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是中國申請日為2017.9.1,申請號為2017107771704,名稱為“一種印版滾筒外周面上版裝置”的分案申請。包括機架,機架的內底部設有導軌,機架的正面與背面的對內朝向面位置均設有定位盤,機架的內頂部位置設有止動機構與鉆孔機構;止動機構包括第一導向座與第一液壓缸,第一導向座的側部位置設有若干第一導向槽,第一液壓缸的下部設有第一活塞桿,第一活塞桿穿過第一導向槽,第一活塞桿的下端之間設有止動板;鉆孔機構包括第二導向座、第二液壓缸以及第三液壓缸,第二導向座上設有若干第二導向槽,第二液壓缸的下部設有第二活塞桿,第二活塞桿穿過第二導向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上版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
技術介紹
印版滾筒在壓印滾筒一側轉動,并和壓印滾筒的線速度一致。短暫停機時,墨斗輥和網紋輥上移,脫離印版滾筒,而墨斗輥和網紋輥繼續保持轉動以利于勻墨和保持網紋輥上的油墨不干燥。墨斗輥在網紋輥一側轉動,其切線速度低于網紋輥的切線速度,目的是控制墨量及防止印墨飛濺。印刷瓦楞紙用的印刷機大都為組合式柔性版印刷機。這種柔性版印刷機的各機組獨立、呈水平直線排列。滾筒絲網印刷技術越來越廣泛應用在需要高品質和良好視覺效果的標簽和包裝印刷市場,運用滾筒絲網印刷技術,可以達到其他方式所不能夠達到的效果和其他額外的功能。現有的印版滾筒的兩端不方便進行套裝,且對印版滾筒進行轉動調節操作不靈活,對印版滾筒進行卷繞印版操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使印版卷繞在印版滾筒的外周面上,鎖接更牢固,操作更加方便的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包括機架,機架的內底部設有導軌,機架的正面與背面的對內朝向面位置均設有定位盤,定位盤的外端設有手輪,定位盤的內端設有套裝管;套裝管的表面位置設有若干固定銷;機架的內頂部位置設有止動機構與鉆孔機構;止動機構與鉆孔機構呈并排布置;止動機構包括第一導向座與第一液壓缸,第一導向座的側部位置設有若干第一導向槽,第一液壓缸的下部設有第一活塞桿,第一活塞桿穿過第一導向槽,第一活塞桿的下端之間設有止動板;鉆孔機構包括第二導向座、第二液壓缸以及第三液壓缸,第二導向座上設有若干第二導向槽,第二液壓缸的下部設有第二活塞桿,第二活塞桿穿過第二導向槽,第二活塞桿的下端設有第一裝夾管,第三液壓缸的下部設有第三活塞桿,第三活塞桿穿過第二導向槽,第三活塞桿的下端設有第二裝夾管;機架的內底部位置設有第一止動座,第一止動座的對內朝向面位置設有第一止動槽,機架的內底部位置設有第二止動座,第二止動座的對內朝向面位置設有第二止動槽,第二止動座與第一止動座布置在定位盤的兩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止動座的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一安裝軸,第一安裝軸的兩端均設有第一移動輪;機架的一側位置設有第一導向管,第一導向管內套裝有第一移動調節軸,第一移動調節軸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移動調節軸的內端與第一止動座的背部連接;第二止動座的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二安裝軸,第二安裝軸的兩端均設有第二移動輪,機架的另一側位置設有第二導向管,第二導向管內套裝有第二移動調節軸,第二移動調節軸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移動調節軸的內端與第二止動座的背部連接;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安裝在導軌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動調節軸的外端設有第一推拉環。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動調節軸的外端設有第二推拉環。進一步地,所述相鄰兩個第三液壓缸之間布置有第二液壓缸,相鄰兩個第二液壓缸之間布置有第三液壓缸。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機架對導軌進行固定安裝;使用者可以將待處理的印版滾筒的端部安裝在定位盤上,定位盤通過套裝管套裝住印版滾筒的端部,套裝管通過固定銷固定住印版滾筒的端部,使用者通過手輪可以對定位盤進行轉動控制,從而可以方便對印版滾筒進行轉動調節;使用者再將印版的一側固定在印版滾筒的外周面上,將固定銷安裝在第三活塞桿的第二裝夾管上,第三液壓缸通過第三活塞桿可以對第二裝夾管進行下降控制,通過第二裝夾管將固定銷嵌入印版滾筒的外周面軸向位置上,從而可以使印版的一側牢固地固定在印版滾筒的外周面軸向位置上;第一液壓缸通過第一活塞桿控制止動板實現下降,通過止動板可以對印版的一側進行牢固鎖接;使用者通過手輪轉動印版滾筒一圈,從而可以使印版卷繞在印版滾筒的外周面上,將固定銷安裝在第三活塞桿的第二裝夾管上,第三液壓缸通過第三活塞桿可以對第二裝夾管進行下降控制,通過第二裝夾管將固定銷嵌入印版滾筒的外周面軸向位置上,從而可以使印版的另一側牢固地固定在印版滾筒的外周面軸向位置上;從而可以方便對印版牢固地卷繞在印版滾筒外周面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止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鉆孔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手輪與定位盤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包括機架11,機架11的內底部設有導軌12,機架11的正面與背面的對內朝向面位置均設有定位盤13,定位盤13的外端設有手輪14,定位盤13的內端設有套裝管15;套裝管15的表面位置設有若干固定銷16;機架11的內頂部位置設有止動機構17與鉆孔機構18;止動機構17與鉆孔機構18呈并排布置;止動機構17包括第一導向座19與第一液壓缸21,第一導向座19的側部位置設有若干第一導向槽20,第一液壓缸21的下部設有第一活塞桿22,第一活塞桿22穿過第一導向槽20,第一活塞桿22的下端之間設有止動板23;鉆孔機構18包括第二導向座24、第二液壓缸26以及第三液壓缸29,第二導向座24上設有若干第二導向槽25,第二液壓缸26的下部設有第二活塞桿27,第二活塞桿27穿過第二導向槽25,第二活塞桿27的下端設有第一裝夾管28,第三液壓缸29的下部設有第三活塞桿30,第三活塞桿30穿過第二導向槽25,第三活塞桿30的下端設有第二裝夾管31;機架11的內底部位置設有第一止動座32,第一止動座32的對內朝向面位置設有第一止動槽33,機架11的內底部位置設有第二止動座39,第二止動座39的對內朝向面位置設有第二止動槽40,第二止動座39與第一止動座32布置在定位盤13的兩側;第一止動座32的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一安裝軸34,第一安裝軸34的兩端均設有第一移動輪35;機架11的一側位置設有第一導向管36,第一導向管36內套裝有第一移動調節軸37,第一移動調節軸37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移動調節軸37的內端與第一止動座32的背部連接;第二止動座39的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二安裝軸41,第二安裝軸41的兩端均設有第二移動輪42,機架11的另一側位置設有第二導向管43,第二導向管43內套裝有第二移動調節軸44,第二移動調節軸44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移動調節軸44的內端與第二止動座39的背部連接;第一移動輪35與第二移動輪42安裝在導軌12上;第一移動調節軸37的外端設有第一推拉環38;第二移動調節軸44的外端設有第二推拉環45;相鄰兩個第三液壓缸29之間布置有第二液壓缸26,相鄰兩個第二液壓缸26之間布置有第三液壓缸29。本專利技術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通過機架11對導軌12進行固定安裝;使用者可以將待處理的印版滾筒的端部安裝在定位盤13上,定位盤13通過套裝管15套裝住印版滾筒的端部,套裝管15通過固定銷16固定住印版滾筒的端部,使用者通過手輪14可以對定位盤13進行轉動控制,從而可以方便對印版滾筒進行轉動調節;使用者再將印版的一側固定在印版滾筒的外周面上,將固定銷安裝在第三活塞桿30的第二裝夾管31上,第三液壓缸29通過第三活塞桿30可以對第二裝夾管31進行下降控制,通過第二裝夾管31將固定銷嵌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包括機架(11),其特征在于:機架(11)的內底部設有導軌(12),機架(11)的正面與背面的對內朝向面位置均設有定位盤(13),定位盤(13)的外端設有手輪(14),定位盤(13)的內端設有套裝管(15);套裝管(15)的表面位置設有若干固定銷(16);機架(11)的內頂部位置設有止動機構(17)與鉆孔機構(18);止動機構(17)與鉆孔機構(18)呈并排布置;止動機構(17)包括第一導向座(19)與第一液壓缸(21),第一導向座(19)的側部位置設有若干第一導向槽(20),第一液壓缸(21)的下部設有第一活塞桿(22),第一活塞桿(22)穿過第一導向槽(20),第一活塞桿(22)的下端之間設有止動板(23);鉆孔機構(18)包括第二導向座(24)、第二液壓缸(26)以及第三液壓缸(29),第二導向座(24)上設有若干第二導向槽(25),第二液壓缸(26)的下部設有第二活塞桿(27),第二活塞桿(27)穿過第二導向槽(25),第二活塞桿(27)的下端設有第一裝夾管(28),第三液壓缸(29)的下部設有第三活塞桿(30),第三活塞桿(30)穿過第二導向槽(25),第三活塞桿(30)的下端設有第二裝夾管(31);相鄰兩個第三液壓缸(29)之間布置有第二液壓缸(26),相鄰兩個第二液壓缸(26)之間布置有第三液壓缸(29);機架(11)的內底部位置設有第一止動座(32),第一止動座(32)的對內朝向面位置設有第一止動槽(33),機架(11)的內底部位置設有第二止動座(39),第二止動座(39)的對內朝向面位置設有第二止動槽(40),第二止動座(39)與第一止動座(32)布置在定位盤(13)的兩側;第一止動座(32)的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一安裝軸(34),第一安裝軸(34)的兩端均設有第一移動輪(35);機架(11)的一側位置設有第一導向管(36),第一導向管(36)內套裝有第一移動調節軸(37),第一移動調節軸(37)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移動調節軸(37)的內端與第一止動座(32)的背部連接;第二止動座(39)的底部兩側均設有第二安裝軸(41),第二安裝軸(41)的兩端均設有第二移動輪(42),機架(11)的另一側位置設有第二導向管(43),第二導向管(43)內套裝有第二移動調節軸(44),第二移動調節軸(44)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移動調節軸(44)的內端與第二止動座(39)的背部連接;第一移動輪(35)與第二移動輪(42)安裝在導軌(12)上;第一移動調節軸(37)的外端設有第一推拉環(38);第二移動調節軸(44)的外端設有第二推拉環(4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印版滾筒絲網印刷機,包括機架(11),其特征在于:機架(11)的內底部設有導軌(12),機架(11)的正面與背面的對內朝向面位置均設有定位盤(13),定位盤(13)的外端設有手輪(14),定位盤(13)的內端設有套裝管(15);套裝管(15)的表面位置設有若干固定銷(16);機架(11)的內頂部位置設有止動機構(17)與鉆孔機構(18);止動機構(17)與鉆孔機構(18)呈并排布置;止動機構(17)包括第一導向座(19)與第一液壓缸(21),第一導向座(19)的側部位置設有若干第一導向槽(20),第一液壓缸(21)的下部設有第一活塞桿(22),第一活塞桿(22)穿過第一導向槽(20),第一活塞桿(22)的下端之間設有止動板(23);鉆孔機構(18)包括第二導向座(24)、第二液壓缸(26)以及第三液壓缸(29),第二導向座(24)上設有若干第二導向槽(25),第二液壓缸(26)的下部設有第二活塞桿(27),第二活塞桿(27)穿過第二導向槽(25),第二活塞桿(27)的下端設有第一裝夾管(28),第三液壓缸(29)的下部設有第三活塞桿(30),第三活塞桿(30)穿過第二導向槽(25),第三活塞桿(30)的下端設有第二裝夾管(31);相鄰兩個第三液壓缸(29)之間布置有第二液壓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鋼,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欣航微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