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墻體由玻璃、藝術結構和框架構成。這種新型玻璃墻體具有自重輕,占地面積小,強度高抗震能力好,防火、防水、隔音、隔電、保溫、耐老化、不變形、不陳舊、無毒、無放射性,集隔斷裝飾和儲藏功能為一體,安裝方便拆裝自如,一旦完成的藝術結構可隨時隨意根據人們的需要改變而改變,工藝簡單,省工、省時、省料、無污染,可以廣泛用作現代框架建筑的內外隔斷墻。(*該技術在200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框架建筑的內外隔斷墻體,即玻璃墻體。至今為止,框架建筑的隔斷墻體仍采用紅磚、水泥磚、水泥墻板來完成,這類墻體自重大而自身聯結和與框架建筑梁柱的聯結,是依靠砂槳來完成的,因此聯結強度低抗震能力差,目前人們為了提高隔墻體的抗震能力,是減輕墻體自身重量來實現的,如“加氣混凝土”“石膏板”“石棉板”“石棉水泥板”“水泥刨花板”“碳化石灰空心板”“頁巖陶粒無砂板”“蜂巢復合板”等,這類墻體質輕抗震能力較好,但墻體剛度和抗折強度低,耐久性能差。綜合上述兩類墻體還存在一旦完成砌筑和安裝的隔斷墻體均需要再進行表面裝飾,而且裝飾均在墻體的表面,因此耐磨、耐水、耐久性能不理想,如果墻體一旦拆除無法回收,因此不利于環境保護。再有一類墻體是由半透明或者全透明的單片玻璃制成,隔斷性能有限,安全性不足不能廣泛用作框架建筑的內處隔斷墻體。針對上述各類墻體的不足之處,本技術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框架建筑的玻璃墻體,這種玻璃墻本具有占地面積小,自重輕強度高,抗震能力好,集隔斷、裝飾和儲藏為一體,安裝方便,拆裝自如,施工工期短,省工、省時、省料、可廣泛用作框架建筑的內外隔斷墻體。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新型玻璃墻體的玻璃墻體由二片玻璃(1)、藝術結構(2)、和框架(3)構成。因為玻璃(1)經過藝術結構(2)處理后失去透明性而獲得裝飾功能,玻璃(1)又通過框架(3)與框架建筑的梁柱(4)聯結,框架(3)還能提高玻璃(1)的剛度和抗折能力。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說明書附圖是用于框架建筑玻璃墻體的剖面圖,玻璃墻體由二片玻璃(1)構成并通過結構膠或者螺釘與框架(3)聯結,而框架(3)是通過螺釘或者電焊與框架建筑的梁柱(4)聯結,這種聯結方法強度高抗震能力強,通過以上聯結后即可制成框架建筑的玻璃墻體。由于玻璃自身呈透明性,因此在與框架(3)聯結前必須經過藝術結構(2)處理使玻璃(1)失去透明性而獲得裝飾功能,玻璃(1)的藝術結構(2)處理方法有玻璃彩釉、玻璃鍍膜、玻璃磨砂、玻璃貼膜、玻璃彩繪和玻璃貼紙等技術,在上述藝術結構(2)的處理技術上最好采用貼紙技術(貼紙技術屬本人的另一專利技術),因為采用貼紙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色彩圖案豐富逼真度高。而且一旦完成的藝術結構(2)還可以隨著人們的需要改變而改變,采用貼紙技術還可以加貼人造木皮或天然名貴薄木皮,使人們既獲得天然木質的享受又可節約大量的森林資源,另外還可在貼好的裝飾紙的表面加植絨工藝而使人們獲得布藝絨飾的享受并可克服玻璃冷硬感和不吸音的決點,再有玻璃(1)的一個面貼上裝飾紙后,在萬一玻璃(1)遭到破壞后,玻璃墻面不會即時倒塌和免玻璃碎片飛濺傷人,從而提高玻璃墻體的安全性。玻璃墻體的框架(3)采用呈方型的金屬管材制作而成,為了提高玻璃墻體的隔音,保溫性能,以可在二片玻璃(1)之間加填輕質保溫材料如巖石棉、礦渣棉或者泡沫塑料。由于本技術的玻璃墻體是由二片玻璃(1)和框架(3)構成,因此這種墻體為空腹墻體,這種墻體為在建筑中廣泛應用占地面積小的推拉隱門提供條件,這種墻體還可將建筑中的下水管,和排污管隱藏墻體之中從而提高建筑的裝置擋次,還可以利用空腹墻體來儲藏衣物、食品等從而提高了墻體的使用功能。由于本技術的玻璃墻體自重輕強度高和內設置有框架(3)因此還可通過合頁制成一種活動墻體,這種活動墻體可解決目前住宅建筑客廳、(白天使用)臥室(晚上使用)的單一功能,從而提高建筑的使用率和利率用于解決城市住宅面積不足的矛盾。采用本技術的玻璃墻體將會隨著玻璃種類和功能的不斷發展而獲得更理更多的實用功能。因此玻璃墻體將以它自重輕強度高抗震能力好,無毒、無放射性。防火、防水、隔電、隔音、保溫節能、耐老化、不變形、裝飾高雅豪華、耐磨不陳舊,集隔斷、裝飾、儲藏功能為一體,其裝飾功能可隨時根據人們的而且需要改變而改變,施工工藝簡單,省工,省時、省料、無污染、安裝方便折裝自如而廣泛應用現代框架建筑的內外隔斷墻體。權利要求1.用于框架建筑的新型玻璃墻體,由玻璃(1)、藝術結構(2)和框架(3)構成;其特征在于玻璃墻體表面由二片經過藝術結構(2)處理的玻璃(1)制作而成,在構成玻璃墻體表面的二片玻璃(1)之間設置有框架(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玻璃墻體,其特征在于二片玻璃(1)至少每片玻璃(1)有一個面經過藝術結構(2)處理,即通過色彩或者圖案使玻璃(1)失去透明性而獲得裝飾性。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玻璃墻體,其特征在于框架(3)是由呈方形的金屬管材制作而成,起到聯結框架建筑梁、柱、板和玻璃墻體表面二片玻璃(1)的作用,并起到增強玻璃(1)剛度和抗折強度。專利摘要新型玻璃墻體由玻璃、藝術結構和框架構成。這種新型玻璃墻體具有自重輕,占地面積小,強度高抗震能力好,防火、防水、隔音、隔電、保溫、耐老化、不變形、不陳舊、無毒、無放射性,集隔斷裝飾和儲藏功能為一體,安裝方便拆裝自如,一旦完成的藝術結構可隨時隨意根據人們的需要改變而改變,工藝簡單,省工、省時、省料、無污染,可以廣泛用作現代框架建筑的內外隔斷墻。文檔編號E04B2/76GK2258206SQ9521698公開日1997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14日專利技術者李金蓮 申請人:李金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框架建筑的新型玻璃墻體,由玻璃(1)、藝術結構(2)和框架(3)構成;其特征在于玻璃墻體表面由二片經過藝術結構(2)處理的玻璃(1)制作而成,在構成玻璃墻體表面的二片玻璃(1)之間設置有框架(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金蓮,
申請(專利權)人:李金蓮,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4[中國|廣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