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材料,具體地是一種輕質多功能復合墻板。現有的復合墻板一般由面層和保溫層組成,保溫層缺乏良好的圍護,容易吸收水分,因而降低了輕質材料的保溫隔熱和隔聲性能;當采用薄板作為墻體材料時,通常用輕鋼龍骨做骨架,這樣不但導致施工復雜,而且成本提高。輕鋼龍骨-薄板體系墻體還存在隔聲性能不理想的問題。現有的整體預制墻板(如空心墻板)也存在功能單一,無法實現多功能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輕質墻板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輕質多功能復合墻板。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一種輕質多功能復合墻板,由面層和保溫層組成,所述的保溫層為塊狀材料,面層與保溫材料所圍成的空腔中及整個保溫層周圍分布有輕質防圍護體,面層、保溫層、和圍護體相互粘接成一個整體。所述的保溫層上均勻分布有1個以上貫通孔或盲孔,形成蜂窩狀結構。本技術的面層材料采用石膏板、纖維水泥板、硅鈣板等薄板材料,與塊狀無機保溫材料用粘結劑加以連接,保溫材料塊體之間及塊體周圍與面板形成一定的空腔。以注塑的方式向空腔中填充可發泡的有機聚合物(如聚氨酯混合材料)或有機-無機混合物,,該聚合物或混合物在短時間內完成發泡和聚合硬化過程,因而將面板、保溫材料等部分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上述復合墻板的保溫層材料,通過模壓形成均勻分布的孔洞,因而保溫層材料具有蜂窩狀結構。這種結構有利于降低復合板的重量而不影響保溫隔熱和隔聲等性能。當結構要求墻板有較高的強度時,可用木材或金屬型材取代圍護體的縱向和橫向發泡材料,以提高支撐能力。本技術可采用現有的大量建筑材料進行組合,得到性能優異的多功能復合墻板。由于輕質多孔的保溫材料得到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質多功能復合墻板,由面層和保溫層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層材料為塊狀材料,面層與保溫材料所圍成的空腔中及整個保溫層周圍分布有輕質防水圍護體,面層、保溫層和圍護體相互粘接成一個整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江林,水中和,陳作炳,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博愛墻體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