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按摩床墊,包括床墊層、按摩層、傳動層、動力層和傳動裝置;所述傳動層包括曲軸和按摩裝置;所述動力層包括動力裝置;所述曲軸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傳動層兩端;所述按摩裝置安裝于曲軸的連桿軸頸;所述曲軸的主軸頸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傳動裝置與動力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并將動力傳送給曲軸使得曲軸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所述曲軸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時,連桿軸頸帶動按摩裝置在按摩層做往復運動;所述按摩裝置運動至最高處時與床墊層接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除動力層外其他位置沒有電線電路,不會有漏電危險,使用安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機械傳動和機械力反復按摩,按摩力度充足;機械結構相比壓電材料,價格便宜,維修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按摩床墊
本技術涉及一種床墊,具體涉及一種按摩床墊。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也來越強。人們不單單滿足于吃好、穿好,還要養生保健,減少病痛。按摩是養生保健很好的手段,按摩可以消除疲勞,緩解壓力,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刺激穴位,活躍機體,增強體質,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淋巴系統排毒,放松肌肉,保持身體機能平衡;疏通經絡,加快血液環流使身心放松,為身體增加活力;促進人體內分泌,改善腸胃功能,緩解便秘等腸胃不良狀況;緩解精神壓力,放松心情,遠離亞健康;增加血液循環,增加白細胞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對于減輕背部軟組織充血,解除肌肉痙攣,強直而引起的疼痛等有顯著作用。正是因為國內巨大的市場,各種按摩椅、按摩床墊、按摩坐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是現在各種按摩設備的按摩器多采用壓電材料,壓電材料價格高昂,一旦損壞無法維修只能更換;使用壓電材料時,電線直接接在按摩器上,一旦發生漏電后果不堪想象;壓電材料的震動力度不足,經常達不到按摩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按摩設備價格高昂、不易維護、安全性差和力度不足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按摩床墊,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按摩床墊,包括床墊層、按摩層、傳動層、動力層和傳動裝置;所述傳動層包括曲軸和按摩裝置;所述動力層包括動力裝置;所述曲軸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傳動層兩端;所述按摩裝置安裝于曲軸的連桿軸頸;所述曲軸的主軸頸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傳動裝置與動力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并將動力傳送給曲軸使得曲軸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所述曲軸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時,連桿軸頸帶動按摩裝置在按摩層做往復運動;所述按摩裝置運動至最高處時與床墊層接觸?,F有技術中,按摩層的按摩裝置多采用壓電材料,壓電材料價格高昂、損壞無法維修,而且按摩層有大量的電線布線,不安全;同時壓電材料產生的機械力與輸入電壓成正比,出于安全考慮,輸入電壓一般不會太高,所以產生的機械力也就不足,按摩時經常因為力度不足而達不到按摩的效果。本技術應用時,動力裝置的輸出端向傳動裝置輸出動力,傳動裝置帶動曲軸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曲軸上的連桿軸頸在繞主軸頸軸線旋轉時帶動按摩裝置在按摩層做往復運動;按摩裝置與床墊層接觸,在往復運動過程中達到反復按摩的目的。本技術動力裝置安裝于整個裝置最底部的動力層,本技術除動力層外其他位置沒有電線電路,不會有漏電危險,使用安全;本技術采用機械傳動和機械力反復按摩,按摩力度充足;機械結構相比壓電材料,價格便宜,維修方便。進一步的,所述傳動層還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安裝于傳動層兩端;所述曲軸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固定件。曲軸安裝于固定件上使得曲軸在旋轉過程中更加穩定。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從動輪、主動輪和第一皮帶;所述從動輪包括從動輪孔;所述主動輪包括主動輪孔;所述主動輪通過主動輪孔與動力裝置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從動輪通過從動輪孔與曲軸的主軸頸固定安裝;所述第一皮帶一端套在從動輪上,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上;所述主動輪接收動力裝置傳送的動力并繞主動輪軸線旋轉,同時通過第一皮帶帶動從動輪繞從動輪軸線旋轉,從而帶動曲軸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本技術應用時,主動輪、從動輪和第一皮帶組成皮帶傳動結構,動力裝置的輸出端帶動主動輪繞主動輪軸線旋轉,主動輪通過第一皮帶帶動從動輪繞從動輪軸線旋轉,固定安裝于從動輪的曲軸在從動輪帶動下繞曲軸主軸頸軸線旋轉,整個結構傳動關系簡單,易于維護。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第二皮帶;所述從動輪數量為兩個及以上;所述曲軸數量與從動輪數量相匹配;所述兩個及以上從動輪通過從動輪孔與其相對應曲軸的主軸頸固定安裝;所述兩個及以上從動輪通過第二皮帶連接,使得所有從動輪繞其各自軸線同步旋轉,并帶動相對應的曲軸繞其各自主軸頸軸線旋轉。本技術應用時,所有從動輪通過第二皮帶組成皮帶傳動結構,當一個從動輪被主動輪通過第一皮帶帶動旋轉時,該從動輪通過第二皮帶帶動所有從動輪繞其各自軸線同步旋轉,從而實現所有曲軸繞其各自主軸頸軸線旋轉。進一步的,所述按摩裝置包括按摩頭、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包括連桿孔;所述按摩頭與第一連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桿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所述第二連桿通過連桿孔套裝在曲軸的連桿軸頸上;所述第二連桿在曲軸連桿軸頸的帶動下,通過鉸接帶動第一連桿和按摩頭做往復運動。本技術應用時,第二連桿在曲軸連桿軸頸的帶動下,其鉸接做往復運動,該鉸接帶動第一連桿和按摩頭做往復運動。進一步的,所述按摩層設置與按摩頭相匹配的孔;所述按摩頭在曲軸的帶動下在孔內做往復運動。進一步的,所述動力裝置采用電機。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技術一種按摩床墊,除動力層外其他位置沒有電線電路,不會有漏電危險,使用安全;2、本技術一種按摩床墊,采用機械傳動和機械力反復按摩,按摩力度充足;3、本技術一種按摩床墊,采用機械結構,價格便宜,維修方便。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傳動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按摩裝置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1-床墊層,2-按摩層,3-傳動層、4-動力層、5-動力裝置、6-傳動裝置、7-曲軸、8-按摩裝置、9-固定件、61-從動輪、62-主動輪、63-第一皮帶、64-從動輪孔、65-主動輪孔、81-按摩頭、82-第一連桿、83-第二連桿、84-連桿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技術一種按摩床墊,包括床墊層1、按摩層2、傳動層3、動力層4和傳動裝置6;所述傳動層3包括曲軸7和四個按摩裝置8;所述動力層包括動力裝置5;所述曲軸7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傳動層3兩端;所述按摩裝置8安裝于曲軸7的連桿軸頸;所述曲軸7的主軸頸與傳動裝置6連接;所述傳動裝置6與動力裝置5的輸出端連接并將動力傳送給曲軸7使得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所述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時,連桿軸頸帶動按摩裝置8在按摩層2做往復運動;所述按摩裝置8運動至最高處時與床墊層1接觸。本實施例實施時,動力裝置5的輸出端向傳動裝置6輸出動力,傳動6裝置帶動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曲軸7上的連桿軸頸在繞主軸頸軸線旋轉時帶動按摩裝置8在按摩層2做往復運動;按摩裝置8與床墊層1接觸,在往復運動過程中達到反復按摩的目的。實施例2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傳動層3還包括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安裝于傳動層3兩端;所述曲軸7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固定件9。本實施例實施時,曲軸7的主軸頸安裝于固定件9上使得曲軸在旋轉過程中更加穩定;曲軸7旋轉時,曲軸7主軸頸在固定件9上轉動。實施例3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傳動裝置6包括從動輪61、主動輪62和第一皮帶63;所述從動輪61包括從動輪孔64;所述主動輪62包括主動輪孔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按摩床墊,包括床墊層(1)和按摩層(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傳動層(3)、動力層(4)和傳動裝置(6);所述傳動層(3)包括曲軸(7)和按摩裝置(8);所述動力層包括動力裝置(5);所述曲軸(7)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傳動層(3)兩端;所述按摩裝置(8)安裝于曲軸(7)的連桿軸頸;所述曲軸(7)的主軸頸與傳動裝置(6)連接;所述傳動裝置(6)與動力裝置(5)的輸出端連接并將動力傳送給曲軸(7)使得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所述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時,連桿軸頸帶動按摩裝置(8)在按摩層(2)做往復運動;所述按摩裝置(8)運動至最高處時與床墊層(1)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按摩床墊,包括床墊層(1)和按摩層(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傳動層(3)、動力層(4)和傳動裝置(6);所述傳動層(3)包括曲軸(7)和按摩裝置(8);所述動力層包括動力裝置(5);所述曲軸(7)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傳動層(3)兩端;所述按摩裝置(8)安裝于曲軸(7)的連桿軸頸;所述曲軸(7)的主軸頸與傳動裝置(6)連接;所述傳動裝置(6)與動力裝置(5)的輸出端連接并將動力傳送給曲軸(7)使得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所述曲軸(7)繞其主軸頸軸線旋轉時,連桿軸頸帶動按摩裝置(8)在按摩層(2)做往復運動;所述按摩裝置(8)運動至最高處時與床墊層(1)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按摩床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層(3)還包括固定件(9);所述固定件(9)安裝于傳動層(3)兩端;所述曲軸(7)兩端主軸頸安裝于固定件(9)。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按摩床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6)包括從動輪(61)、主動輪(62)和第一皮帶(63);所述從動輪(61)包括從動輪孔(64);所述主動輪(62)包括主動輪孔(65);所述主動輪(62)通過主動輪孔(65)與動力裝置(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從動輪(61)通過從動輪孔(64)與曲軸(7)的主軸頸固定安裝;所述第一皮帶(63)一端套在從動輪(61)上,另一端套在主動輪(62)上;所述主動輪(62)接收動力裝置(5)傳送的動力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喜峰,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送到家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