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包括如下步驟包括:(1)稱取原料: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淤泥、黏土、水泥、棉纖維、木纖維、消泡劑、減水劑、早強劑、水;(2)對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進行粉碎過篩;(3)制備混合料A;(4)制備混合料B;(5)混合混合料A、B;(6)制磚坯;(7)干燥;(8)燒結。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質量輕、熱惰性大而且保溫隔熱性好,且能大大減少陶瓷廢料的使用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材料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城鄉的建設離不開大量的建筑材料,雖然現在有很多的免燒磚和加氣磚等,但是目前傳統的建筑材料燒磚任然占據其中很大一部分使用量。但是目前的燒磚多為單純的頁巖磚和黏土磚,燒制工藝有很多的缺陷,導致磚體內孔隙多,強度、保溫、隔熱、機械性能等都不好。而在我國北方,每年冬季的供暖能耗幾乎占總能耗的30-40%。因此降低供暖能耗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通常降低供暖能耗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提高各種供暖設備的效率,另一種是提高建筑物的保溫性能,增加阻熱,減少熱損失。一般來說,墻體屋面散出的熱量達房屋散熱的60-70%,而墻面面積比屋面面積要多出幾倍,必須把建筑能耗的降低放在集中改善房屋外圍結構保暖上。煤矸石是在成煤過程中與煤共同沉積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的巖石,通常呈薄層和在煤層中或煤層頂、煤層底。煤矸石按主要礦物含量分為黏土巖類、砂石巖類、碳酸鹽類、鋁質巖類。按來源及最終狀態,煤矸石可分為掘進矸石、選煤矸石和自然矸石三大類。煤矸石排放量根據煤層條件、開采條件和洗選工藝的不同有較大差異,一般掘進矸石占原煤產量的10%左右,選煤矸石占入選原煤量的12%-18%;煤矸石的無機成分主要是硅、鋁、鈣、鎂、鐵的氧化物和某些稀有金屬,用煤矸石為原料制成的建筑用磚具有質輕、熱惰性大而且保溫隔熱性好的優點,非常適合作為建筑材料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煤矸石30-50份、粉煤灰20-40份、風化頁巖20-30份、淤泥10-20份、黏土12-15份、水泥8-12份、棉纖維13-17份、木纖維7-12份、消泡劑2.5-3.5份、減水劑1.5-2份、早強劑0.7-1.5份、水15-30份;(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投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過篩,收集過篩顆粒,過篩顆粒的粒徑過40-60目篩備用;(3)將步驟2中的過篩顆粒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勻后放置2-4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攪拌均勻1-2h,制得混合料A;(4)按照重量份數稱取淤泥、黏土、水泥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30-60min制得混合料B;(5)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的棉纖維、木纖維投入到攪拌機中,并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料A、步驟4制得的混合料B共同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20-40min,并在攪拌中加入步驟1中重量份數的消泡劑、減水劑、早強劑;(6)將步驟5中制得的拌合料經輸送機定量輸送至成型機內,并布滿在成型機的模具內,制成磚坯;(7)將步驟6中制得的磚坯送入到微波干燥箱中進行初步干燥,且在干燥過程中從0-5分鐘內緩慢升溫到100度,然后5-10分鐘保持100度恒溫,然后升溫到180度并保持5分鐘;(8)將步驟7中干燥后的磚坯在850-950℃的溫度下燒結成,然后進行冷卻。進一步的,所述水泥為42.5R或者52.5R硅酸鹽水泥。進一步的,所述消泡劑包括以下份計的原料:牛角粉4-7份、三乙磷酸鋁1-2份、亞硫酸氫鈉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油酸三乙醇胺0.8-1.2份和羧甲基纖維素0.4-0.6份。進一步的,所述粘結劑為SBR粘結劑、乙基纖維素、親水性丙烯酸樹脂、高嶺土、骨膠液、環氧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進一步的,所述減水劑為萘系高效減水劑。進一步的,所述步驟7中的模具壓力為10-30MPa。進一步的,所述步驟8中的升溫速度為1℃-2℃/min,且冷卻降溫速度不大于5℃/min。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采用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和淤泥作為骨料,不僅質量輕、熱惰性大而且保溫隔熱性好,且能大大減少陶瓷廢料的使用量,能夠克服原料緊缺的現狀,便于實現產業化的大量生產;不僅原料成本較低,且有利于環境保護。本專利技術方法簡單,易操作,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節約能源,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因此,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專利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煤矸石30份、粉煤灰20份、風化頁巖20份、淤泥10份、黏土12份、水泥8份、棉纖維13份、木纖維7份、消泡劑2.5份、減水劑1.5份、早強劑0.7份、水15份;(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投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過篩,收集過篩顆粒,過篩顆粒的粒徑過40-60目篩備用;(3)將步驟2中的過篩顆粒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勻后放置3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攪拌均勻3h,制得混合料A;(4)按照重量份數稱取淤泥、黏土、水泥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40min制得混合料B;(5)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的棉纖維、木纖維投入到攪拌機中,并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料A、步驟4制得的混合料B共同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30min,并在攪拌中加入步驟1中重量份數的消泡劑、減水劑、早強劑;(6)將步驟5中制得的拌合料經輸送機定量輸送至成型機內,并布滿在成型機的模具內,制成磚坯;(7)將步驟6中制得的磚坯送入到微波干燥箱中進行初步干燥,且在干燥過程中從0-5分鐘內緩慢升溫到100度,然后5-10分鐘保持100度恒溫,然后升溫到180度并保持5分鐘;(8)將步驟7中干燥后的磚坯在850-950℃的溫度下燒結成,然后進行冷卻。所述水泥為42.5R或者52.5R硅酸鹽水泥。所述消泡劑包括以下份計的原料:牛角粉4-7份、三乙磷酸鋁1-2份、亞硫酸氫鈉1-2份、十二烷基硫酸鈉1-2份、油酸三乙醇胺0.8-1.2份和羧甲基纖維素0.4-0.6份。所述粘結劑為SBR粘結劑、乙基纖維素、親水性丙烯酸樹脂、高嶺土、骨膠液、環氧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減水劑為萘系高效減水劑。所述步驟7中的模具壓力為10-30MPa。所述步驟8中的升溫速度為1℃-2℃/min,且冷卻降溫速度不大于5℃/min。實施例2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煤矸石40份、粉煤灰30份、風化頁巖25份、淤泥15份、黏土13份、水泥10份、棉纖維15份、木纖維9份、消泡劑3份、減水劑1.7份、早強劑1份、水25份;(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投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過篩,收集過篩顆粒,過篩顆粒的粒徑過40-60目篩備用;(3)將步驟2中的過篩顆粒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勻后放置3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攪拌均勻1.5h,制得混合料A;(4)按照重量份數稱取淤泥、黏土、水泥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45min制得混合料B;(5)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的棉纖維、木纖維投入到攪拌機中,并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料A、步驟4制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煤矸石30?50份、粉煤灰20?40份、風化頁巖20?30份、淤泥10?20份、黏土12?15份、水泥8?12份、棉纖維13?17份、木纖維7?12份、消泡劑2.5?3.5份、減水劑1.5?2份、早強劑0.7?1.5份、水15?30份;(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投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過篩,收集過篩顆粒,過篩顆粒的粒徑過40?60目篩備用;(3)將步驟2中的過篩顆粒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勻后放置2?4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攪拌均勻1?2h,制得混合料A;(4)按照重量份數稱取淤泥、黏土、水泥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30?60min制得混合料B;(5)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的棉纖維、木纖維投入到攪拌機中,并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料A、步驟4制得的混合料B共同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20?40min,并在攪拌中加入步驟1中重量份數的消泡劑、減水劑、早強劑;(6)將步驟5中制得的拌合料經輸送機定量輸送至成型機內,并布滿在成型機的模具內,制成磚坯;(7)將步驟6中制得的磚坯送入到微波干燥箱中進行初步干燥,且在干燥過程中從0?5分鐘內緩慢升溫到100度,然后5?10分鐘保持100度恒溫,然后升溫到180度并保持5分鐘;(8)將步驟7中干燥后的磚坯在850?950℃的溫度下燒結成,然后進行冷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用煤矸石制備建筑用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煤矸石30-50份、粉煤灰20-40份、風化頁巖20-30份、淤泥10-20份、黏土12-15份、水泥8-12份、棉纖維13-17份、木纖維7-12份、消泡劑2.5-3.5份、減水劑1.5-2份、早強劑0.7-1.5份、水15-30份;(2)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煤矸石、粉煤灰、風化頁巖投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過篩,收集過篩顆粒,過篩顆粒的粒徑過40-60目篩備用;(3)將步驟2中的過篩顆粒和一半的水混合均勻后放置2-4h,再加入剩余的水并攪拌均勻1-2h,制得混合料A;(4)按照重量份數稱取淤泥、黏土、水泥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30-60min制得混合料B;(5)按照重量份數稱取的棉纖維、木纖維投入到攪拌機中,并將步驟3制得的混合料A、步驟4制得的混合料B共同投入到攪拌機中攪拌20-40min,并在攪拌中加入步驟1中重量份數的消泡劑、減水劑、早強劑;(6)將步驟5中制得的拌合料經輸送機定量輸送至成型機內,并布滿在成型機的模具內,制成磚坯;(7)將步驟6中制得的磚坯送入到微波干燥箱中進行初步干燥,且在干燥過程中從0-5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培均,
申請(專利權)人:宜賓恒旭窯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