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所述空芯紗的紗線纖維層的排列方式為:從里至外分別為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1)、丙綸(2)、滌綸(3)和棉(4)。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于紗線纖維層的排列及結構,使得紗線具有良好的導濕性和保暖性;紗線的表層為棉纖維,具有較高的舒適性,且中空的結構使其手感蓬松柔軟,可用于多種面料的織造,滿足當代人們對面料時尚個性及高質量、高檔次的追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
本技術涉及紡織紗線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因此,人們的需求已不再僅僅是吃得飽、穿得暖等基本生理需求,當代社會的人民更多的是對環保健康、個性與時尚等較高級的品質追求。特別是在紡織領域上,當代服裝已不僅僅是用來遮體、保暖和作一般裝飾,而是正在向高質化、時新化、舒適化方向發展。人們對紡織品有個性化、多元化等多種要求,使紡織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使新纖維、新紗線、新的紡織加工方式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空纖維是指纖維軸向具有空腔的纖維,如木棉纖維、牛角瓜纖維、中空滌綸等。由于纖維中具有空腔能包含大量靜止空氣,在減輕纖維重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纖維的保暖性,因此,中空纖維受到市場的青睞。為了充分利用中空的優良性能,人們將中空纖維的概念運用在紗線上,通過采用水溶性纖維作為芯紗,與其他纖維進行混紡,最后再將水溶纖維溶解得到空芯紗,空芯紗也是一種特殊的包芯紗。由于只有某些特定的纖維才具有中空結構,且中空纖維在后道加工中比較難保持其中空度,而空芯紗不僅在加工過程中保型性比中空纖維好,并且對纖維無特殊要求,即使普通纖維也可以紡制成空芯紗,因此,空芯紗能夠得到廣泛的運用。但是目前空心紗的導濕性能仍然不能滿足市場使用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該空芯紗由于紗線纖維層的排列及結構,使得紗線具有良好的導濕性和保暖性;紗線的表層為棉纖維,具有較高的舒適性,且中空的結構使其手感蓬松柔軟,可用于多種面料的織造,滿足當代人們對面料時尚個性及高質量、高檔次的追求。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所述空芯紗的紗線纖維層的排列方式為:從里至外分別為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丙綸、滌綸和棉。所述水溶性維綸的溶解溫度為70~80℃。所述低溫可熔氨綸的熔點為80~90℃。所述棉為長絨棉。其加工方法包括:(1)明確所用的原料為水溶性維綸、低溫可熔氨綸、丙綸、滌綸及棉五種纖維,紡制四層纖維結構紗線,并按從里到外分別為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丙綸、滌綸、棉的順序排列;(2)分別將各種纖維進行開清、梳理及并條;(3)將上述梳理好的水溶性維綸和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喂入摩擦紡的第二牽伸機構,同時依次將兩根丙綸條、兩根滌綸及兩根棉條喂入第一牽伸機構,為了提高紗線的條干均勻度并保證紗線的中空度及退維后的強力,第二牽伸機構的芯紗占比為40%~50%,所選的低溫可熔氨綸的熔點在90℃左右,摩擦輥的轉速為3000-3500r/min;(4)摩擦紡紡紗過程中,單纖維由氣流輸送到兩只摩擦輥塵籠形成的楔形區內,纖維流在一定長度內被吸附在紗尾上自由端,同時回轉加捻。從紗尾到紗體,落在不同位置的纖維在紗線橫截面內處于不同位置,依次喂入的丙綸、滌綸、棉便形成不同的皮芯結構;紡織完成后,對面料進行退維整理:退維前先用20℃的自來水浸泡10min,然后逐漸升高水的溫度至90℃并不斷攪拌,采用連續注入熱水并溢流排出廢水的方法,防止融入水中的維綸過多的進入紗線其他層中,此時,低溫可熔氨綸開始部分熔融,將周圍的纖維粘在一起,經過30-40min后,將水全部排干,即可。有益效果本技術由于紗線纖維層的排列及結構,使得紗線具有良好的導濕性和保暖性;紗線的表層為棉纖維,具有較高的舒適性,且中空的結構使其手感蓬松柔軟,可用于多種面料的織造,滿足當代人們對面料時尚個性及高質量、高檔次的追求。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摩擦紡的裝置結構示意圖;其中,5代表第一牽伸機構,6代表第二牽伸機構,7代表纖維流(從左到右依次是丙綸、滌綸、棉),8代表塵籠,1代表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9代表條子,10代表紗線。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所述空芯紗的紗線纖維層的排列方式為:從里至外分別為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1、丙綸2、滌綸3和棉4。加工方法如下:選擇73.3dtex、溶解溫度為80℃的水溶性纖維與熔融溫度為90℃的低溫可熔氨綸作為芯紗,丙綸2及滌綸3的細度為76.6dtex,最外層棉纖維為長絨棉:(1)水溶性纖維、低溫可熔氨綸、丙綸2、滌綸3等化纖不需要像棉花一樣進行開松除雜,因此,開清棉、梳棉工序分開進行,在加工過程中注意保證車間的溫濕度,減少靜電的影響,棉花則可采用清梳聯進行;(2)分別梳理并條后,將水溶性纖維和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1喂入摩擦紡的第二牽伸機構6,丙綸2、滌綸3、棉4從左到右依次喂入第一牽伸機構5,在摩擦輥的轉速為3500r/min的條件下進行紡紗。由于喂入的纖維流7形成楔形,紡紗時,從芯層到外層依次為丙綸2、滌綸3、棉4;紡好紗后卷繞成筒,最后將纖維退維:退維前先用20℃的自來水浸泡10min,然后逐漸升高水的溫度至90℃并不斷攪拌,采用連續注入熱水并溢流排出廢水的方法,防止融入水中的維綸過多的進入紗線10其他層中,此時,低溫可熔氨綸開始部分熔融,將周圍的纖維粘在一起,經過30-40min后,將水全部排干,即得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紗的紗線纖維層的排列方式為:從里至外分別為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1)、丙綸(2)、滌綸(3)和棉(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芯紗的紗線纖維層的排列方式為:從里至外分別為水溶性維綸及低溫可熔氨綸的混并條(1)、丙綸(2)、滌綸(3)和棉(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良好導濕性能的空芯紗,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八達紡織印染服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