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安全胰島素針,包括護套、針管、安全護套、針座,其中,針管設置于針座的中心軸上,并沿中心軸分布,針座的下部形成一裝配腔,針管的下端延伸至該裝配腔內,針座的上部形成針管裝配基座,針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針管裝配基座上部,針座的外部套接有一安全護套,安全護套內腔內壁與針座的外壁之間形成鎖定結構。其技術效果為:產品整體結構簡單實用,體積較小,各部件之間配合度緊湊,裝配工序也進一步簡化,可一次性完成組裝。產品的鎖定結構穩定,可同時實現順、逆時針方向和軸向鎖定,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安全系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安全胰島素針
本專利技術涉及醫療器械的
,具體的說是一種安全胰島素針,特別涉及其機械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對比文件,申請號:201420663437.9,申請日:2014.11.10,專利權人:溫州市貝普科技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一次性使用安全自毀胰島素針,所述胰島素針本體內設有一針座,該針座整體呈圓筒狀,該圓筒狀的針座內腔呈中空狀,針座的腔體內設有針管基板,該針管基板將針座的內腔分割成上部獨立空間和下部獨立空間,下部獨立空間的內壁處分布有內螺紋,針管基板上表面的中心位處設有一彈簧固定柱,該彈簧固定柱的下段位于上述上部獨立空間內,針管基板處設有一針管,該針管貫穿針管基板,針管的一端貫穿位于針管基板中心位的彈簧固定柱后向上延伸,針管的另一端貫穿針管基板后向下部獨立空間內延伸,針管的兩端均呈刺尖狀,針管上部獨立空間的內壁處分布有至少一片彈性片,彈性片在針管內腔的內壁處呈斜向設置,彈性片的一端與針管內腔的內壁連接,彈性片的另一端懸空,該懸空端指向針管基板上表面靠近中心位處,上述彈簧固定柱外部套接有一彈簧,該彈簧的一端向下抵住針管基板上表面,彈簧的另一端向上抵住安全護套,針座的上端處套接有一安全卡座,安全卡座的下端與針座的上端相互套接,安全卡座的上端處設有一安全護套,安全卡座整體呈圓筒狀,安全卡座的內腔呈中空狀,安全卡座上端開口的內緣處形成環狀限位部,安全護套整體亦呈圓筒狀,安全護套的內腔呈中空狀,安全護套下端開口的外緣處形成與上述環狀限位部配合的環狀限位凸起部,該環狀限位凸起部位于上述環狀限位部下方安全卡座的腔體內,環狀限位凸起部的上端面可向下抵住環狀限位部的下端面,安全護套下端開口的外緣與安全卡座上端開口的內緣相互限位相互套接,彈簧的外部套接有一自毀壓座,自毀壓座整體呈圓筒狀,自毀壓座的內腔呈中空狀,自毀壓座上段部的外徑小于自毀壓座下段部的外徑,自毀壓座上段部和下段部之間形成環狀限位臺階,自毀壓座下段部的外徑大于安全護套內腔的直徑,自毀壓座上段部的外徑小于或等于安全護套內腔的直徑,自毀壓座上段部位于安全護套的腔體內,環狀限位臺階的端面向上抵住安全護套下端的端面,自毀壓座下段部的外壁處形成與彈性片配合的環狀隆起部,該環狀隆起部與針管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彈性片懸空端與針管之間的垂直距離,上述安全護套上端成封閉狀,該封閉的端面處開設有圓孔,該圓孔的直徑小于彈簧上端部的直徑,彈簧上端向上抵住安全護套上端面的內表面,針座下端的端面處覆有透析紙。現有同類產品雖然能夠實現安全自毀功能,但由于結構上的限制,導致產品體積較大,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胰島素針,產品由四個主體部件構成,裝配工序和裝配結構簡單,工作狀態穩定。產品體積小巧、成本低廉,用更低的成本實現安全的功能,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安全胰島素針,包括護套、針管、安全護套、針座,其中,針管設置于針座的中心軸上,并沿中心軸分布,針座的下部形成一裝配腔,針管的下端延伸至該裝配腔內,針座的上部形成針管裝配基座,針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針管裝配基座上部,針座的外部套接有一安全護套,安全護套內腔內壁與針座的外壁之間形成立體空間內的鎖定結構,安全護套的外部套接有一護套,該護套內腔內壁與安全護套的外壁之間形成防側旋結構。安全胰島素針的使用方法,如圖13至圖32中所示,所述使用方法的步驟如下:、將安全胰島素針順時針旋入到胰島素筆,針座裝配腔的內螺紋與胰島素筆端部的外螺紋配合,在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會帶動限位臺階與限位平面逐漸觸及并最終咬合,用于防止拔出護套時拉出安全護套;、此時,安全護套的凸點與針座的下凸點過盈配合,凸點位于下凸點的下方,用于防止安全護套非人為的向上位移;、注射完成后,逆時針旋轉安全護套到位,使限位臺階的端面與限位平面分離;、然后,向上拉動安全護套,凸點最終向上越過上凸點,此時,上凸點對凸點形成暫時的反向限位,限位圈向上抵住限位塊,用于對安全護套的向上位移進行限位;、此時,順時針旋轉安全護套,限位凸條輕松通過過渡斜面,滑入鎖定區內;、滑入鎖定區的兩側分別形成防逆平臺和阻擋塊,在防逆平臺和阻擋塊的限制作用下,限位凸條在順、逆時針方上向都無法轉動;、軸線方向上,限位凸條的下端面的平面被限位平臺限位,限位圈被限位塊限位,此時,安全護套順、逆旋轉和上下位移均被限位,無法移動完成自鎖,上述針管被安全護套完全包裹住,安全保護功能被觸發。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安全胰島素針,其技術效果為:產品整體結構簡單實用,體積較小,各部件之間配合度緊湊,裝配工序也進一步簡化,可一次性完成組裝。產品的鎖定結構穩定,可同時實現順、逆時針方向和軸向鎖定,有效提升了產品的安全系數。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護套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安全護套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安全護套立體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安全護套一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中G處局部放大圖。圖8為安全護套與針座裝配原始鎖緊狀態示意圖。圖9為為本專利技術針座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中H處局部放大圖。圖11為安全護套與針座裝配原始鎖緊狀態第一剖視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針座立體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使用狀態圖。圖14為本專利技術第二使用狀態圖。圖15為安全護套與針座裝配原始狀態第二剖面視圖。圖16為圖14的立體剖視圖。圖17為圖16中A處局部放大圖。圖18為本專利技術第三使用狀態圖。圖19為本專利技術第四使用狀態圖。圖20為圖19的立體剖視圖。圖21為圖20中B處局部放大圖。圖22為本專利技術第五使用狀態圖。圖23為圖22中C處局部放大圖。圖24為限位凸條通過過渡斜面的過程狀態示意圖。圖25為圖24中D處局部放大圖。圖26為本專利技術第六使用狀態圖。圖27為圖25的立體圖。圖28為圖27中E處局部放大圖。圖29為限位凸條鎖定于鎖定區內的狀態示意圖。圖30為安全護套與針座最終鎖定狀態局部剖視圖。圖31為圖30中F處局部放大圖。圖32為本專利技術安全保護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進行描述。如圖1中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安全胰島素針,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包括護套1、針管2、安全護套3、針座4,其中,針管2設置于針座4的中心軸上,并沿中心軸分布,針座4的下部形成一裝配腔41,該裝配腔41用于對接胰島素筆7,針管2的下端延伸至該裝配腔41內,針座4的上部形成針管裝配基座46,針管2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針管裝配基座46上部,針座4的外部套接有一安全護套3,安全護套3內腔內壁與針座4的外壁之間形成鎖定結構,安全護套3最終狀態可將針座4上部的針管完全罩在其內,安全護套3與針座4之間的最終位置相對固定,安全護套3的外部套接有一護套1,該護套1內腔內壁與安全護套3的外壁之間形成防側旋結構,護套1在產品原始狀態可將安全護套3和針座及針管罩在其內。在具體實施時,如圖2中所示,所述護套1由上部和下部構成,護套1的內腔呈中空狀,護套1的上部呈圓錐臺狀,護套1的下部呈圓筒狀,護套1上部的下緣直徑小于護套1下部的直徑,護套1上部與下部的連接處形成環狀的定位臺階12,護套1下部的內腔內壁上形成若干外圈豎條11,該護套1上部的頂端呈封閉狀。在具體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安全胰島素針,其特征在于:包括針管(2)、安全護套(3)、針座(4),其中,針管(2)設置于針座(4)的中心軸上,并沿中心軸分布,針座(4)的下部形成一裝配腔(41),針管(2)的下端延伸至該裝配腔(41)內,針座(4)的上部形成針管裝配基座(46),針管(2)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針管裝配基座(46)上部,針座(4)的外部套接有一安全護套(3),安全護套(3)內腔內壁與針座(4)的外壁之間形成鎖定結構;所述安全護套(3)由上部和下部構成,安全護套(3)的內腔呈中空狀,安全護套(3)下部的內腔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根定位豎條(35),其中,定位豎條(35)的下端偏向一側形成限位臺階(351),限位臺階(351)在安全護套(3)下部的內腔內壁上呈凸起狀分布;所述安全護套(3)由上部和下部構成,安全護套(3)的內腔呈中空狀,安全護套(3)上部的內腔內壁上設有限位凸條(38),該限位凸條(38)上設有一凸點(381),限位凸條(38)的下端面處形成平面(382),限位凸條(38)與安全護套(3)的軸向呈平行分布;所述安全護套(3)內腔的內壁上設有環狀分布的限位圈(34),該限位圈(34)在內腔的內壁上呈凸起狀設置;所述安全護套(3)上部的頂端開設有穿針孔(37);所述裝配腔(41)的外壁上分布有至少一根限位條(45),所述限位條(45)在裝配腔(41)的外壁上均呈凸起狀分布,限位條(45)與上述定位豎條(35)相配合,限位條(45)的下端形成與上述限位臺階(351)配合的限位平面(451);所述針管裝配基座(46)的外壁處形成與限位凸條(38)配合的滑道(6),該滑道(6)表面設置有上下分布的下凸點(51)和上凸點(42),滑道(6)上端的一側設有凸起狀的過渡斜面(47),過渡斜面(47)的一側形成鎖定區(49),鎖定區的一側形成凸起狀的阻擋塊(50),鎖定區(49)位于過渡斜面(47)和阻擋塊(50)之間,過渡斜面(47)內側形成防逆平臺(471),鎖定區(49)兩側的防逆平臺(471)和阻擋塊(50)的內側壁均為平壁,兩側的內側壁用于對限位凸條(38)進行限位,鎖定區(49)的下端形成限位平臺(52),限位平臺(52)用于配合上述限位凸條(38)下端的平面(382),所述滑道(6)與鎖定區(49)在針管裝配基座(46)的外壁處呈交替分布,相鄰的滑道(6)之間設有一鎖定區(49);所述鎖定區(49)的下緣處設有凸出于針管裝配基座(46)外壁的限位塊(48),該限位塊(48)與上述限位圈(34)配合,用于阻擋限位圈(34)向上位移。...
【技術特征摘要】
1.安全胰島素針,其特征在于:包括針管(2)、安全護套(3)、針座(4),其中,針管(2)設置于針座(4)的中心軸上,并沿中心軸分布,針座(4)的下部形成一裝配腔(41),針管(2)的下端延伸至該裝配腔(41)內,針座(4)的上部形成針管裝配基座(46),針管(2)的上端向上延伸至針管裝配基座(46)上部,針座(4)的外部套接有一安全護套(3),安全護套(3)內腔內壁與針座(4)的外壁之間形成鎖定結構;所述安全護套(3)由上部和下部構成,安全護套(3)的內腔呈中空狀,安全護套(3)下部的內腔內壁上分布有至少一根定位豎條(35),其中,定位豎條(35)的下端偏向一側形成限位臺階(351),限位臺階(351)在安全護套(3)下部的內腔內壁上呈凸起狀分布;所述安全護套(3)由上部和下部構成,安全護套(3)的內腔呈中空狀,安全護套(3)上部的內腔內壁上設有限位凸條(38),該限位凸條(38)上設有一凸點(381),限位凸條(38)的下端面處形成平面(382),限位凸條(38)與安全護套(3)的軸向呈平行分布;所述安全護套(3)內腔的內壁上設有環狀分布的限位圈(34),該限位圈(34)在內腔的內壁上呈凸起狀設置;所述安全護套(3)上部的頂端開設有穿針孔(37);所述裝配腔(41)的外壁上分布有至少一根限位條(45),所述限位條(45)在裝配腔(41)的外壁上均呈凸起狀分布,限位條(45)與上述定位豎條(35)相配合,限位條(45)的下端形成與上述限位臺階(351)配合的限位平面(451);所述針管裝配基座(46)的外壁處形成與限位凸條(38)配合的滑道(6),該滑道(6)表面設置有上下分布的下凸點(51)和上凸點(42),滑道(6)上端的一側設有凸起狀的過渡斜面(47),過渡斜面(47)的一側形成鎖定區(49),鎖定區的一側形成凸起狀的阻擋塊(50),鎖定區(49)位于過渡斜面(47)和阻擋塊(50)之間,過渡斜面(47)內側形成防逆平臺(471),鎖定區(49)兩側的防逆平臺(471)和阻擋塊(50)的內側壁均為平壁,兩側的內側壁用于對限位凸條(38)進行限位,鎖定區(49)的下端形成限位平臺(52),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杰,王興國,
申請(專利權)人:貝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