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由紐扣面板、帶增力彈簧的鎖緊機構、短針固定片和短針組成的與普通紐扣大小相當的方便紐扣。這種紐扣在衣物上固定可靠,取下也方便。由于結構設計合理,本發明專利技術紐扣特別適合于手指較粗的人使用,紐扣面板還可改做成領章、帽徽、胸花、徽章等其它形狀的佩戴品。(*該技術在200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不用針線即可方便地在衣物上固定或分離的紐扣,尤其涉及一種帶鎖緊機構的紐扣。這種紐扣還可以做成在衣物上佩戴的,諸如胸花、徽章等其他物品。紐扣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用的物品。通常的紐扣一般都要用針線固定在衣物上。剛用針線固定在衣物上的紐扣,在線未松、斷時,不便從衣物上取下,洗滌衣物時,除了容易損傷衣物和紐扣本身外,還會加速洗衣機的磨損,特別是外衣上的紐扣,體積較大,洗滌和熨燙均感不便。這種用針線固定的紐扣,使用一段時間之后,會由于線的松、斷而脫落。一般的衣物上佩戴裝飾品,諸如胸花、徽章等,常用細別針固定在衣物上,固定和分離比較方便,但可靠性差,在擁擠的公共埸合,容易脫落,尖細的別針還容易劃傷皮膚和衣物。近來,已有不用針線固定在衣物上的紐扣問世,如中國專利85204825提出了一種“多用自固定紐扣”。這種紐扣在其背面加裝直徑1mm,長8mm的緊固釘,在衣物背面再用三個小鋼球產生自夾緊力夾緊。緊固釘加上三個小鋼球會使紐扣顯得又厚又重,這種結構不適宜制造多種規格的紐扣。中國專利88207311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提出一種“新型方便紐扣”,這種紐扣由紐扣面板、鎖緊機構、短針固定片和短針構成。帶有凹槽的短針與短針固定片連在一起,形成固定針;紐扣面板和鎖緊機構連在一起構成紐扣主體。鎖緊機構由固定蓋、鎖緊片構成。固定蓋上有與固定針相配合的小孔。鎖緊片上的撥鉤可在固定蓋上的開口中移動,變換兩個位置。其中一個位置,鎖緊片上的斜面或寬窄槽可將固定蓋上的小孔遮蓋一部份,使插在固定蓋小孔中的固定針不能與紐扣主體分離;另一個位置時,固定蓋上的小孔不被鎖緊片遮蓋,固定針可以自由地通過固定蓋的小孔,與紐扣主體分開。這種新型方便紐扣的確是紐扣結構上的一種突破,但仍有不夠完善之處。一是僅靠鎖緊片與短針相接觸來固定紐扣,其鎖緊力還不足,紐扣固定也就不甚牢靠;二是由紐扣面板與鎖緊機構構成的紐扣主體,固定在衣物之上后,會使鎖緊片的撥鉤緊貼衣面,造成撥動鎖緊片不便,尤其是身材高大的人,因手指較粗,更不方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設計一種不用針線固定在衣物上的方便紐扣,這種紐扣與普通紐扣大小相當,鎖緊機構簡單,紐扣在衣物上連結可靠,取下方便。本專利技術是一種由紐扣面板,鎖緊機構,短針固定片,短針組成的方便紐扣。紐扣面板和鎖緊機構連在一起,通常用熱合的方法,把紐扣面板和鎖緊機構的固定蓋熱壓連接在一起。鎖緊機構由固定蓋,鎖緊片,增力彈簧構成。鎖緊片通常鉚接在固定蓋上,可以沿鉚接點旋轉。增力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蓋上,另一端固定在鎖緊片上,這樣,增力彈簧將附加一個彈性力給鎖緊片,使鎖緊片與短針凹槽的接觸非常可靠,紐扣固定在衣物上就不會脫落。紐扣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固定蓋和鎖緊片都會發生磨損,只要在增力彈簧彈性力范圍之內,鎖緊片在增力彈簧的作用下始終能保持與短針緊密結合,增力彈簧在這種情況下,又起到了彌補固定蓋和鎖緊片磨損的作用。短針和短針固定片連在一起,通常把短針作為注塑件的嵌件,用注塑的方法注塑短針固定片時,就把它們連在一起了。當短針從衣物里面穿出,短針穿過固定蓋的小孔,靠手指的推力,使短針的凹槽滑進鎖緊片上的斜面或寬窄槽,鎖緊片在增力彈簧的作用下,緊緊地嵌入短針凹槽中,紐扣則牢固地釘在衣物上。撥動鎖緊片的撥鉤,使鎖緊片上的斜面或寬窄槽退出短針的凹槽,短針則可自由地從固定蓋上的小孔中穿過,又可方便地將紐扣從衣物上取下。本專利技術的紐扣面板可和短針連在一起,省去短針固定片,通常也是用注塑的方法把短針和紐扣面板連在一起。這時,鎖緊機構的固定蓋有兩個,一個固定蓋上有可插入短針的小孔,固定蓋或兩固定蓋接合處上有開口,鎖緊片的撥鉤可在開口中移動。當短針從衣物的正面穿出時,這種結構使鎖緊片的撥鉤沒有緊貼衣料,可以在衣物的里面方便地撥動鎖緊片的撥鉤,這樣為手指較粗的人從衣物上取下紐扣帶來了方便。本專利技術的鎖緊機構還可以增加一端封閉的圓筒形針套,針套開口處正對著固定蓋上的小孔,短針穿過固定蓋的小孔后可插進針套,針套的圓筒外部上有定位彈簧,定位彈簧的一端頂住固定蓋,另一端頂在針套端部凸緣上。針套在短針的作用下可以前后滑動。短針上可做出多個凹槽。這樣,短針插入鎖緊機構的深度成為是可調的,同時,針套的封閉端能防止針尖外露劃破衣物。這樣的結構,可以使紐扣固定在不同厚薄的衣物上。本專利技術的紐扣面板可改做成領章、帽徽、胸花、徽章或其他佩戴品,使本專利技術的鎖緊機構應用更加廣泛。本專利技術也可以不用紐扣面板,鎖緊機構的固定蓋有兩個,一個固定蓋上有可插入短針的小孔;固定蓋或兩固定蓋接合處上有開口,鎖緊片的撥鉤可在開口中移動。短針固定片上可連上2個以上的短針。這種結構可以用來代替書夾或訂書釘裝訂文件和資料。本專利技術是一種帶鎖緊機構的方便紐扣的改進專利技術,由于增加了增力彈簧,一方面使鎖緊片與短針的連結更加可靠,另一方面,增力彈簧還可推動鎖緊片,起到彌補鎖緊片和固定蓋磨損的作用,使紐扣在較長的時間內能可靠地固定在衣物上。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方便紐扣的實用性。鎖緊機構中增加了針套和定位彈簧后,使短針插入的深度可調,同一規格的紐扣可以滿足不同厚度衣料的需要。同時,將鎖緊機構的鎖緊片撥鉤設計得不再緊貼衣面,這樣為手指較粗大的人從衣物上分離紐扣帶來了方便,必然增加本專利技術產品進入國際市埸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和實施例如下圖1本專利技術紐扣面板和短針連在一起的結構示意2本專利技術短針的又一種結構示意3本專利技術短針的又一種結構示意4本專利技術鎖緊機構的鎖緊片遮蓋了部分固定蓋上小孔時的結構示意5本專利技術鎖緊機構的鎖緊片不遮蓋固定蓋上小孔時的結構示意6本專利技術鎖緊機構帶有針套的結構示意7本專利技術紐扣面板和鎖緊機構連在一起的結構示意8本專利技術短針固定片上連有兩個短針的結構示意9本專利技術鎖緊機構的又一種結構示意10本專利技術紐扣面板做成胸花的一種結構示意11本專利技術短針與長條形短針固定片連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實施例1參見圖7。φ20×3mm的塑料紐扣面板〈21〉通過熱合的方法與鎖緊機構的φ16×1.8mm的金屬固定蓋〈22〉連在一起。鉚釘〈25〉將可旋轉的0.3mm厚的金屬鎖緊片〈23〉,套在鉚釘〈25〉上的φ0.3mm、材料為60Si2Mn的增力彈簧〈24〉和固定蓋〈22〉鉚在一起。增力彈簧〈24〉中部繞成φ1.5mm一圈,套在鉚釘〈25〉上,增力彈簧〈24〉兩端做成1.5mm反折彎,一端插入固定蓋〈22〉上沖制的凸孔中,另一端插入鎖緊片〈23〉上沖制的凸孔中。反折彎和中部圓圈的距離為5mm。在增力彈簧〈24〉的作用下,可旋轉的鎖緊片〈23〉上的旋轉斜面,總是將固定蓋〈22〉上φ1.05mm的小孔〈19〉遮蓋住一部分,遮蓋住的小孔〈19〉余下縫隙小于φ1mm,長7mm的金屬短針〈28〉的直徑〈參見圖8〉,等于或大于短針〈28〉凹槽的直徑。用手推動鎖緊片〈23〉的撥鉤,使鎖緊片〈23〉旋轉到另一端,鎖緊片〈23〉將不遮蓋固定蓋〈22〉上的小孔〈19〉,短針〈28〉可以自由通過,紐扣的兩部分則可分離。φ10mm×1.8短針固定片〈27〉與短針〈28〉用注塑的方法連在一起〈參見圖8〉。實施例2參見圖1。φ1×7mm的金屬短針〈4〉固定在φ22×3mm塑料紐扣面板〈1〉的后面,短針〈4〉上有凹槽〈3〉,凹槽〈3〉的直徑小于短針〈4〉的直徑,用軟性材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方便紐扣,由紐扣面板,鎖緊機構,短針固定片,短針組成,其特征在于紐扣面板和鎖緊機構連在一起,鎖緊機構由固定蓋、鎖緊片、增力彈簧構成,增力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蓋上,另一端固定在鎖緊片上;短針和短針固定片連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炳泉,
申請(專利權)人:彭炳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