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茶葉飲用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茶葉萃取壺,其技術要點是:內壺體活動連接在外壺體底部,且位于電源插接口上方,內壺體底部設有與電源插接口電連接的加熱片,內壺體內壁上水平設置有支撐片,內壺體內設有萃取茶組件、儲茶倉和透水孔。萃取茶組件包括蒸汽收集腔和噴管,蒸汽收集腔呈倒漏斗形,蒸汽收集腔底部與支撐片接觸,蒸汽收集腔頂部與噴管連接。噴管一端穿過儲茶倉與外壺體的壺蓋接觸,噴管上部設置有噴孔。透水孔一端與外壺體內部連通,另一端與儲茶倉內部連通。解決了現有飲用茶葉時通過高溫浸泡的方式將茶葉中有益成分進行萃取,由于水溫不斷降低,其萃取效果不甚理想,同時茶葉與茶水無法完全分離,影響飲用口感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茶葉萃取壺
本技術涉及茶葉飲用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茶葉萃取壺。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健康有益的茶飲品越來越受人們的追捧,飲茶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由茶樹植物葉或芽制作的飲品。飲茶多使用茶杯進行沖泡茶葉,茶葉與茶水混合在一起飲用影響飲用者的舒適感,有很多帶有濾網的茶杯出現,一般濾網要么設置在杯口處,要么采用輔助的機械機構安裝在杯的內部,這兩種方式依舊存在飲用不便及造價較高的問題。同時,現有通過高溫浸泡的方式將茶葉中有益成分進行萃取。由于水溫不斷降低,其萃取效果不甚理想,對一些名貴茶葉無法起到好的萃取效果。因此需要一種結構簡單,采用雙壺式加熱萃取茶葉中有益成分,飲用時茶葉與茶水分離,萃取時通過蒸煮噴淋加熱的一種茶葉萃取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飲用茶葉時通過高溫浸泡的方式將茶葉中有益成分進行萃取,由于水溫不斷降低,其萃取效果不甚理想,對一些名貴茶葉無法起到好的萃取效果,同時茶葉與茶水無法完全分離,影響飲用口感的問題,提供一種茶葉萃取壺。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茶葉萃取壺包括外壺體和電源控制座,外壺體底部設有電源插接口,電源控制座上設有尺寸與電源插接口相適配的電源插接頭,外壺體內還設有內壺體。內壺體活動連接在外壺體底部,且位于電源插接口上方,內壺體底部設有與電源插接口電連接的加熱片,內壺體內壁上水平設置有支撐片,內壺體內設有萃取茶組件、儲茶倉和透水孔。儲茶倉的頂部外緣設置于內壺體的壺口處,萃取茶組件包括蒸汽收集腔和噴管,蒸汽收集腔呈倒漏斗形,蒸汽收集腔底部與支撐片接觸,蒸汽收集腔頂部與噴管連接。噴管一端穿過儲茶倉與外壺體的壺蓋接觸,噴管上部設置有噴孔。透水孔一端與外壺體內部連通,另一端與儲茶倉內部連通。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設置外壺體與內壺體,內壺體中設置儲茶倉、透水孔、蒸汽收集腔和噴管,使用中將飲用水倒入內壺體底部,當電源插接口連通時,加熱片加熱飲用水,使飲用水沸騰,蒸汽收集腔將水蒸汽進行收集,并通過噴管及噴管上的噴孔將水蒸汽導入儲茶倉中,實現對儲茶倉中的茶葉蒸煮的效果,蒸煮時間長,溫度高達100℃,可以將茶葉中的大部分營養物質充分蒸出。飲用水進一步沸騰,飲用水通過蒸汽收集腔和噴管對茶葉進行噴淋,沸水持續沖擊茶葉,配合100℃的水蒸汽,深度滲透茶葉,萃取其中微量元素。當儲茶倉中的液體超過透水孔的高度時,茶水進入外壺體,茶葉停留在內壺體中,實現了茶葉與茶水完全分離,極大的提升了口感。同時,先對茶葉進行水蒸汽蒸餾萃取,再通過沸水噴淋將萃取的物質溶解在茶水中,極大提高了茶葉萃取效果,使名貴的茶葉也能在一次萃取中達到萃取效果??蛇x的,噴孔的高度高于透水孔的高度。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將噴孔的高度設置在高于透水孔的高度,可以防止茶水倒灌入噴管??蛇x的,透水孔內設有濾網,濾網為60~80目。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在透水孔中設置濾網,可以防止茶葉進入外壺體,確保茶葉與茶水完全分離??蛇x的,外壺體的壺蓋下表面設有密封圈,外壺體的壺蓋上設有限壓安全閥。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設置的密封圈在蒸煮時可以達到高壓蒸煮的效果,縮短萃取茶葉的時間??蛇x的,噴管位于儲茶倉內的一部分上設置有出水段,出水段上設有條狀出水口和活動軸,活動軸上連接有覆蓋片,覆蓋片覆蓋在條狀出水口上方。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出水段及在出水段上設置的條狀出水口可以加大噴淋至儲茶倉中高溫飲用水的量,同時活動軸上連接有覆蓋片,覆蓋片覆蓋在條狀出水口上方。當噴管開啟出液時,出水段中管壓大于外部,飲用水頂開覆蓋在條狀出水口上方的覆蓋片,進入儲茶倉,當噴管停止出液時,受到虹吸作用外部茶水及茶葉向噴管出水口移動,由于覆蓋片尺寸大于條狀出水口,外部茶水及茶葉無法進入噴管,從而既可以快速出液又可以防止倒灌。可選的,出水段管壁為向外突出圓弧狀結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1、通過設置外壺體與內壺體,內壺體中設置儲茶倉、透水孔、蒸汽收集腔和噴管,使用中將飲用水倒入內壺體底部,當電源插接口連通時,加熱片加熱飲用水,使飲用水沸騰,蒸汽收集腔將水蒸汽進行收集,并通過噴管及噴管上的噴孔將水蒸汽導入儲茶倉中,實現對儲茶倉中的茶葉蒸煮的效果,蒸煮時間長,溫度高達100℃,可以將茶葉中的大部分營養物質充分蒸出。飲用水進一步沸騰,飲用水通過蒸汽收集腔和噴管對茶葉進行噴淋,沸水持續沖擊茶葉,配合100℃的水蒸汽,深度滲透茶葉,萃取其中微量元素。當儲茶倉中的液體超過透水孔的高度時,茶水進入外壺體,茶葉停留在內壺體中,實現了茶葉與茶水完全分離,極大的提升了口感。2、先對茶葉進行水蒸汽蒸餾萃取,再通過沸水噴淋將萃取的物質溶解在茶水中,極大提高了茶葉萃取效果,使名貴的茶葉也能在一次萃取中達到萃取效果。3、通過將噴孔的高度設置在高于透水孔的高度,可以防止茶水倒灌入噴管。4、通過設置的密封圈在蒸煮時可以達到高壓蒸煮的效果,縮短萃取茶葉的時間。5、通過出水段及在出水段上設置的條狀出水口可以加大噴淋至儲茶倉中高溫飲用水的量,同時活動軸上連接有覆蓋片,覆蓋片覆蓋在條狀出水口上方。當噴管開啟出液時,出水段中管壓大于外部,飲用水頂開覆蓋在條狀出水口上方的覆蓋片,進入儲茶倉,當噴管停止出液時,受到虹吸作用外部茶水及茶葉向噴管出水口移動,由于覆蓋片尺寸大于條狀出水口,外部茶水及茶葉無法進入噴管,從而既可以快速出液又可以防止倒灌。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茶葉萃取壺結構示意圖;圖2為噴管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為外壺體、2為內壺體、3為電源控制座、4為蒸汽收集腔、5為噴管、6為儲茶倉、7為透水孔、8為噴孔、9為電源插接頭、10為電源插接口、11為限壓安全閥、12為密封圈、13為出水段、14為覆蓋片、15為條狀出水口、16為活動軸、17為支撐片、18為加熱片。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能夠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保護內容。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一端”、“中央”、“周向”、“上”、“內側”、“外側”、“另一端”、“中部”、“頂部”、“一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茶葉萃取壺包括外壺體1和電源控制座3,外壺體1底部設有電源插接口10,電源控制座3上設有尺寸與電源插接口10相適配的電源插接頭9,外壺體1內還設有內壺體2,內壺體2活動連接在外壺體1底部,且位于電源插接口10上方,內壺體2底部設有與電源插接口10電連接的加熱片18,內壺體2內壁上水平設置有支撐片17,內壺體2內設有萃取茶組件、儲茶倉6和透水孔7,儲茶倉6的頂部外緣設置于內壺體2的壺口處,萃取茶組件包括蒸汽收集腔4和噴管5,蒸汽收集腔4呈倒漏斗形,蒸汽收集腔4底部與支撐片17接觸,蒸汽收集腔4頂部與噴管5連接,噴管5一端穿過儲茶倉6與外壺體1的壺蓋接觸,噴管5上部設置有噴孔8,透水孔7一端與外壺體1內部連通,另一端與儲茶倉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茶葉萃取壺,包括外壺體(1)和電源控制座(3),所述外壺體(1)底部設有電源插接口(10),所述電源控制座(3)上設有尺寸與電源插接口(10)相適配的電源插接頭(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壺體(1)內還設有內壺體(2),所述內壺體(2)活動連接在外壺體(1)底部,且位于電源插接口(10)上方,內壺體(2)底部設有與電源插接口(10)電連接的加熱片(18),內壺體(2)內壁上水平設置有支撐片(17),內壺體(2)內設有萃取茶組件、儲茶倉(6)和透水孔(7),所述儲茶倉(6)的頂部外緣設置于內壺體(2)的壺口處,所述萃取茶組件包括蒸汽收集腔(4)和噴管(5),所述蒸汽收集腔(4)呈倒漏斗形,蒸汽收集腔(4)底部通過支撐片(17)支撐,蒸汽收集腔(4)頂部與噴管(5)連接,所述噴管(5)一端穿過儲茶倉(6)與外壺體(1)的壺蓋接觸,噴管(5)上部設置有噴孔(8),所述透水孔(7)一端與外壺體(1)內部連通,另一端與儲茶倉(6)內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茶葉萃取壺,包括外壺體(1)和電源控制座(3),所述外壺體(1)底部設有電源插接口(10),所述電源控制座(3)上設有尺寸與電源插接口(10)相適配的電源插接頭(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壺體(1)內還設有內壺體(2),所述內壺體(2)活動連接在外壺體(1)底部,且位于電源插接口(10)上方,內壺體(2)底部設有與電源插接口(10)電連接的加熱片(18),內壺體(2)內壁上水平設置有支撐片(17),內壺體(2)內設有萃取茶組件、儲茶倉(6)和透水孔(7),所述儲茶倉(6)的頂部外緣設置于內壺體(2)的壺口處,所述萃取茶組件包括蒸汽收集腔(4)和噴管(5),所述蒸汽收集腔(4)呈倒漏斗形,蒸汽收集腔(4)底部通過支撐片(17)支撐,蒸汽收集腔(4)頂部與噴管(5)連接,所述噴管(5)一端穿過儲茶倉(6)與外壺體(1)的壺蓋接觸,噴管(5)上部設置有噴孔(8),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剛,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三乙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