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公墓園,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公墓園的四周用灌木樹種圍繞起來,每4平方米種植一棵樹,安放3個墓位,劃分縱向若干個分區,每10棵樹橫向為一個小區,并建有排水系統和供水系統,設立公墓園管理處,實行全墓園電腦自動化管理。本發明專利技術墓室、墓棺、臥碑都采用玉石制成,玉墓室土層上方置有與地面成平行的玉臥碑,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建造簡單、節約材料,成本低廉,沒有墳頭、以臥式墓碑代替石碑,節省大量土地,解決了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局面,防止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綠化了荒山野嶺,保護了生態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公墓殯葬方法,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綠化荒山、節省土地、實現樹木公墓、草坪公墓、環保公墓的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
技術介紹
亡者入土為安是中國乃至全世界范圍人們的傳統觀念,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和世間萬物一樣,出于自然,也復歸自然。隨著社會的進步,殯葬形式也發生了變革--從土葬到火葬,是殯葬形式的重大進步,目前仍在延用,即把亡者尸體進行火化,火化后的骨灰裝放在骨灰盒內,然后將骨灰盒存放在殯儀館,每年繳納一定的保存費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亡者家屬為光宗耀祖、存在著厚葬薄養的舊傳統思想,大多數都有采用購買公墓安葬方法,把骨灰盒放在已建造好的公墓的墓穴內,樹起石碑,以表永久哀思現有的公墓墓地一般選建在本地域中的丘陵、山地或平原,都是風景優美的地方,在公墓里建造不同規格和不同檔次的墓穴,墓穴的周圍采用水泥、磚、砂石等建筑材料建造成豪華的院庭,墓穴前立起石碑,這些建筑物都成一勞永逸的永久性建筑。這種公墓存在著很多弊端,一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每年死亡人數不斷的增加,公墓用地面積也在擴大,對人多地少的我國,造成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局面;二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墓地價位也越來越高,由一、二萬到幾十萬,使一般人難以承受;三是-->破壞環境,平均一個墓穴要占地3-8平方米,失去了3-8平方米綠色植被;四是給荒山包上一層堅硬的外殼,風化時間漫長,比土葬影響還大,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四是據我國最新統計數字表明,全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達1.44億,已進入老齡化高峰階段.按自然法則規律,為來近二十年左右,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可達三億之多,如還延續原墓葬方法,一個墓穴占地3-8平方米,全國將會失去最多可達約400萬畝土地,這樣如此發展下去,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局面,將會越演越烈,再加上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前不堪設想。如果按綠色生態公墓園的設計,平均每個墓位只占地0.123平方米,只占傳統老方法用地的萬分之一還不到,但綠化面積將增加90%以上,目前,在我國尚未發現建造簡單、成本低廉、綠化荒山、節省土地、實現樹木公墓、草坪公墓、環保公墓的形式,而在設計上以綠化為主,既要生態環保,又要具有藝術品位的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上述墓地建造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建造簡單、成本低廉、綠化荒山、節省土地、實現樹木公墓、草坪公墓、環保公墓的目標,而在設計上以綠化為主的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是從長遠規劃而專利技術設計的,改善生態還一片青山綠地,自然、環保,綠化荒山,節省土地,持續發展,是本專利技術綠色生態公墓園的核心。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本專利技術提出的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包括公墓建設和殯葬-->方法,所述的公墓建設,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是選擇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選擇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園的四周用灌木樹種圍繞起來,風景秀麗山地為最好,自下而上,規劃成2米×2米的4平方米正方形方格,每4平方來地塊里,種植一棵樹;二是劃分縱向若干個分區,每10棵樹橫向為一個小區,每20米間隔修一條自下而上的階梯山路,中心山路寬1.2米,其余山路寬為0.8米,并建有出入的山門;三是按樹上,墓下的原則,植一棵樹,安放3個墓位,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面安放臥式玉墓碑,空余地用草坪覆蓋;四是配備良好的排水系統和供水系統等;五是設立公墓園管理處,采用科學管理方法,實行全墓園電腦自動化管理。所述的殯葬方法,玉墓室、玉棺、玉臥碑都采用玉石制成,玉石采用我國最大產玉基地,遼寧岫巖玉板材材料。其特征在于玉墓室內放入玉棺,玉墓室入土后,玉墓室上方扶上土層其厚度為10-20公分,在玉墓室的土層上方置有二塊100mm×100mm,厚15mm與玉臥碑一樣的玉石材料,把玉臥碑粘貼在上面埋入土中并與地面平行。公墓是一座綠色生態公墓,因而設計上以綠化為主,綠化面積占總體規劃面積的90%,綠化的整體思路是:按園林式設計規劃,既要生態環保,又要具有藝術品位。本專利技術與現有墓地相比其積極有益效果是:(1)建造簡單、節約材料,成本低廉,每個墓位僅占地0.123平方米,并與山林草坪一色、與青山一體,純自然生態;(2)沒有墳頭、以臥式玉墓碑代替立式石碑,節省大量土地資源,解決了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局面;(3)防止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4)綠化了荒山野嶺,保護了生態環境,祭奠親人以敬鮮花為主徹底杜絕人們一-->到祭日就燒紙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習俗;(5)移風易俗,不但滿足了亡者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而且公墓園內環境優雅,綠樹四季常青,草坪、鮮花相伴,在藝術性、特色性上充分體現了公墓園的藝術品位;(6)徹底解決了人們安葬死去親人的大事,一勞永逸,永久性安葬,不用年年繳納費用,萬古永存;(7)玉墓室、玉棺、玉臥碑都采用玉石制成,無毒、無輻射,綠色環保、安全可靠、不怕腐蝕、不怕潮濕水淹等;(8)綠色生態公墓園也是國家、政府極力倡導和支持的公益事業;(9)建設綠色生態公墓園是國民大計,是節約土地、綠化荒山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是子孫萬代的大事,要有長遠規劃。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綠色生態公驀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的分布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樹墓位平面示意圖。在圖1中:樹墓位縱向若干分區、橫向小區1、中心山路2、側山路3;在圖2中:樹木4、玉臥碑5、玉棺10、玉墓室6、平行山路7;在圖3中:草坪8、樹墓位9。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提出的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包括公墓建設和殯葬方式,所述的公墓建設,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是選擇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選擇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園的四周用灌木樹種圍繞起來,山地自下而上,-->規劃成2米×2米的4平方米的樹墓位9,每4平方米地塊里,種植一棵樹4;二是劃分縱向若干個分區,每10棵樹橫向為一個小區,每20米間隔修一條自下而上的階梯山路即中心山路2為寬1.2米,其余側山路3寬為0.8米,并建有出入的山門;三是按樹上,墓下的原則,植一棵樹,安放3個墓位,墓位與墓位之間距為0.275米,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安放臥式玉墓碑5,空余地用草坪8覆蓋;四是全墓園建有排水系統和供水系統;五是設立公墓園管理處,實現全墓園電腦自動化科學管理,全墓園鋪設電纜照明和音響線路,以方便吊唁人員的要求,例如放哀樂等,全墓園安裝監控設備。所述的殯葬方法,玉墓室6、玉棺10、玉臥碑5都采用玉石制成,玉棺10的外部雕刻男龍、女鳳圖案,其特征在于玉棺10是放骨灰處,并置入在玉墓室6內,玉墓室6入土后上方扶上的土層其厚度為10-20公分,在玉墓室6的土層上方置有二塊100mm×100mm,厚15mm與玉臥碑5一樣的玉石材料,把玉臥碑5粘貼在上面埋入土中并與地面平行。玉墓室6、玉棺10(分單、雙人)、玉臥碑5都采用玉石制成,因為玉作為法器、隨葬品等都是有歷史淵源與人類息息相關,中華歷史有上下五千年之說,而玉文化在中國卻有上下八千多年歷史,對玉的追求和使用,是人們對自然宇宙的精神寄托,生活之信仰。玉墓室6,尺寸為410mm×300mm×300mm;單人玉棺10,尺寸310mm?×200mm?×200mm;雙人玉棺10,尺寸3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它包括公墓建設、殯葬方法,及樹墓位縱向若干分區、橫向小區(1)、中心山路(2)、側山路(3)、樹木(4)、玉臥碑(5)、玉墓室(6)、平行山路(7)、草坪(8)、樹墓位(9)、玉棺(10)所構成,一是所述的公墓建設其特征在于: ?。ǎ保┻x擇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園的四周用灌木樹種圍繞起來,以山地為例,自下而上,規劃成2米×2米的4平方米的樹墓位(9); (2)劃分縱向若干個分區,每10棵樹橫向為一個小區,每20米間隔修一條自下而上的階梯山路,中心山路(2),側山路(3),平行山路(7),并建有出入的山門; ?。ǎ常┌礃渖?,墓下的原則,植一棵樹(4),安放3個墓位,墓位與墓位之間距為0.275米,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方安放臥式玉墓碑(5),空余地用草坪(8)覆蓋; (4)全墓園建有排水系統和供水系統; ?。ǎ担┰O立公墓園管理處,全墓園實行電腦自動化管理; (6)全墓園鋪設有電纜照明、音響線路及監控設備?! 《撬龅臍浽岱椒ㄆ涮卣髟谟谟窆祝ǎ保埃┦欠殴腔姨帲⒅萌朐谟衲故遥ǎ叮﹥?,玉墓室(6)入土,在玉墓室(6)的土層上方置有二塊100mm×100mm,厚15mm與玉臥碑(5)一樣的玉石材料,把玉臥碑(5)粘貼在上面埋入土中并與地面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綠色生態公墓園的墓地及殯葬方法,它包括公墓建設、殯葬方法,及樹墓位縱向若干分區、橫向小區(1)、中心山路(2)、側山路(3)、樹木(4)、玉臥碑(5)、玉墓室(6)、平行山路(7)、草坪(8)、樹墓位(9)、玉棺(10)所構成,一是所述的公墓建設其特征在于:(1)選擇丘陵、山地或平原,公墓園的四周用灌木樹種圍繞起來,以山地為例,自下而上,規劃成2米×2米的4平方米的樹墓位(9);(2)劃分縱向若干個分區,每10棵樹橫向為一個小區,每20米間隔修一條自下而上的階梯山路,中心山路(2),側山路(3),平行山路(7),并建有出入的山門;(3)按樹上,墓下的原則,植一棵樹(4),安放3個墓位,墓位與墓位之間距為0.275米,墓位扶土后在墓位其上方安放臥式玉墓碑(5),空余地用草坪(8)覆蓋;(4)全墓園建有排水系統和供水系統;(5)設立公墓園管理處,全墓園實行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逄金龍,
申請(專利權)人:逄金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22[中國|吉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