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及其制品,是在由一織物層及防水層所構成的基質層上涂布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糊及硬化劑,烘干后剪裁成預定形狀的材料片,并將各材料片待結合的邊緣部分疊置而加熱,以預期形狀制出符合環保要求、成本低又牢固的防水物品。(*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及其制品。以往從事戶外活動或車輛等置于戶外時,可能會遇到下雨、晨露或地面濕氣粘濕的情況,因此,如登山背包、野營睡墊、汽車罩、單車罩等,多數是以具有一層防水材質的材料裁制而成。如附圖說明圖1所示,以往的一種防水材料構造,是以一層聚氯乙烯(PVC)所構成,將一野營睡墊1主體的海綿層10上、下各包覆一層聚氯乙烯11,再以織物12包裹,以防止野營時地面的水氣滲入睡墊,充分隔絕地面潮濕而確保使用者睡眠的溫暖、干燥。但是,因聚氯乙烯11中含有氯的成分,如果以燃燒處理將產生含氯的毒性或致癌物質,且其回收使用并不容易。而如果是聚尿素(polyurea,簡稱PU),雖然其具有較聚氯乙烯更佳的抗拉力,且也無回收處理的環保問題,但因其價格昂貴而無法廣泛使用。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造符合環保要求、成本低且牢固可靠的的防水物品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符合環保要求、成本低且牢固可靠的防水物品。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于提供一種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a)將含有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樹脂及硬化劑涂布于一基質層側面的預定部分,其中該基質層是由一織物層及與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相容的一防水層所構成;b)烘干涂布有該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及硬化劑的該基質層;c)裁剪該基質層成多數個具有預定形狀的材料片;d)將各材料片的邊緣部分以接合的方式相互疊合;e)以100至140℃加熱3至11秒,以結合將各該疊合部分。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在步驟d)與步驟e)間,至少部分地車縫已疊合的各材料片邊緣部分,并重新疊置一材料片以覆蓋車縫處的步驟。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在步驟d)與步驟e)間,車縫至少一零配件在該材料片中的至少一片上,并重新疊置一材料片以覆蓋車縫處的步驟。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e)的加熱溫度是介于110至130℃。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e)的加熱時間是介于5至10秒。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e)中,以導熱的模具加壓觸接在欲結合的各材料片的疊合部分進行加熱。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中的織物由尼龍制成。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中的織物由聚酯制成。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中的織物由柯杜臘制成。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防水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樹脂及硬化劑層,以及一基質層,該基質層包括一織物層及與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相容的防水層,該基質層制成多數個材料片形狀,該材料片以邊緣部分相互疊合連接。所述的防水物品,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的部份材料片在疊合處上可再疊設另一材料片。所述的防水物品,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的至少一片上車縫設有至少一零配件,并再疊設另一材料片在車縫處上。所述的防水物品,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中的織物可由尼龍制成。所述的防水物品,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中的織物可由聚酯制成。所述的防水物品,其特征在于該基質層中的織物可由柯杜臘制成。本專利技術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及其制品的優點是其是由一織物層及防水層構成一基質層的預定位置上涂布有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糊及硬化劑,烘干后剪裁成預定形狀的材料片,并將各材料片待結合的邊緣部分疊置而加熱,以預期形狀制出防水制品。因此,無論將本專利技術的防水材料應用在汽車罩、單車罩、登山背包、野營睡墊的包覆材料,都可有效地防止雨水、露水、地面潮氣等的沾濕或侵入,從而得到符合環保要求、成本低且牢固可靠的防水物品。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圖1是以往防水材料構造的睡墊的立體組合圖。圖2是以往防水材料構造的睡墊的剖視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制造方法流程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疊合防水材料片并加以車縫、覆蓋車縫處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較佳實施例的制成防水袋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如圖3、4、5所示,本專利技術制造防水物品2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涂布步驟31中,依照預定剪裁的圖樣設計,將糊狀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與硬化劑21(本實施例中是以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硬化劑約100∶5的重量比例)共同涂布在一基質層20(在本實施例中,是由一尼龍織物層及一防水層所構成)的一側面(或兩側)的預定部分。在熱風烘干步驟32中,以如熱風的方式加熱,將其烘干,使得原涂布在該基質層20上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與硬化劑21附著于防水的基質層20上。然后在剪裁步驟33中,依照預定剪裁的圖樣涂布有已烘干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的基質層20,使其成為預定形狀的材料片22,并在疊置步驟34將各剪裁好的該材料片22以預定方式,將欲結合的各片邊緣部分220疊合,由此,已烘干的聚乙烯醋酯乙烯酯樹脂是位于各待結合材料片20的欲結合邊緣部分220。在車縫步驟35中,將零配件(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扣帶40為例)車縫至該材料片22上適當位置,并將各材料片22已疊合的邊緣部分220依照預定方式車縫,藉車縫線221增強連結部分的牢固程度。為避免該車縫線221部分破壞原本的氣密與水密效果,在補強步驟36中再疊置一材料片22在車縫處。最后,在加熱連結步驟37以導熱的模具(圖未示)加壓至各材料片22邊緣的疊合部分220,以觸接并加熱各疊合部分220,由于該基質層20中尼龍層的尼龍纖維粗細差異很大(較常見者約在70至1,000丹尼間),且涂布的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也非只限制在某一厚度,所以,在本實施例中,是以100至140℃的加熱溫度,加熱3至11秒,使該疊合部分220相互連接。而加熱溫度以110至130℃,加熱時間以5至10秒,較不易使織物有變色或脆化的傾向,所達成效果較佳。另外,在該基質層20中的尼龍織物層也可以一種強力嫘縈絲-柯杜臘(CORDURA)或聚酯層取代。此外,運用本專利技術的制造方法可獲得抗拉力比以往技術較佳的防水物品,因此,車縫步驟35并非本專利技術制造方法中絕對必要的限制。但另一方面,依照本專利技術的揭露方法制成的防水袋4如果在接合處更以車縫線221補強,其抗拉強度自然比只以加熱接合者更佳,而再以防水材料片覆蓋車縫處后,車縫所造成孔洞有會被充分覆蓋,確保其水密與氣密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a)將含有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樹脂及硬化劑涂布于一基質層側面的預定部分,其中該基質層是由一織物層及與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相容的一防水層所構成;b)烘干涂布有該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及硬化劑的該基質層;c)裁剪該基質層成多數個具有預定形狀的材料片;d)將各材料片的邊緣部分以接合的方式相互疊合;e)以100至140℃加熱3至11秒,以結合各該疊合部分。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在步驟d)與步驟e)間,至少部分地車縫已疊合的各材料片邊緣部分,并重新疊置一材料片以覆蓋車縫處的步驟。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在步驟d)與步驟e)間,車縫至少一零配件在該材料片中的至少一片上,并重新疊置一材料片以覆蓋車縫處的步驟。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e)的加熱溫度是介于110至130℃。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e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造防水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a)將含有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樹脂及硬化劑涂布于一基質層側面的預定部分,其中該基質層是由一織物層及與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相容的一防水層所構成;b)烘干涂布有該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樹脂及硬化 劑的該基質層;c)裁剪該基質層成多數個具有預定形狀的材料片;d)將各材料片的邊緣部分以接合的方式相互疊合;e)以100至140℃加熱3至11秒,以結合各該疊合部分。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進興,
申請(專利權)人:王進興,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