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包括動力系統組、校直機構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安裝平臺,動力系統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動力系統,校直機構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校直機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包括六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動力系統帶動校直機構組中的主動輪、從動輪轉動,切割索經過相互垂直的兩組校直機構中主動輪、從動輪,進行反復彎曲,完成校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校直裝置通過多校直輪組結構的校直機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實現了一次校直,大幅度提高了校直效率,同時能夠對不同規格的銅皮切割索實現校直,減少了工裝種類和數量,提高校直效果。
A cutting cable straighten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
本技術涉及校直領域,特別是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
技術介紹
銅切割索是一種切割性能優異的線性分離火工品,廣泛用于各種戰略、戰術型號的級間分離、自毀和艙體切割等方面,但由于銅皮切割索成型特點,銅皮切割索在成型過程中會發生彎曲,從而不能應用于型號,必須經過校直后才能使用。由于銅皮切割索為異形型面,現有的切割索校直技術通過采用帶溝槽的鋁塊卡住銅皮切割索待校直點的兩端,用手工進行校直,主要存在三方面缺點:(1)手工校直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高,需操作人員對每一校直點的校直力進行精準控制,且由于受操作人員技能、經驗的影響,校直效果差;(2)校直效率低,每根銅皮切割索需反復校直多次才能基本滿足要求,極大的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3)每種銅皮切割索對應一套手工校直工裝,工裝數量多,管理難度大。因此,現有的切割索校直技術存在校直效果差、校直效率低、工裝種類多等多方面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半自動化的切割索校直裝置,通過采用多校直輪組結構,實現所有銅切割索高度和寬度方向的一次校直,本技術裝置在校直過程中僅需人工輔助送料和出料,不同規格的銅皮切割索僅需調整校直參數即可實現校直,無需更換校直輪組。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包括動力系統組、校直機構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安裝平臺,動力系統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動力系統、第二動力系統,校直機構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校直機構、第二校直機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包括六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二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三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四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五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六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其中第一動力系統包括伺服電機、主動軸安裝位、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齒輪組、支撐架、傳動軸,齒輪組包括7個齒輪,支撐架為殼體狀,一側均勻放置齒輪組中7個上下排列的、相互嚙合的齒輪,主動軸安裝位分別設置在齒輪組上方的4個齒輪圓心,支撐架頂部設有3個均勻分布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傳動軸安裝在主動軸安裝位上;第一校直機構包括4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主動軸、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從動軸、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從動輪、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導向槽、4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主動輪、安裝板;3個導向槽均勻設置在安裝板上,從動輪、主動輪均均勻布置安裝板在且從動輪位于主動輪上部,從動輪分別安裝在導向槽上,4個主動軸分別安裝在4個主動輪圓心位置,3個從動軸分別安裝在3個從動輪圓心位置;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包括從動軸安裝位,連桿機構、伺服機構,從動軸安裝位位于連桿機構下端,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能夠調整從動輪與主動輪的間隙;齒輪組通過傳動軸與伺服電機連接,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分別安裝在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上,校直機構組安裝在動力系統組上,使得主動軸分別與主動軸安裝位連接,從動軸分別與從動軸安裝位連接,從動軸能夠隨連桿機構上下運動并自由轉動,第一校直機構、第二校直機構相互垂直且兩者的主動輪的校直面同線;伺服電機帶動齒輪組、主動輪、從動輪轉動,切割索經過相互垂直的第一校直機構中主動輪、從動輪,進行反復彎曲,實現銅切割索高度方向的校直,然后經過第二校直機構中主動輪、從動輪,再次進行反復彎曲,實現銅切割索寬度方向的校直,最終完成校直。所述的支撐架頂部設有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位于齒輪組布置在支撐架上方的兩個齒輪中間,支撐架、傳動軸的材料為鋼材。所述的第一校直機構中主動軸、從動軸、安裝板的材料為鋼材,從動輪、主動輪的材料為鋁材。所述的主動軸、主動輪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從動軸、從動輪通過滾動軸承連接,從動軸與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的從動軸安裝位通過滾動軸承連接。還包括安裝平臺,安裝平臺包括第一動力系統安裝位、第二動力系統安裝位,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在第一動力系統安裝位,第二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在第二動力系統安裝位,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二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相互垂直且兩者的主動輪的校直面同線。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1)本技術校直裝置通過多校直輪組結構的校直機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實現了一次校直,大幅度提高了校直效率,減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2)本技術校直裝置通過采用多校直輪組結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能夠對不同規格的銅皮切割索實現校直,減少了工裝種類和數量;(3)本技術校直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校直參數可以通過校直參數控制機構進行調整,能靈敏、精準、快速的控制校直參數,提高校直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裝置中動力系統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裝置中校直機構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裝置中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裝置中裝平臺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通過采用多校直輪組結構,實現所有銅切割索高度和寬度方向的一次校直,與現有技術相比在校直過程中僅需人工輔助送料和出料,不同規格的銅皮切割索僅需調整校直參數即可實現校直,無需更換校直輪組,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裝置進行詳細的描述和說明。如圖1所示為本技術的切割索校直裝置結構示意圖,包括動力系統1、校直機構2、校直參數控制機構3、控制板4、安裝平臺5。如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動力系統結構示意圖,動力系統1包括伺服電機6、主動軸安裝位7、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齒輪組9、支撐架10和傳動軸11,動力系統1的伺服電機6輸出扭矩不小于10N·m,380V/50HZ,轉速不大于40r/min,主動軸安裝位7在齒輪組9的齒輪圓心位置加工,其形狀大小與校直機構2的主動軸12相匹配,主動軸安裝位7有4個,均勻平行設置在支撐架10一側的頂部,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加工在支撐架10的頂部,共3個,其形狀大小與校直參數控制機構3的連桿機構19相匹配,位于已加工主動軸安裝位7的齒輪組9(包括7個齒輪,支撐架10上方均勻布置3個,下方均勻布置4個)兩齒輪的中間位置,支撐架10的材料為鋼板,形狀為長方體結構,長度不小于400mm,高度不小于300mm,寬度以正常安裝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結構3為宜,傳動軸11材料為鋼棒,直徑不小于φ30mm,位于圖2已加工主動軸安裝位7的靠右邊齒輪的圓心位置。如圖3所示為本技術的校直機構結構示意圖,校直機構2包括主動軸12、從動軸13、從動輪14,導向槽15、主動輪16和安裝板17;校直機構2的主動軸12材料為鋼棒,直徑不小于φ30mm,位于主動輪16圓心位置,從動軸13材料為鋼棒,直徑不小于φ30mm,位于從動輪14圓心位置,從動輪14材料為鋁材,直徑為φ80mm,校直截面與銅切割索外形相匹配,數量3個,位于圖3上部,導向槽15在安裝板17上開設,數量3個,位置與從動輪對應,槽寬與所選滾動軸承匹配,主動輪16材料為鋁材,直徑為φ80mm,校直截面與銅切割索外形相匹配,數量4個,位于圖3下排,安裝板17的材料為鋼板,長方型結構,尺寸與動力系統1的支撐架10相匹配。如圖4所示為本技術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結構示意圖,校直參數控制機構3包括從動軸安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系統組、校直機構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安裝平臺(5),動力系統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動力系統、第二動力系統,校直機構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校直機構、第二校直機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包括六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二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三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四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五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六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其中第一動力系統包括伺服電機(6)、主動軸安裝位(7)、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齒輪組(9)、支撐架(10)、傳動軸(11),齒輪組(9)包括7個齒輪,支撐架(10)為殼體狀,一側均勻放置齒輪組(9)中7個上下排列的、相互嚙合的齒輪,主動軸安裝位(7)分別設置在齒輪組(9)上方的4個齒輪圓心,支撐架(10)頂部設有3個均勻分布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傳動軸(11)安裝在主動軸安裝位(7)上;第一校直機構包括4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主動軸(12)、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從動軸(13)、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從動輪(14)、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導向槽(15)、4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主動輪(16)、安裝板(17);3個導向槽(15)均勻設置在安裝板(17)上,從動輪(14)、主動輪(16)均均勻布置安裝板(17)在且從動輪(14)位于主動輪(16)上部,從動輪(14)分別安裝在導向槽(15)上,4個主動軸(12)分別安裝在4個主動輪(16)圓心位置,3個從動軸(13)分別安裝在3個從動輪(14)圓心位置;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包括從動軸安裝位(18),連桿機構(19)、伺服機構(20),從動軸安裝位(18)位于連桿機構(19)下端,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能夠調整從動輪(14)與主動輪(16)的間隙;齒輪組(9)通過傳動軸(11)與伺服電機(6)連接,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分別安裝在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上,校直機構組安裝在動力系統組上,使得主動軸(12)分別與主動軸安裝位(7)連接,從動軸(13)分別與從動軸安裝位(18)連接,從動軸(13)能夠隨連桿機構(19)上下運動并自由轉動,第一校直機構、第二校直機構相互垂直且兩者的主動輪(16)的校直面同線;伺服電機(6)帶動齒輪組(9)、主動輪(16)、從動輪(14)轉動,切割索經過相互垂直的第一校直機構中主動輪(16)、從動輪(14),進行反復彎曲,實現銅切割索高度方向的校直,然后經過第二校直機構中主動輪(16)、從動輪(14),再次進行反復彎曲,實現銅切割索寬度方向的校直,最終完成校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切割索校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系統組、校直機構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安裝平臺(5),動力系統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動力系統、第二動力系統,校直機構組包括兩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校直機構、第二校直機構,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組包括六套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二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三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四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五校直參數控制機構、第六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其中第一動力系統包括伺服電機(6)、主動軸安裝位(7)、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齒輪組(9)、支撐架(10)、傳動軸(11),齒輪組(9)包括7個齒輪,支撐架(10)為殼體狀,一側均勻放置齒輪組(9)中7個上下排列的、相互嚙合的齒輪,主動軸安裝位(7)分別設置在齒輪組(9)上方的4個齒輪圓心,支撐架(10)頂部設有3個均勻分布的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安裝位(8),傳動軸(11)安裝在主動軸安裝位(7)上;第一校直機構包括4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主動軸(12)、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從動軸(13)、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從動輪(14)、3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導向槽(15)、4個形狀結構完全相同的主動輪(16)、安裝板(17);3個導向槽(15)均勻設置在安裝板(17)上,從動輪(14)、主動輪(16)均均勻布置安裝板(17)在且從動輪(14)位于主動輪(16)上部,從動輪(14)分別安裝在導向槽(15)上,4個主動軸(12)分別安裝在4個主動輪(16)圓心位置,3個從動軸(13)分別安裝在3個從動輪(14)圓心位置;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包括從動軸安裝位(18),連桿機構(19)、伺服機構(20),從動軸安裝位(18)位于連桿機構(19)下端,第一校直參數控制機構能夠調整從動輪(14)與主動輪(16)的間隙;齒輪組(9)通過傳動軸(11)與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文彬,汪輝強,胡強,尹鑫,劉名興,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川南機械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