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包括支撐柱、工作臺、線筒架和輸出口,所述支撐柱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升降軸,所述支撐柱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腳墊,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螺栓,所述升降軸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墊,所述升降軸通過減震墊和工作臺固定連接,所述線筒架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加熱器,所述線筒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防護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設有減震墊、加熱器和照明燈,能夠減少織機在工作的時候造成的震動,并能在加工的時候進行加熱,防止線絲過硬造成折斷,還能在晚上的時候照明,方便工作,適用不同工作狀況,帶來更好的使用前景。
A loom for the convenience of night operation for polyester net produc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
本技術涉及織機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
技術介紹
聚酯網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烘燥、過濾材料之一,因此廣泛應用于造紙領域,是造紙工業中不可缺少的貴重易耗脫水器材,應用于造紙領域時又稱聚酯造紙網。聚酯網的制作過程一般是:整徑,織造,一次定型,插接,二次定型。聚酯網具有強度大、變型小、抗腐蝕、耐磨性好,且壽命長的特點,目前也用于選礦、面粉、污水處理、制糖、制藥、陶瓷、食品、印刷、洗煤等行業。紡織機主要用于把線、絲、麻等原材料加工成絲線后織成布料,現有紡織機通常包括機械織布機、數控自動織布機等,現有紡織機通常包括機架本體、機架支撐腳、錠頭架等,機架支撐腳固定連接在機架本體的底面,錠頭架固定于機架本體上。現有的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在使用時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在加工的時候織機會造成較大的震動,會對織機造成一定的損傷,并且不方便在晚上進行加工,不能自帶照明燈,給織機的生產加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們提出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包括支撐柱、工作臺、線筒架和輸出口,所述支撐柱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升降軸,所述支撐柱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腳墊,所述支撐柱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螺栓,所述支撐柱的另一側設有橫桿,所述升降軸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墊,所述升降軸通過減震墊和工作臺固定連接,所述工作臺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水平儀,所述線筒架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加熱器,所述線筒架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照明燈,所述加熱器的兩側均設有橫架,所述橫架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輸出軸,所述輸出口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輪,所述滑槽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空紗錠和滿紗錠,所述輸出口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篩網,所述篩網的上方固定安裝有烘干器,所述篩網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冷卻器。優選的,所述腳墊和支撐柱的數量均為兩組,且支撐柱和橫桿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橫架的數量為兩組,且橫架和線筒架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滑槽的數量為兩組,且滑槽和線筒架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防護罩和工作臺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線筒架和輸出口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在織架工作的時候,通過減震墊能夠減小機架震動對支撐柱帶來的影響,兩個支撐柱通過橫桿進行連接,能夠大大增加支撐柱的承受力的能力,延長支撐柱的使用壽命,通過照明燈,能夠方便晚上工人進行紡織工作,在線筒架進行工作的時候,開啟加熱器,使線筒架內部處于較高的溫度,這樣能夠使紡織線處于較柔軟的狀態,方便進行工作,整個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工作的效果相對于傳統方式更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的局部視圖。圖中:1、腳墊;2、支撐柱;3、橫桿;4、調節螺栓;5、升降軸;6、減震墊;7、工作臺;8、線筒架;9、滑槽;10、滑輪;11、加熱器;12、橫架;13、輸出軸;14、空紗錠;15、滿紗錠;16、輸出口;17、水平儀;18、烘干器;19、篩網;20、冷卻器;21、防護罩;22、照明燈。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如圖1-2所示,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包括支撐柱2、工作臺7、線筒架8和輸出口16,所述支撐柱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升降軸5,所述支撐柱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腳墊1,所述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螺栓4,所述支撐柱2的另一側設有橫桿3,所述升降軸5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墊6,所述升降軸5通過減震墊6和工作臺7固定連接,所述工作臺7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水平儀17,所述線筒架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加熱器11,所述線筒架8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防護罩21,所述防護罩21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照明燈22,所述加熱器11的兩側均設有橫架12,所述橫架1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輸出軸13,所述輸出口16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輪10,所述滑槽9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空紗錠14和滿紗錠15,所述輸出口16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篩網19,所述篩網19的上方固定安裝有烘干器18,所述篩網19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冷卻器20。其中,所述腳墊1和支撐柱2的數量均為兩組,且支撐柱2和橫桿3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橫架12的數量為兩組,且橫架12和線筒架8固定連接。其中,所述滑槽9的數量為兩組,且滑槽9和線筒架8固定連接。其中,所述防護罩21和工作臺7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線筒架8和輸出口16固定連接。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為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在使用時,支撐柱2是整個機架的主要承重部分,通過墊腳1能夠增加支撐穩定性,通過調節螺栓4能夠調節升降軸5的高低,進而調節整個機架的高低,在織架工作的時候,通過減震墊6能夠減小機架震動對支撐柱2帶來的影響,兩個支撐柱2通過橫桿3進行連接,能夠大大增加支撐柱2的承受力的能力,延長支撐柱2的使用壽命,通過工作臺7外表面的水平儀17,能夠檢測整個機架是否處于水平狀態,保證機架工作的效率,在線筒架8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防護罩21,能夠保護線筒架8防止受到外部的損害,并且通過照明燈22,能夠方便晚上工人進行紡織工作,在線筒架8進行工作的時候,開啟加熱器11,使線筒架8內部處于較高的溫度,這樣能夠使紡織線處于較柔軟的狀態,方便進行工作,通過滑槽9帶動內部的滑輪10,進行滑動時,滿紗錠15上的紡織線通過不斷旋轉的輸出軸13轉到空紗錠上,在進行輸出的時候,通過輸出口16進行輸出,在輸出口16紡織線通過進一步的處理,首先通過烘干器18,將紡織線烘干,然后通過篩網19將紡織線較整齊的輸出,再次通過冷卻器20,冷卻器20使紡織線溫度降低,方便外部的工作人員進行收集整理,較為實用。本技術所述的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設有減震墊6、加熱器11和照明燈22,能夠減少織機在工作的時候造成的震動,并能在加工的時候進行加熱,防止線絲過硬造成折斷,還能在晚上的時候照明,方便工作,適用不同工作狀況,帶來更好的使用前景。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包括支撐柱(2)、工作臺(7)、線筒架(8)和輸出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升降軸(5),所述支撐柱(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腳墊(1),所述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螺栓(4),所述支撐柱(2)的另一側設有橫桿(3),所述升降軸(5)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墊(6),所述升降軸(5)通過減震墊(6)和工作臺(7)固定連接,所述工作臺(7)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水平儀(17),所述線筒架(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加熱器(11),所述線筒架(8)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防護罩(21),所述防護罩(21)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照明燈(22),所述加熱器(11)的兩側均設有橫架(12),所述橫架(1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輸出軸(13),所述輸出口(16)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輪(10),所述滑槽(9)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空紗錠(14)和滿紗錠(15),所述輸出口(16)的內部固定安裝有篩網(19),所述篩網(19)的上方固定安裝有烘干器(18),所述篩網(19)的下方固定安裝有冷卻器(2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夜間操作聚酯網生產用織機,包括支撐柱(2)、工作臺(7)、線筒架(8)和輸出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升降軸(5),所述支撐柱(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腳墊(1),所述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調節螺栓(4),所述支撐柱(2)的另一側設有橫桿(3),所述升降軸(5)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減震墊(6),所述升降軸(5)通過減震墊(6)和工作臺(7)固定連接,所述工作臺(7)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水平儀(17),所述線筒架(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加熱器(11),所述線筒架(8)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防護罩(21),所述防護罩(21)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照明燈(22),所述加熱器(11)的兩側均設有橫架(12),所述橫架(12)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輸出軸(13),所述輸出口(16)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滑輪(10),所述滑槽(9)的上端固定安裝有空紗錠(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繆東海,鮑銀懷,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航達網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