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鞋套穿戴機,包括鞋套穿戴固定結構,其構造為:為在鞋套(1)的下面有孔板(2);在孔板(2)所在的氣體通道中裝有電熱體(3)和風機(4);依次層疊排列的箍緊葉片(7)處于孔板(2)周圈的上方;每片箍緊葉片(7)都能繞自身上的某一端轉動;箍緊葉片(7)與機械驅動器(8)連接在一起。本鞋套采用一次性的,穿戴時只要用腳往下踩一下就能自動完成所有動作,與各種形狀的鞋緊密吻合固定,具有自動清除鞋子外表面塵土和室內地面塵土的附加功能。(*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外面的人進入室內時為保持室內衛生所用到的鞋套穿戴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鞋套穿戴機的鞋套穿戴固定結構。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構造為在鞋套的下面裝有孔板;在孔板所在的氣體通道中裝有電熱體和風機;鞋套穿戴固定結構運行時,依次層疊排列的箍緊葉片處于孔板周圈的上方,每片箍緊葉片都能繞自身上的某一端轉動,箍緊葉片與機械驅動器連接在一起。鞋套的下表面有粘性。鞋套的上表面有粘性。鞋套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的薄膜層疊而成。箍緊葉片與機械驅動器通過彈性介質連接在一起。鞋套與孔板可以接觸,也可以不接觸。孔板可以上下運動也可以固定不動??装逅诘臍怏w通道是沒有分支的單一通道,即除兩頭與外界相通外,通道壁是密封的,孔板固定在氣體通道的一頭,電熱體和風機要求在這個通道內即可,它們具體在哪個位置、它們的排列的先后次序不做要求。鞋套穿戴固定結構運行時氣流從氣體通道的另一頭向孔板所在的一頭輸送,從孔板上噴出后直接作用于鞋套。鞋套穿戴固定結構在被使用前準備就緒時箍緊葉片可以與孔板水平,也可以在孔板的上方,鞋套穿戴固定結構正在運行時,箍緊葉片要求處于孔板周圈的上方,即箍緊葉片要覆蓋住鞋子外緣之外孔板的上空,此時箍緊葉片已完成內聚轉動正緊箍鞋套。箍緊葉片的一端可以固定在轉軸上而能橫向轉動,也可以采用可轉動的直接固定形式。箍緊葉片轉動時轉動支點不應在箍緊葉片的一端的邊緣上,而應與邊緣有一定距離,以保證轉動不會引起漏氣。箍緊葉片轉動時向內聚的一端抵觸上鞋的外緣,此時孔板的周圈到鞋的外緣將被箍緊葉片覆蓋,以達到貯氣效果。箍緊葉片外散時要求不影響孔板可能的運動。箍緊葉片用來內聚的一端可以有出氣孔,使溫度高的氣體通過時盡可能靠近鞋子外緣上的鞋套;也可以沒出氣孔,這時溫度高的氣體將通過鞋子外緣上的鞋套和與之接確的箍緊葉片內聚一端的縫隙中通過。數目眾多的箍緊葉片內聚轉動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依次轉動等不同步的。帶動箍緊葉片轉動的機械驅動器可以是電動機,也可以是其它不用電力的機械驅動結構。箍緊葉片可以與機械驅動器直接連接,也可以通過彈性介質連接,此時箍緊葉片與機械驅動器之間有緩沖作用,使每個箍緊葉片都能抵觸上各種形狀的鞋子外緣。鞋套采用一次性的。鞋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有無粘性并不影響鞋套本身隔離鞋子與地面的基本功能。鞋套的下表面有粘性的作用在于人們穿著鞋套在室內走動時,鞋套下表面能夠自動粘起室內地面上的塵土,使鞋套增加了這項新的功能。鞋套的上表面有粘性的作用在于人們穿上鞋套時,鞋套上表面與鞋子外表面粘貼在一起,能夠自動清除鞋子外表面的塵土,使鞋套又增加了一項新的功能,而且這樣能使鞋套更有效地固定在鞋子上。使鞋套上表面或下表面有粘性,在表面上加粘性物質或者鞋套用薄膜經特定加工,各種方法都可以。鞋套中間對應于鞋底部分可以是薄膜做的,也可以不是薄膜做的,但對應于鞋子外緣的鞋套外邊部分要求用薄膜材料。這樣的鞋套易于工業化大規模低成本生產。鞋套可以采用單層,也可以采用多層。當鞋套采用多層時,可以使鞋套對鞋子與地面的隔離效果非同一般的增加。由于多層薄膜層疊在一起時,各層各處薄膜的緊張松馳程度不同而形成小空腔及其形變,使鞋底上極個別固體小顆粒僥幸透過一層薄膜也難以透過下一層薄膜;而且各層之間可以相對滑動而形成一定的緩沖作用及其層剝作用,有效地增加了鞋套的耐磨性。而且這個改進不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一般技術人員認為生產更薄的薄膜、多生產薄膜、生產多層薄膜都會增加成本,自然地想到采用低成本的厚一點的單層薄膜這一簡單的方法,而不會采用多層薄膜。所以這項改進是具有創造性的。本技術的優點是本鞋套采用一次性,不必清洗,不必整理擺放;穿戴很方便,不需用手的幫助只要用腳往下踩一下就能自動完成鞋套穿戴固定所有運作,穿戴時不臟手;這樣的鞋套易于工業化大規模低成本生產;鞋套與各種形狀的鞋可以緊密吻合和固定,不會松散和脫落;具有自動清除鞋子外表面塵土和室內地面塵土的附加功能。本技術將通過如下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各圖名稱如下附圖說明圖1為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剖視圖。圖2為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俯視圖。圖3為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電路聯接圖。以上各說明書附圖中的各項目名稱為鞋套(1)、孔板(2)、電熱體(3)、風機(4)、彈簧(5)、圈形筒(6)、箍緊葉片(7)、機械驅動器(8)、交流電源(9)、低壓直流電源(10)、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如圖3所示,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電路聯接圖為電熱體(3)通過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的一個電通道與交流電源(9)電聯接成一個回路;風機(4)通過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的另一個電通道與低壓直流電源(10)電聯接成一個回路;兩個機械驅動器(8)串聯或并聯之后再通過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與低壓直流電源(10)電聯接成一個回路。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的受控動作如下孔板(2)處于最高位置時,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被斷開;孔板(2)被下壓到某一位置開始直到被壓到最低位置這一過程中,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被接通;孔板(2)從上升開始直到最高位置,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被斷開。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的受控動作如下孔板(2)被往下壓的過程中,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處于斷開狀態;孔板(2)被往下壓到最低位置時,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按某一極性被接通;當孔板(2)剛離開最低位置上升時,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立即轉換成相反極性;孔板(2)上升到某個位置后,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重新回到斷開狀態。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步,當本技術傳送就緒、準備使用時,在孔板(2)的上方有一只完全分離出的鞋套(1);孔板(2)處于最高位置;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斷開,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斷開。第二步,當人們伸出一只腳在孔板(2)上方的鞋套(1)上用力踩下的過程中,將發生如下運作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被接通,電熱體(3)開始通電發熱,風機(4)開始通電送氣,從孔板(2)噴出的氣流使鞋套(1)周邊上揚。第三步,當孔板(2)被壓到最低位置時,將發生如下運作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按某一極性被接通,使機械驅動器(8)按某一方向帶動箍緊葉片(7)轉動,使箍緊葉片(7)的有出氣孔的一端內聚,從而箍緊鞋套(1)周邊使之緊貼鞋子外緣;此時孔板(2)的周圈下緣與圈形筒(6)中下部內凹部份吻合密封,從孔板(2)向上噴出的熱空氣將從箍緊葉片(7)上的出氣孔上排出,這些熱空氣經過鞋套(1)周圍時,將鞋套(1)周圍向鞋面擠壓,使鞋套(1)周邊受熱粘連,而且發生一定程度的熱收縮,從而使鞋套(1)緊緊地固定到鞋子上。第四步,當人們的腳向上撥出的過程中,將發生如下運作孔板(2)在彈簧(5)的作用下上升往返雙道切換開關(11)被斷開,電熱體(3)停止發熱,風機(4)停止送氣;壓返極性轉換開關(12)立即轉換成相反極性,使機械驅動器(8)按相反方向帶動箍緊葉片(7)轉動,使箍緊葉片(7)的有出氣孔的一端外散。第五步,當孔板(2)向上運動到最高位置時,將觸發鞋套傳送就緒結構運作,當鞋套傳送就緒結構運作完成之后,所有機械的、電動的、電熱的運行全部停了下來。致此本技術的所有狀態恢復到第一步的狀態,等待著下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擠壓熱封合型鞋套穿戴機,包括鞋套穿戴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構造為在鞋套(1)的下面裝有孔板(2);在孔板(2)所在的氣體通道中裝有電熱體(3)和風機(4);鞋套穿戴固定結構運行時,依次層疊排列的箍緊葉片(7)處于孔板(2)周圈的上方;每片箍緊葉片(7)都能繞自身上的某一端轉動;箍緊葉片(7)與機械驅動器(8)連接在一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擠壓熱封合型鞋套穿戴機,包括鞋套穿戴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鞋套穿戴固定結構的構造為在鞋套(1)的下面裝有孔板(2);在孔板(2)所在的氣體通道中裝有電熱體(3)和風機(4);鞋套穿戴固定結構運行時,依次層疊排列的箍緊葉片(7)處于孔板(2)周圈的上方;每片箍緊葉片(7)都能繞自身上的某一端轉動;箍緊葉片(7)與機械驅動器(8)連接在一起。2.如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王建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