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crete, in particular to a permeable concrete containing synthetic fibers and vitrified bead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crete. A permeable concrete containing synthetic fibers and vitrified beads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ermeable concret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300 to 500 portions of cement, 10 to 20 portions of synthetic fibers, 5 to 15 portions of vitrified beads, 100 to 200 portions of fly ash and 100 to 200 portions of water. By making cement, synthetic fibers, vitrified beads, fly ash and water into concrete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permeability, high strength, low cost, simp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has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含有合成纖維和玻化微珠的透水性混凝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合成纖維和玻化微珠的透水性混凝土,屬于混凝土
技術介紹
透水性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種多孔輕質混凝土,它不含細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層水泥漿相互粘結而形成孔穴均勻分布的蜂窩狀結構,故具有透氣、透水和重量輕的特點,作為環境負荷減少型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加快,現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建筑物和混凝土路面覆蓋。便捷的交通設施、平整鋪設的道路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這些不透水的路面也給城市的生態環境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由于混凝土鋪筑的路面缺乏透水性和透氣性,雨水不能滲入地下,致使地表植物由于嚴重缺水而難以正常生長;不透氣的路面很難與空氣進行熱量、水分的交換,缺乏對城市地表溫度、濕度的調節能力,產生所謂的“熱島現象”。此外,不透水的道路表面容易積水,降低道路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當短時間內集中降雨時,雨水只能通過下水設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設施的負擔。公開日為2014年9月10日、公開號為CN104030640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包括水泥、水、粗骨料,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還包括硅灰,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71.77%~73.16%的粗骨料,18.88%~19.04%的水泥,6.58%~8.14%的水,1.21%~1.22%的硅灰;所述粗骨料包括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均為16-19mm單粒級配的碎石,均須符合Ⅱ類用石標準;所述硅灰摻量為膠凝材料水泥和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含有合成纖維和玻化微珠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水泥300?500份,合成纖維?10?20份,玻化微珠?5?15份,粉煤灰?100?200份,水100?20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含有合成纖維和玻化微珠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水泥300-500份,合成纖維10-20份,玻化微珠5-15份,粉煤灰100-200份,水100-20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合成纖維和玻化微珠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水泥330-480份,合成纖維12-18份,玻化微珠6-14份,粉煤灰126-185份,水116-184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合成纖維和玻化微珠的透水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水泥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