜式眼鏡盒,系由鏡盒與附設的掛帶所構成,其獨特之處在于,掛帶居中繞附鏡盒呈十字狀相連接,且其一帶端或者兩個帶端同鏡盒又以按扣形成可拆合相接,故此,使該眼鏡盒不僅能牢固地掛持于腰帶上隨身攜帶,而且又可無須解脫腰帶而方便地實現摘、掛,該便攜式眼鏡盒具有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美觀實用,宜于攜帶之優點,頗具推廣應用價值。(*該技術在200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生活用具,特別是一種便攜式眼鏡盒。現今人們廣泛應用的眼鏡盒,不便攜帶,尤其是放置眼鏡后就更為不便,只好裝入衣袋或提、挎之箱包中,從而給使用帶來麻煩也易損壞及丟失。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向社會提供一種附設有掛帶得以掛持于腰帶上且方便摘掛的便攜式眼鏡盒以滿足人們需要。本技術的任務是按照下述的技術方案完成的。這種便攜式眼鏡盒,是由鏡盒與掛帶等所構成的,其構思獨特之處是掛帶居中繞附鏡盒而呈十字狀并相連接。掛帶之一帶端固定接于鏡盒背側,而另一帶端則同鏡正面以按扣相接。掛帶還可以是以其兩個帶端,分別同鏡盒背側及正面以按扣相連接。所用之按扣的結構,可以是分置于掛帶盒蓋,盒體上的母扣、子母扣及子扣依序同軸疊加匹配扣合所構成。本技術的附圖說明圖1是便攜式眼鏡盒之整體圖;圖2是便攜式眼鏡盒之側視圖;圖3是鏡盒之半剖圖;圖4是按扣組件分解圖;圖中(1)盒體 (2)盒蓋 (3)掛帶 (4)按扣 (5)骨架 (6)母扣 (7)子母扣 (8)子扣。本技術將結合附圖對實施例做進一步詳述。實施例本技術之便攜式眼鏡盒,如附圖之中所示這種便攜式眼鏡盒是由鏡盒與掛帶(3)等所構成的,鏡盒又是由盒體(1),盒蓋(2),及骨架(5)所組成,其中,盒體(1)與盒蓋(2)所用之材料可以是皮革,PVC合成革等富有彈性及強度的軟質,單一或者復合膜料裁制縫合或粘接而成套裝眼鏡的鏡盒,其內又襯有仿形狀之塑料或金屬類具有良好彈性與鋼性的骨架(3),用以整體支撐鏡盒,保護內裝眼鏡,免于碰壓損壞,選取同于鏡盒材質之掛帶(3)并于狹長狀鏡盒之居中處繞附而呈十字狀,掛帶(3)的一帶端同鏡盒背側固定接著或者以普通按扣實現可拆合連接;掛帶(3)繞附鏡盒,其另一帶端同鏡盒正面相接,相接方式可以是采用分置于掛帶(3)帶端,盒蓋(2)及盒體(1)上的系由母扣(6),子母扣(7)及子扣(8)三者依序同軸疊加匹配扣合之結構的按扣(4)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普通按扣與鏡盒正面的盒體(1)實現扣合連接。按照上述技術方案完成的便攜式眼鏡盒,同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顯著的優點,由于附設有掛帶,在掛帶與鏡盒背側形成穿越腰帶的帶道,從而使眼鏡盒可隨身掛持于腰間,方便攜帶,又由于掛帶之一帶端或兩個帶端是以按扣同鏡盒相連的,故而無須解脫腰帶即能摘掛眼鏡盒,本技術之便攜式眼鏡盒,結構簡單,制做方便,成本低廉,美觀實用,具有廣闊地應用前景。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眼鏡盒,是由鏡盒與掛帶等所構成,其特征是所說的掛帶居中繞附鏡盒呈十字狀并相連接。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之便攜式眼鏡盒其特征是所說的掛帶之一帶端固定接于鏡盒背側,而另一帶端同鏡盒正面以按扣相接。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之便攜式眼鏡盒,其特征是所說的掛帶之兩個帶端與鏡盒背側及正面分別以按扣相連接。4.按照權利要求2和3所述之便攜式眼鏡盒,其特征是所說的按扣之結構可以是由母扣、子母扣及子扣三者依序同軸疊加匹配扣合所組成。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便攜式眼鏡盒,系由鏡盒與附設的掛帶所構成,其獨特之處在于,掛帶居中繞附鏡盒呈十字狀相連接,且其一帶端或者兩個帶端同鏡盒又以按扣形成可拆合相接,故此,使該眼鏡盒不僅能牢固地掛持于腰帶上隨身攜帶,而且又可無須解脫腰帶而方便地實現摘、掛,該便攜式眼鏡盒具有結構簡單,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美觀實用,宜于攜帶之優點,頗具推廣應用價值。文檔編號A45C11/04GK2116379SQ92200378公開日1992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8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8日專利技術者邢越強 申請人:邢越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眼鏡盒,是由鏡盒與掛帶等所構成,其特征是所說的掛帶居中繞附鏡盒呈十字狀并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邢越強,
申請(專利權)人:邢越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