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采用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實施減振式離地高度調節,履帶驅動裝置的上臺車架組件一端設置有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后支撐輪組件連接的履帶調整器,承重輪組件設置在下臺車架組件上,減震器、液壓缸組件、臺車架支撐架組件分別設置在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之間,履帶套裝在驅動輪、后支撐輪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上;履帶驅動裝置升降過程中,履帶行駛高度變化、包圍周長不變,可有效防止履帶脫落;同時采用液壓缸升降帶動上臺車架與下臺車架升降,相對運動元件少,履帶高度調節簡單;液壓缸彈簧安裝在液壓缸與下臺車架之間,在升降范圍內調節任意高度具有減振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履帶驅動
,尤其涉及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
技術介紹
履帶車輛接地面積大,接地比壓小,可工作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但是履帶車輛的離地間隙與重心高度對其通過性與安全性影響很大,離地間隙低,履帶車輛的通過性變差,不能充分發揮履帶車輛的優勢;離地間隙大,則易導致履帶車輛重心位置高,在坡地行駛或快速轉向等狀況下,容易發生側翻,進而影響行車安全。同時由于履帶行駛系統的結構復雜,履帶車輛主要采用驅動軸直連傳動方式,履帶與履帶車輛直接未設置懸架,使得履帶車輛高度調節困難,即使是采用液壓驅動的履帶車輛,也由于履帶行駛系統的質量很大,設置懸架后簧下質量高,進而導致傳動效果差,而是在履帶行駛系統內部設置彈性或半剛性彈性裝置,也很難實現高度調節。對于設置有彈性懸架的履帶車輛,通過設置彈性元件,雖然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在自身車重較大且采用金屬履帶的工程機械或裝甲車上,可靠性較好,但在自身車重較輕且采用橡膠履帶的農田作業車輛上,設置彈性元件的履帶行駛系統則很容易導致履帶滑脫故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采用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實施減振式離地高度調節,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正常行駛時,履帶底盤產生輕微振動,減振器與液壓缸彈簧能有效衰減振動能量;當需要增加離地間隙時,操縱液壓系統使液壓缸在液壓力的作用下伸長活塞桿,三個支撐架繞各自的下支撐軸做逆時針旋轉,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的相對高度增加,升高后的履帶包圍周長增加;同時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的調整杠桿繞杠桿支點銷釘做逆時針轉動,后支撐輪連桿在調整杠桿的作用下向前移動,進而帶動后支撐輪組件前移,使履帶包圍周長減小,此時上臺車架與下臺車架相對位置升高增長的履帶包圍周長與后支撐輪移動減少的履帶包圍周長接近,以保證履帶驅動裝置上升過程中,履帶驅動裝置的高度發生變化,履帶包圍周長不變,可有效防止履帶脫落;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支撐輪組件時刻支撐履帶,保證履帶的正常張緊;當需要減小離地間隙時,當需要減小離地間隙時,在車重的作用下,液壓缸緩速收縮,三個支撐架繞各自的下支撐軸做順時針旋轉,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的相對高度差縮小,降低后的履帶包圍周長減少;同時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的調整杠桿繞杠桿支點銷釘做順時針轉動,后支撐輪連桿在調整杠桿的作用下向后移動,進而帶動后支撐輪組件后移,使履帶包圍周長增加,此時上臺車架與下臺車架相對位置降低減少的履帶包圍周長與后支撐輪移動增加的履帶包圍周長接近,以保證履帶驅動裝置上升過程中,履帶驅動裝置的高度發生變化,履帶包圍周長不變,可有效防止履帶脫落;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支撐輪組件時刻支撐履帶,保證履帶的正常張緊;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包括履帶、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減震器、液壓缸、履帶調整器、后支撐輪組件、臺車架支撐架組件、下臺車架組件及承重輪組件,其中,上臺車架組件一端設置有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后支撐輪組件連接的履帶調整器,承重輪組件設置在下臺車架組件上,臺車架支撐架組件設置在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之間,減震器和液壓缸組件的一端與上臺車架組件連接,減震器和液壓缸組件的另一端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履帶套裝在驅動輪、后支撐輪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上;各部分具體結構如下:上臺車架組件包括驅動輪軸承座、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臺車架支撐座、上臺車架、履帶調整器支架及杠桿支點,上臺車架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驅動輪的驅動輪軸承座,上臺車架另一端設置有兩個用于安裝履帶調整器的履帶調整器支架,用于安裝臺車架支撐架組件的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設置在上臺車架兩側,用于安裝減震器和液壓缸的上臺車架支撐座設置在上臺車架內部,同時在上臺車架上設置有杠桿支點;下臺車架組件包括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承重輪軸、下臺車架支撐座、下臺車架及下臺車架杠桿架,其中,用于安裝臺車架支撐架組件的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設置在下臺車架兩側,承重輪軸設置在下臺車架上,并貫通下臺車架;用于安裝減震器和液壓缸的下臺車架支撐座、下臺車架杠桿架設置在下臺車架上方;臺車架支撐架組件包括支撐架、上支撐軸端蓋、上支撐軸及下支撐軸,支撐架一端設置有上支撐軸,支撐架另一端設置有下支撐軸,上支撐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支撐架對稱,下支撐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支撐架對稱,上支撐軸安裝在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上支撐軸兩端通過上支撐軸端蓋固定,下支撐軸安裝在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下支撐軸兩端通過卡環固定;承重輪組件包括承重輪與承重輪端蓋,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安裝在下支撐軸上,不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安裝在承重輪軸上,承重輪端蓋安裝在承重輪上;履帶調整器包括一對調整杠桿及與調整杠桿連接的后支撐輪連桿和彈簧,調整杠桿關于上臺車架上下對稱設置,并在調整杠桿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后支撐輪連桿銷釘相對滑動的第一滑槽與用于支撐下臺車架銷釘相對滑動的第二滑槽,調整杠桿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杠桿架連接,調整杠桿通過杠桿支點銷釘安裝在杠桿支點上,調整杠桿通過后支撐輪連桿銷釘與后支撐輪連桿連接,同時在后支撐輪連桿前端設置有彈簧,彈簧一端與調整杠桿接觸,另一端與履帶調整器支架接觸,且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后支撐輪組件包括后支撐輪軸支架、后支撐輪及后支撐輪軸,后支撐輪軸支架與后支撐輪連桿連接,后支撐輪固定在后支撐輪軸上,后支撐輪軸固定在后支撐輪軸支架上;液壓缸組件中,設置有用于與減震器共同作用以有效衰減振動能量的減震彈簧。在本專利技術中,履帶包括履帶限位齒、履帶主體及接地驅動齒,履帶主體內設置有用于通過驅動輪、后支撐輪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以限定履帶主體自由度的履帶限位齒,履帶主體外設置有接地驅動齒。在本專利技術中,上臺車架為一面開有孔的方鋼或U型結構的槽鋼。在本專利技術中,下臺車架為一面開有孔的方鋼或U型結構的槽鋼。在本專利技術中,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內開有用于軸承定位的卡環槽。在本專利技術中,上支撐軸通過深溝球密封軸承安裝在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下支撐軸通過深溝球密封軸承安裝在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在本專利技術中,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通過深溝球密封軸承安裝在下支撐軸上。在本專利技術中,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設置有三個。在本專利技術中,不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設置有兩個。在本專利技術中,承重輪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下臺車架對稱。在本專利技術中,液壓缸組件還包括活塞桿、液壓缸體、減震彈簧頂座及減震彈簧底座,活塞桿上端安裝在上臺車架支撐座內,減震彈簧底座安裝在下臺車架支撐座上,減震彈簧頂座安裝在液壓缸體上,減震彈簧安裝在減震彈簧頂座與減震彈簧底座之間。在本專利技術中,后支撐輪軸支架與后支撐輪之間安裝有防塵圈。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履帶驅動裝置升降過程中,履帶驅動裝置高度發生變化,履帶包圍周長不變,可有效防止履帶脫落;2)本專利技術采用液壓缸升降帶動上臺車架與下臺車架升降,承重輪與下臺車架的相對位置不變,相對運動元件少,履帶高度調節簡單,可靠性高;3)本專利技術履帶升降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實施減振式離地高度調節,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正常行駛時,履帶底盤產生輕微振動,減振器與液壓缸彈簧能有效衰減振動能量;當需要增加離地間隙時,操縱液壓系統使液壓缸在液壓力的作用下伸長活塞桿,三個支撐架繞各自的下支撐軸做逆時針旋轉,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的相對高度增加,升高后的履帶包圍周長增加;同時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的調整杠桿繞杠桿支點銷釘做逆時針轉動,后支撐輪連桿在調整杠桿的作用下向前移動,進而帶動后支撐輪組件前移;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支撐輪組件時刻支撐履帶,保證履帶的正常張緊;當需要減小離地間隙時,當需要減小離地間隙時,在車重的作用下,液壓缸緩速收縮,三個支撐架繞各自的下支撐軸做順時針旋轉,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的相對高度差縮小,降低后的履帶包圍周長減少;同時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的調整杠桿繞杠桿支點銷釘做順時針轉動,后支撐輪連桿在調整杠桿的作用下向后移動,進而帶動后支撐輪組件后移;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支撐輪組件時刻支撐履帶,保證履帶的正常張緊;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包括履帶、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減震器、液壓缸、履帶調整器、后支撐輪組件、臺車架支撐架組件、下臺車架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上臺車架組件一端設置有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后支撐輪組件連接的履帶調整器,承重輪組件設置在下臺車架組件上,臺車架支撐架組件設置在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之間,減震器和液壓缸組件的一端與上臺車架組件連接,減震器和液壓缸組件的另一端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履帶套裝在驅動輪、后支撐輪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上;各部分具體結構如下:上臺車架組件中,上臺車架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驅動輪的驅動輪軸承座,上臺車架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履帶調整器的履帶調整器支架,用于安裝臺車架支撐架組件的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設置在上臺車架兩側,用于安裝減震器和液壓缸的上臺車架支撐座設置在上臺車架內部,同時在上臺車架上設置有杠桿支點;下臺車架組件中,用于安裝臺車架支撐架組件的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設置在下臺車架兩側,承重輪軸設置在下臺車架上,并貫通下臺車架;用于安裝減震器和液壓缸的下臺車架支撐座、下臺車架杠桿架設置在下臺車架上方;臺車架支撐架組件中,支撐架一端設置有上支撐軸,支撐架另一端設置有下支撐軸,上支撐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支撐架對稱,下支撐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支撐架對稱,上支撐軸安裝在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下支撐軸安裝在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承重輪組件中,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安裝在下支撐軸上,不與臺車架支撐架組件連接的承重輪安裝在承重輪軸上,承重輪端蓋安裝在承重輪上;履帶調整器中,設置有一對關于上臺車架上下對稱的調整杠桿,并在調整杠桿上設置有用于支撐后支撐輪連桿銷釘相對滑動的第一滑槽與用于支撐下臺車架銷釘相對滑動的第二滑槽,調整杠桿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杠桿架連接,調整杠桿通過杠桿支點銷釘安裝在杠桿支點上,調整杠桿通過后支撐輪連桿銷釘與后支撐輪連桿連接,同時在后支撐輪連桿前端設置有彈簧,彈簧一端與調整杠桿接觸,另一端與履帶調整器支架接觸,且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后支撐輪組件中,后支撐輪軸支架與后支撐輪連桿連接,后支撐輪固定在后支撐輪軸上,后支撐輪軸固定在后支撐輪軸支架上;液壓缸組件中,設置有用于與減震器共同作用以有效衰減振動能量的減震彈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實施減振式離地高度調節,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正常行駛時,履帶底盤產生輕微振動,減振器與液壓缸彈簧能有效衰減振動能量;當需要增加離地間隙時,操縱液壓系統使液壓缸在液壓力的作用下伸長活塞桿,三個支撐架繞各自的下支撐軸做逆時針旋轉,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的相對高度增加,升高后的履帶包圍周長增加;同時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的調整杠桿繞杠桿支點銷釘做逆時針轉動,后支撐輪連桿在調整杠桿的作用下向前移動,進而帶動后支撐輪組件前移;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支撐輪組件時刻支撐履帶,保證履帶的正常張緊;當需要減小離地間隙時,當需要減小離地間隙時,在車重的作用下,液壓缸緩速收縮,三個支撐架繞各自的下支撐軸做順時針旋轉,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的相對高度差縮小,降低后的履帶包圍周長減少;同時通過下臺車架銷釘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的調整杠桿繞杠桿支點銷釘做順時針轉動,后支撐輪連桿在調整杠桿的作用下向后移動,進而帶動后支撐輪組件后移;在彈簧的作用下,后支撐輪組件時刻支撐履帶,保證履帶的正常張緊;離地高度可調節的減振式履帶驅動裝置包括履帶、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減震器、液壓缸、履帶調整器、后支撐輪組件、臺車架支撐架組件、下臺車架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上臺車架組件一端設置有驅動輪,上臺車架組件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與后支撐輪組件連接的履帶調整器,承重輪組件設置在下臺車架組件上,臺車架支撐架組件設置在上臺車架組件與下臺車架組件之間,減震器和液壓缸組件的一端與上臺車架組件連接,減震器和液壓缸組件的另一端與下臺車架組件連接,履帶套裝在驅動輪、后支撐輪組件及承重輪組件上;各部分具體結構如下:上臺車架組件中,上臺車架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驅動輪的驅動輪軸承座,上臺車架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安裝履帶調整器的履帶調整器支架,用于安裝臺車架支撐架組件的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設置在上臺車架兩側,用于安裝減震器和液壓缸的上臺車架支撐座設置在上臺車架內部,同時在上臺車架上設置有杠桿支點;下臺車架組件中,用于安裝臺車架支撐架組件的下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設置在下臺車架兩側,承重輪軸設置在下臺車架上,并貫通下臺車架;用于安裝減震器和液壓缸的下臺車架支撐座、下臺車架杠桿架設置在下臺車架上方;臺車架支撐架組件中,支撐架一端設置有上支撐軸,支撐架另一端設置有下支撐軸,上支撐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支撐架對稱,下支撐軸左右兩端結構相同關于支撐架對稱,上支撐軸安裝在上臺車架支撐架軸承座上,下支撐軸安裝在下臺車架支撐架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祝,
申請(專利權)人:張祝,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