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方法及移動終端,以解決地磁傳感器的校準方式的操作過程繁瑣的問題。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包括地磁傳感器和旋轉控制裝置;其中,地磁傳感器與旋轉控制裝置連接,當旋轉控制裝置轉動時,地磁傳感器在旋轉控制裝置的控制下進行旋轉。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進行旋轉,從而對地磁傳感器進行校準。這樣,用戶不需要手動控制地磁傳感器旋轉來校準,操作過程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方法及移動終端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方法及移動終端。
技術介紹
近年來,移動終端已成為人們出行的必需品,而移動終端中的地圖、指南針等導航功能為人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導航功能中的方位確認和電子指南針主要是通過感知地球磁場的存在來計算磁北極的方向。由于地球磁場一般情況下只有0.5高斯,而一個普通的手機喇叭當相距2厘米時,大約有4高斯的磁場,一個手機馬達在相距2厘米時,大約有6高斯的磁場。這樣,電磁設備表面的地球磁場的測量很容易受到電子設備本身的干擾,從而使地磁傳感器所在位置上的地球磁場發生偏差。目前,為了消除其他磁場對于地球磁場的干擾,當用戶使用移動終端中的地磁傳感器時,需要將移動終端在立體空間中朝著不同的方向旋轉,從而對地磁傳感器進行校準。可見,地磁傳感器的校準方式的操作過程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方法及移動終端,以解決地磁傳感器的校準方式的操作過程繁瑣的問題。第一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包括:地磁傳感器和旋轉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地磁傳感器與所述旋轉控制裝置連接,當所述旋轉控制裝置轉動時,所述地磁傳感器在所述旋轉控制裝置的控制下進行旋轉。第二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方法,包括:檢測所述移動終端中的地磁傳感器的精度;判斷所述地磁傳感器的精度是否小于預設精度;若所述地磁傳感器的精度小于所述預設精度,則控制所述地磁傳感器進行旋轉。第三方面,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具有如上所述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移動終端包括:第一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移動終端中的地磁傳感器的精度;第一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第一檢測模塊檢測到的所述地磁傳感器的精度是否小于預設精度;第一旋轉模塊,用于若所述第一判斷模塊判斷所述地磁傳感器的精度小于所述預設精度,則控制所述地磁傳感器進行旋轉。這樣,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包括地磁傳感器和旋轉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地磁傳感器與所述旋轉控制裝置連接,當所述旋轉控制裝置轉動時,所述地磁傳感器在所述旋轉控制裝置的控制下進行旋轉。這樣,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進行旋轉,從而對地磁傳感器進行校準,而不需要用戶手動控制地磁傳感器旋轉來校準,操作過程簡單。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三;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之四;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方法的流程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方法的流程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8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9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三;圖10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之四。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參見圖1,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包括:地磁傳感器1和旋轉控制裝置2;其中,地磁傳感器1與旋轉控制裝置2連接,當旋轉控制裝置2轉動時,地磁傳感器1在旋轉控制裝置2的控制下進行旋轉。在此實施方式中,上述地磁傳感器1可以包括地磁傳感器芯片。上述旋轉控制裝置2可以是用于控制地磁傳感器1進行旋轉的裝置,從而使地磁傳感器1進行平面旋轉或者在不同的平面中旋轉。地磁傳感器1可以通過固定連接或者活動連接等方式設置在旋轉控制裝置2上,這樣,當旋轉控制裝置工作時,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1進行旋轉。以旋轉控制裝置2控制地磁傳感器1作球面旋轉為例。例如,旋轉控制裝置2可以通過控制地磁傳感器1同時繞不同的轉軸旋轉,從而形成球面旋轉。如圖2所示,旋轉控制裝置2包括第一支架21、轉軸22和第二支架23,第一支架21的一端和第二支架23的一端通過轉軸22連接,第二支架23的另一端連接地磁傳感器1,第一支架21的另一端與移動終端主板3連接。這樣,一方面,旋轉控制裝置2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1在與第一支架21的軸向中心線垂直的平面內轉動;另一方面,旋轉控制裝置2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1在與轉軸22的軸向中心線垂直的平面內旋轉。這樣,地磁傳感器1形成以轉軸22為中心,以第二支架23的長度為半徑的球面旋轉。旋轉控制裝置2也可以設計成通過直接控制地磁傳感器1在球面內運動的方式來控制地磁傳感器1作球面旋轉。上述舉例僅僅是其中的兩種實施方式,其他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旋轉的實施方式也可以應用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此處不再一一列舉。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移動終端的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可以控制地磁傳感器進行旋轉,從而對地磁傳感器進行校準,而不需要用戶手動控制移動終端旋轉來校準地磁傳感器,操作過程簡單。可選的,如圖2所示,旋轉控制裝置2包括第一支架21、轉軸22和第二支架23,地磁傳感器1包括地磁傳感器芯片11;第一支架21通過轉軸22與第二支架23的第一端轉動連接;地磁傳感器芯片11設置在第二支架23的第二端;當第一支架21轉動時,地磁傳感器芯片11以轉軸22為中心、以第二支架23的長度為半徑,進行球面旋轉。在此實施方式中,可以將轉軸22固定于第一支架21的一端,第二支架23與轉軸22活動連接;或者將轉軸22固定在第二支架23的一端,第一支架21與轉軸22活動連接,等等,從而控制第二支架23繞轉軸22旋轉。這樣,一方面,可以控制第一支架21、轉軸22、第二支架23和地磁傳感器芯片11繞著第一支架21的軸向中心線旋轉,或者繞著第一支架21的軸向中心線的平行線旋轉,從而控制地磁傳感器芯片11在與該軸向中心線垂直的平面上旋轉;另一方面,可以控制第二支架23和地磁傳感器芯片11以轉軸22為中心,以第二支架23的長度為旋轉半徑,在與轉軸22的軸向中心線垂直的平面內旋轉。當地磁傳感器芯片11繞轉軸22的軸向中心線旋轉,并同時繞第一支架的軸向中心線或者該軸向中心線的平行線轉動時,地磁傳感器芯片11形成以轉軸22為中心、以第二支架23的長度為旋轉半徑的球面旋轉。在此實施方式中,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同時控制地磁傳感器芯片在不同的平面運動,從而形成球面運動,該結構簡單,在球面上形成的運動軌跡比較均勻,可以提高校準精度。可選的,如圖2所示,校準裝置位于移動終端中,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設置在移動終端的主板3上,第一支架的第二端通過轉軸與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轉動連接。在此實施方式中,第一支架21的一端設置在移動終端的主板3上,主板3可以位于移動終端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磁傳感器和旋轉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地磁傳感器與所述旋轉控制裝置連接,當所述旋轉控制裝置轉動時,所述地磁傳感器在所述旋轉控制裝置的控制下進行旋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磁傳感器和旋轉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地磁傳感器與所述旋轉控制裝置連接,當所述旋轉控制裝置轉動時,所述地磁傳感器在所述旋轉控制裝置的控制下進行旋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支架、轉軸和第二支架,所述地磁傳感器包括地磁傳感器芯片;所述第一支架通過所述轉軸與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轉動連接;所述地磁傳感器芯片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當所述第一支架轉動時,所述地磁傳感器芯片以所述轉軸為中心、以所述第二支架的長度為半徑,進行球面旋轉。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準裝置位于移動終端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設置在所述移動終端的主板上,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通過所述轉軸與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轉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控制裝置還包括轉臺,所述轉臺設置在所述移動終端的主板上;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設置在所述轉臺上,所述第一支架垂直于所述轉臺所在的平面;當所述轉臺轉動時,所述第一支架轉動,所述地磁傳感器芯片以所述轉軸為中心、以所述第二支架的長度為半徑,進行球面旋轉。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長度。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側部設有一通孔,所述地磁傳感器芯片繞所述轉軸旋轉時,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地磁傳感器芯片穿過所述通孔。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準裝置還包括底座,所述轉臺通過所述底座設置于所述主板上。8.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校準裝置,所述校準裝置設置在所述移動終端的主板上。9.一種地磁傳感器校準方法,應用于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旭東,代祥,
申請(專利權)人: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