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公開了一種個人用眼監控系統,包括:可穿戴設備,用于采集與用戶的用眼情況相關的物理和環境信息;用戶終端,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云端模塊,與可穿戴設備和用戶終端通訊,云端模塊包括云端處理單元、云存儲單元和專家引擎;云端處理單元用于對可穿戴設備采集的信息和輸入到用戶終端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進行分類,以確定用戶眼睛類型;云存儲單元用于存儲來自多個用戶的可穿戴設備和用戶終端的信息,以及用戶用眼的建議列表;專家引擎與云端處理單元以及云存儲單元連接,用于產生訓練模型,對分類進行修正;云端處理單元還根據修正后的分類,從用戶用眼的建議列表中為用戶選擇建議并反饋至用戶終端。
Personal eye monitoring syste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個人用眼監控系統本申請為專利技術名稱為“個人用眼監控系統”的分案申請,原申請的申請日為2015.6.2,申請號為201510297620.0。
本專利技術涉及可穿戴
,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使用可穿戴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
技術介紹
當前,存在著多種監控個人用眼情況并給予護眼反饋的方法。例如,公布號為CN103479361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智能眼鏡及利用其監測運動、預防近視、矯正坐姿的方法。其中,該智能眼鏡采集多個用眼數據,并且當任意一個用眼數據超出設定的閾值時,觸發報警以提醒使用者注意用眼健康,從而達到保護眼睛的目的。然而,該方法僅僅通過智能眼鏡本身來采集數據,并且對采集的數據采用單一閾值進行判定,這種判定方法簡單粗糙,沒有考慮每個用戶的個人情況,從而有可能會頻繁觸發報警。此外,公布號為CN103944977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可穿戴設備的云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及方法。其中,首先通過可穿戴設備檢測人體的各項健康指標,然后將各項指標發送至服務器的數據庫中,云計算模塊對各項指標進行分析、處理,并存儲至服務器的數據庫中,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訪問查詢健康指標。然而,該方案僅僅簡單提及了云計算模塊對各項指標進行分析和處理,但是并沒有具體公開云計算模塊的詳細執行過程。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使用可穿戴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本專利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不僅利用可穿戴設備采集的信息,而且利用用戶輸入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來向用戶提供用眼建議。此外,本專利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在云端處理時使用專家引擎幫助對執行的分類或選擇的建議進行修正,從而能夠提供更加準確和適用的反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公開了一種個人用眼監控系統,包括:可穿戴設備,其包括傳感器,用于采集與用戶的用眼情況相關的物理和環境信息;用戶終端,其包括用戶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用戶輸入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云端模塊,其包括云端處理單元,用于對所述可穿戴設備采集的信息和輸入到所述用戶終端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進行分類,以確定用戶眼睛類型,其中所述云端模塊還包括專家引擎,用于基于特定規則或模型對所述云端處理單元執行的分類進行修正。在一種實現中,所述云端處理單元還根據修正后的分類,為所述用戶選擇一個或多個建議,并且所述專家引擎還基于特定規則或模型對所述云端處理單元選擇的建議進行修正。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傳感器包括以下傳感器中的至少一種:測距傳感器,用于測量所述用戶的眼睛與目標物之間的距離;光感傳感器,用于測量所述用戶所處的環境的光照信息;以及角度定位傳感器,用于獲得所述可穿戴設備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戶的用眼角度信息和主次眼信息。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可穿戴設備還包括微處理單元,用于對所述傳感器采集的物理和環境信息進行初步處理。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微處理單元使用光譜檢測技術對所述傳感器測量的光照信息進行分析,以獲取各個波段的光譜分量,并且使用所獲取的光譜分量和所述可穿戴設備的位置信息,確定所述用戶所處的環境信息。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可穿戴設備還包括定時器,用于對所述用戶的用眼時間進行計時。在一種實現中,特定于用戶的信息包括所述用戶的基本信息、所述用戶的靜態眼部數據和/或所述用戶的動態眼部數據。在一種實現中,特定于用戶的信息還包括關于所述用戶的眼科疾病歷史、家族眼科疾病歷史、眼科疾病治療歷史和/或眼科疾病用藥歷史的信息。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專家引擎使用所述云端模塊中所存儲的信息進行訓練以產生訓練模型。在一種實現中,所述訓練模型包括神經網絡模型、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回歸模型中的至少一種。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專家引擎還隨著時間推移使用更新的信息進行重新訓練以更新所產生的訓練模型。在一種實現中,所述建議包括眼部治療方案建議、用眼習慣建議、眼部訓練內容建議和飲食建議中的至少一種。在一種實現中,所述云端模塊還將所選擇的建議傳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并且所述用戶終端根據所述云端模塊反饋的建議產生用于對所述可穿戴設備的操作進行調整的控制信息。附圖說明通過以下參考下列附圖所給出的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之后,將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并且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目的、細節、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圖1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然而應該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專利技術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本專利技術更加透徹和完整,并且能夠將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圖1示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100的示意圖。如圖1中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100包括可穿戴設備10、用戶終端20和云端模塊30。可穿戴設備10可以是能夠在人體上穿戴的各種智能設備。優選地,對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100來說,可穿戴設備10可以實現為可穿戴的智能眼鏡。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穿戴設備10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實現為任何能夠實現如下所述的可穿戴設備10的功能的任何其他設備。如圖1中所示,可穿戴設備10包括一個或多個傳感器12,用于采集與用戶的用眼情況相關的物理和環境信息。在一種實現中,傳感器12可以包括測距傳感器,用于測量用戶的眼睛與目標物(如用戶所觀看的書本或屏幕等)之間的距離。在一種實現中,傳感器12可以包括光感傳感器,用于測量用戶所處的環境的光照信息,例如光照強度信息等。在一種實現中,傳感器12可以包括角度定位傳感器,用于獲得可穿戴設備10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戶的用眼角度信息和主次眼信息。可穿戴設備10還包括微處理單元14,用于對傳感器12所采集的物理和環境信息進行初步處理。在一種實現中,微處理單元14可以使用光譜檢測技術對光感傳感器測量的光照信息進行分析,以獲取各個波段的光譜分量。進一步的,微處理單元14可以使用所獲取的光譜分量和角度定位傳感器獲得的位置信息,確定用戶所處的環境信息。該環境信息可以分類為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例如,當光感傳感器(或更具體地,紫外線傳感器)測量的紫外線(UV)值大于0時,微處理單元14可以確定用戶處于室外環境中。另一方面,當測量的UV值等于0時,微處理單元14可以確定用戶處于室內環境中。這是因為,紫外線無法穿越玻璃或墻壁等障礙物,因此如果到達用戶眼部的UV值大于0,則說明有紫外線能夠直射到用戶眼部,這時可以認為用戶處于室外環境中,反之可以認為用戶處于室內環境中。在一種實現中,微處理單元14可以基于角度定位傳感器獲得的可穿戴設備10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信息,判斷用戶是否正確佩戴了設備10。此外,可穿戴設備10還可以包括定時器16,用于對用戶的用眼時間進行計時。在一種實現中,通過角度定位傳感器和定時器16一起來對用戶的用眼時間進行計時。具體而言,角度定位傳感器可以測量可佩戴設備10在三個方向上的角度數值,并且定時器16可以在可佩戴設備10開啟之后持續計時。在這種情況下,當微處理單元14確定角度定位傳感器測量的三個方向上的角度數值在預定時間(例如2分鐘內)內基本上沒有變化或者變化范圍小于特定閾值時,可以確定用戶未佩戴該可佩戴設備10。在這種情況下,認為雖然可佩戴設備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個人用眼監控系統,包括:可穿戴設備,用于采集與用戶的用眼情況相關的物理和環境信息;用戶終端,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云端模塊,與所述可穿戴設備和用戶終端通訊,所述云端模塊包括云端處理單元、云存儲單元和專家引擎;所述云端處理單元用于對所述可穿戴設備采集的信息和輸入到所述用戶終端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進行分類,以確定用戶眼睛類型;所述云存儲單元用于存儲來自多個用戶的所述可穿戴設備和所述用戶終端的信息,以及用戶用眼的建議列表;所述專家引擎與所述云端處理單元以及云存儲單元連接,用于使用所述云端存儲單元中存儲的信息進行訓練以產生訓練模型,對所述云端處理單元執行的分類進行修正;所述云端處理單元還根據修正后的分類,從所述用戶用眼的建議列表中為所述用戶選擇一個或多個建議并反饋至所述用戶終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個人用眼監控系統,包括:可穿戴設備,用于采集與用戶的用眼情況相關的物理和環境信息;用戶終端,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云端模塊,與所述可穿戴設備和用戶終端通訊,所述云端模塊包括云端處理單元、云存儲單元和專家引擎;所述云端處理單元用于對所述可穿戴設備采集的信息和輸入到所述用戶終端的特定于用戶的信息進行分類,以確定用戶眼睛類型;所述云存儲單元用于存儲來自多個用戶的所述可穿戴設備和所述用戶終端的信息,以及用戶用眼的建議列表;所述專家引擎與所述云端處理單元以及云存儲單元連接,用于使用所述云端存儲單元中存儲的信息進行訓練以產生訓練模型,對所述云端處理單元執行的分類進行修正;所述云端處理單元還根據修正后的分類,從所述用戶用眼的建議列表中為所述用戶選擇一個或多個建議并反饋至所述用戶終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所述可穿戴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傳感器;所述傳感器選自以下一組傳感器:測距傳感器,用于測量所述用戶的眼睛與目標物之間的距離;光感傳感器,用于測量所述用戶所處的環境的光照信息;角度定位傳感器,用于獲得所述可穿戴設備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戶的用眼角度信息和主次眼信息。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所述可穿戴設備還包括微處理單元,用于使用光譜檢測技術對光感傳感器測量的光照信息進行分析,以獲取各個波段的光譜分量,并且使用所獲取的光譜分量和所述可穿戴設備的位置信息,確定所述用戶所處的環境信息。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個人用眼監控系統,其中所述可穿戴設備還包括定時器,用于對所述用戶的用眼時間進行計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硯,紀盈如,黃怡皓,張鎮達,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鏡之鏡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