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9103038 閱讀: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4:11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包括支撐外殼,所述支撐外殼的上表面設有轉盤,轉盤的下表面中心設有短軸,該短軸下端貫穿并延伸至支撐外殼內部,短軸的下端設有第一齒輪,所述支撐外殼的內部底面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端部設有第二齒輪,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通過電動伸縮桿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上下轉動,以此調節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的上下角度,通過直線電機可以帶動防雨外殼移動,以此可以裝置進行遮擋,以此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該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并且移動方便,不但可以追隨太陽移動,使得發電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使得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本技術涉及光伏發電
    ,具體為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技術介紹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為了使光伏發電裝置得到最大功率輸出,必須結合建設地點的地理、氣候及太陽能資源條件,將太陽能電池組件以一定的朝向進行安裝,以保證太陽能電池獲取最多的光照資源,如果太陽能電池能夠時刻正對太陽,則其發電效率就會達到最佳狀態,而目前用于太陽能光伏組件的固定方式大部分采用固定在地面上或屋頂,因其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并且移動不放便,因此使用非常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并且移動方便,不但可以追隨太陽移動,使得發電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使得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包括支撐外殼,所述支撐外殼的上表面設有轉盤,轉盤的下表面中心設有短軸,該短軸下端貫穿并延伸至支撐外殼內部,短軸的下端設有第一齒輪,所述支撐外殼的內部底面設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端部設有第二齒輪,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相互嚙合,所述轉盤的上表面中心設有氣缸伸縮桿,氣缸伸縮桿的伸縮端設有L型板,L型板的上表面通過轉動連接座連接有轉動板,轉動板的下表面與L型板的一側之間通過鉸座連接有電動伸縮桿,所述轉動板的上表面均勻設有太陽能光伏發電板,所述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的上表面一端設有陽光傳感器,所述轉盤的上表面設有氣泵,氣泵的出口通過導管與氣缸伸縮桿的進口連接,支撐外殼的內部底面設有蓄電池,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的輸出端電連接蓄電池的輸入端,所述支撐外殼的一側設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輸入端電連接陽光傳感器和蓄電池的輸出端,PLC控制器的輸出端電連接電機、氣泵和電動伸縮桿的輸入端。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外殼的下表面四角焊接有連接腳柱,連接腳柱的下端設有導輪。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外殼的一側鑲嵌有外部接口,外部接口雙向電連接PLC控制器。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動板的上表面兩側設有滑動凹槽,滑動凹槽上設有滑動連接的直線電機,直線電機的一側設有連接柱,兩個連接柱之間設有防雨外殼,直線電機的輸入端電連接PLC控制器的輸出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上設置了電機,通過電機可以帶動轉盤轉動,通過轉盤轉動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轉動,通過氣缸伸縮桿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上下移動,使得更加調節更加方便,通過電動伸縮桿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上下轉動,以此調節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的上下角度,通過直線電機可以帶動防雨外殼移動,以此可以裝置進行遮擋,以此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該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并且移動方便,不但可以追隨太陽移動,使得發電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使得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內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防雨外殼、2太陽能光伏發電板、3滑動凹槽、4轉動板、5陽光傳感器、6氣缸伸縮桿、7轉盤、8導輪、9外部接口、10PLC控制器、11支撐外殼、12氣泵、13轉動連接座、14L型板、15電動伸縮桿、16直線電機、17連接柱、18第一齒輪、19第二齒輪、20電機、21蓄電池。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包括支撐外殼11,支撐外殼11的上表面設有轉盤7,轉盤7的下表面中心設有短軸,該短軸下端貫穿并延伸至支撐外殼11內部,短軸的下端設有第一齒輪18,支撐外殼11的內部底面設有電機20,電機20的輸出軸端部設有第二齒輪19,第二齒輪19與第一齒輪18相互嚙合,轉盤7的上表面中心設有氣缸伸縮桿6,氣缸伸縮桿6的伸縮端設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上表面通過轉動連接座13連接有轉動板4,轉動板4的下表面與L型板14的一側之間通過鉸座連接有電動伸縮桿15,轉動板4的上表面均勻設有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通過電機20可以帶動轉盤7轉動,通過轉盤7轉動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轉動,通過氣缸伸縮桿6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上下移動,使得更加調節更加方便,通過電動伸縮桿15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上下轉動,以此調節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上下角度,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上表面一端設有陽光傳感器5,通過陽光傳感器5可以對光照進行檢測,使得檢測更加方便,轉盤7的上表面設有氣泵12,氣泵12的出口通過導管與氣缸伸縮桿6的進口連接,支撐外殼11的內部底面設有蓄電池21,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輸出端電連接蓄電池21的輸入端,支撐外殼11的一側設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的輸入端電連接陽光傳感器5和蓄電池21的輸出端,PLC控制器10的輸出端電連接電機20、氣泵12和電動伸縮桿15的輸入端,支撐外殼11的下表面四角焊接有連接腳柱,連接腳柱的下端設有導輪8,通過導輪8使得移動裝置更加方便,支撐外殼11的一側鑲嵌有外部接口9,外部接口9雙向電連接PLC控制器10,通過外部接口9可以和外部設備連接,以此對外部設備進行供電,轉動板4的上表面兩側設有滑動凹槽3,滑動凹槽3上設有滑動連接的直線電機16,直線電機16的一側設有連接柱17,兩個連接柱17之間設有防雨外殼1,直線電機16的輸入端電連接PLC控制器10的輸出端,PLC控制器10控制直線電機16、外部接口9、陽光傳感器5、電機20、氣泵12和電動伸縮桿15的方式為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方法,通過直線電機16可以帶動防雨外殼1移動,以此可以裝置進行遮擋,以此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該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并且移動方便,不但可以追隨太陽移動,使得發電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使得裝置的使用壽命更長。在使用時:通過陽光傳感器5對光照進行檢測,通過陽光傳感器5將檢測的數據發送到PLC控制器10內,PLC控制器10控制電機20帶動轉盤7轉動,通過轉盤7轉動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轉動,通過氣缸伸縮桿6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上下移動,通過電動伸縮桿15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上下轉動,以此調節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上下角度,以此使得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正對陽光,在下雨的時,通過直線電機16可以帶動防雨外殼1移動,以此對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進行遮擋。本技術通過電機20可以帶動轉盤7轉動,通過轉盤7轉動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轉動,通過氣缸伸縮桿6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上下移動,使得更加調節更加方便,通過電動伸縮桿15可以帶動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上下轉動,以此調節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上下角度,通過直線電機16可以帶動防雨外殼1移動,以此可以裝置進行遮擋,以此可以對裝置進行保護,該分布式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包括支撐外殼(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外殼(11)的上表面設有轉盤(7),轉盤(7)的下表面中心設有短軸,該短軸下端貫穿并延伸至支撐外殼(11)內部,短軸的下端設有第一齒輪(18),所述支撐外殼(11)的內部底面設有電機(20),電機(20)的輸出軸端部設有第二齒輪(19),第二齒輪(19)與第一齒輪(18)相互嚙合,所述轉盤(7)的上表面中心設有氣缸伸縮桿(6),氣缸伸縮桿(6)的伸縮端設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上表面通過轉動連接座(13)連接有轉動板(4),轉動板(4)的下表面與L型板(14)的一側之間通過鉸座連接有電動伸縮桿(15),所述轉動板(4)的上表面均勻設有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所述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上表面一端設有陽光傳感器(5),所述轉盤(7)的上表面設有氣泵(12),氣泵(12)的出口通過導管與氣缸伸縮桿(6)的進口連接,支撐外殼(11)的內部底面設有蓄電池(21),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輸出端電連接蓄電池(21)的輸入端,所述支撐外殼(11)的一側設有PLC控制器(10),PLC控制器(10)的輸入端電連接陽光傳感器(5)和蓄電池(21)的輸出端,PLC控制器(10)的輸出端電連接電機(20)、氣泵(12)和電動伸縮桿(15)的輸入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包括支撐外殼(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外殼(11)的上表面設有轉盤(7),轉盤(7)的下表面中心設有短軸,該短軸下端貫穿并延伸至支撐外殼(11)內部,短軸的下端設有第一齒輪(18),所述支撐外殼(11)的內部底面設有電機(20),電機(20)的輸出軸端部設有第二齒輪(19),第二齒輪(19)與第一齒輪(18)相互嚙合,所述轉盤(7)的上表面中心設有氣缸伸縮桿(6),氣缸伸縮桿(6)的伸縮端設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上表面通過轉動連接座(13)連接有轉動板(4),轉動板(4)的下表面與L型板(14)的一側之間通過鉸座連接有電動伸縮桿(15),所述轉動板(4)的上表面均勻設有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所述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的上表面一端設有陽光傳感器(5),所述轉盤(7)的上表面設有氣泵(12),氣泵(12)的出口通過導管與氣缸伸縮桿(6)的進口連接,支撐外殼(11)的內部底面設有蓄電池(21),太陽能光伏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永鋼景俊甫徐兵,凌鈴,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東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ⅴ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无码中文2020字幕二区|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