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池隔膜及電池,其中電池隔膜包括隔膜本體,還包括設置于隔膜本體至少一表面的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上述電池隔膜及電池,能夠在電池遭受金屬異物穿刺、重物沖擊時,保護電池的內部結構免遭破壞,而且即使電池在長時間工作之后發熱,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仍然能夠維持較好的電氣絕緣性,防止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短路,從而提升電池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池隔膜及電池
本技術涉及電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池隔膜及電池。
技術介紹
目前,離子電池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移動電源、電子煙、各種數碼產品、電動工具、動力、儲能等領域,其市場應用廣、潛力大。隨著離子電池的應用日益廣泛,電池容量越來越大,人們對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成為一種迫切而普遍的要求。在提高電池安全性能方面,有多種技術方法和路線,包括正極材料的改進、負極材料的改進、電解液添加劑的改進、電池結構的優化設計、加工制作的控制及改進等。這些改進方法可能改變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體系,改進難度相對較大,且風險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電池隔膜及電池,能夠在不改變電池的電化學體系的情況下,提升電池的安全性。一種電池隔膜,其包括隔膜本體,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隔膜本體至少一表面的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所述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均勻分布。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孔的直徑為0.026μm~0.1μm。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孔為圓柱體形微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均勻分布。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呈中間密集型分布。一種電池,包括正極片、負極片、電池隔膜以及外殼,所述正極片、所述負極片和所述電池隔膜卷繞后容置于所述外殼內部,其中所述電池隔膜為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電池隔膜。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設置于所述隔膜本體靠近所述正極片的一表面。上述電池隔膜及電池,由于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具有高抗拉強度和高抗沖擊強度,能夠在電池遭受金屬異物穿刺或重物沖擊時,保護電池的內部結構免遭破壞,此外,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還具有高耐熱性、高絕緣性和耐化學腐蝕性,即使電池在長時間工作之后發熱,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仍然能夠維持較好的電氣絕緣性,防止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短路。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電池隔膜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電池隔膜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電池隔膜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電池隔膜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一種電池隔膜,包括隔膜本體及設置于所述隔膜本體至少一表面的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所述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請參閱圖1,其為本技術一實施例的電池隔膜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電池隔膜100包括隔膜本體110及至少一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120,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設置于隔膜本體110的至少一表面。例如,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設置于隔膜本體110靠近正極片的一表面;或者,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設置于隔膜本體110靠近負極片的一表面;或者,電池隔膜包括兩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一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設置于隔膜本體靠近正極片的一表面,另一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設置于靠近負極片的一表面。其中,為了使離子能夠通過、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之間形成充放電回路,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同樣,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其中,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具有高抗拉強度和高抗沖擊強度,甚至能作為防彈材料。通過在隔膜本體表面增設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能夠在電池遭受金屬異物穿刺或重物沖擊時,保護電池的內部結構免遭破壞,從而提升電池的安全性。此外,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還具有高耐熱性、高絕緣性和耐化學腐蝕性,其玻璃化溫度在300℃以上,熱分解溫度高達560℃,180℃空氣中放置48小時后強度保持率為84%,而且熱收縮和蠕變性能穩定。這樣,即使電池在長時間工作之后發熱,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仍然能夠維持較好的電氣絕緣性,防止電池的正極和負極短路。其中,隔膜本體為聚乙烯層或聚丙烯層,或者,隔膜本體為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混合層。聚乙烯材料和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能夠抵抗電解液的腐蝕性。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為了使離子的移動更加順暢,第一微孔的位置和第二微孔的位置相對應。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為了防止電極顆粒直接通過電池隔膜,第一微孔的位置和第二微孔的位置不相對應。這樣,能夠對電極顆粒起到一定的阻擋作用,避免由于電極顆粒在正負兩極之間移動而造成的微短路現象。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均勻分布,同樣,所述第二微孔在隔膜本體上均勻分布。這樣,離子電池能夠在正負極間均勻移動。此時,第一微孔的位置與第二微孔的位置可以相對應或不對應。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考慮到電池外殼的反射作用,離子碰撞到外殼后,容易被反射到中間區域,使得中間區域的離子密度較大,如圖3所示,設置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均呈中間密集型分布,即中間區域的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數量較多,外圍區域的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的數量較少,這樣,能夠方便離子通過電池隔膜,避免大量離子在中間區域堆集。此時,第一微孔的位置與第二微孔的位置可以相對應或不對應。例如,中間密集型分布為同心環形,例如,中間密集型分布為多個同心環形,并且相鄰的兩個同心環形中,外環的半徑大于內環的半徑;又如,相鄰的兩個同心環形中,外環的半徑等于內環的半徑的1.5~2倍,例如,相鄰的兩個同心環形中,外環的半徑等于內環的半徑的1.6倍,這樣,中間多孔,能夠方便離子通過電池隔膜,避免大量離子在中間區域堆集。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均勻分布,所述第二微孔在隔膜本體上呈中間密集型分布。或者,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呈中間密集型分布,所述第二微孔在隔膜本體上均勻分布。這樣,既能使離子相對較均勻地在正負極之間移動,又能避免過多離子在中間區域聚集。考慮到當孔徑小于0.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隔膜,包括隔膜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隔膜本體一表面的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所述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隔膜,包括隔膜本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隔膜本體一表面的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的第一微孔,所述隔膜本體上形成有若干貫穿所述隔膜本體的第二微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呈中間密集型分布。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上呈多個同心環形分布,并且相鄰的兩個同心環形中,外環的半徑大于內環的半徑。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直徑為0.034μm~0.068μm。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在所述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抗沖擊層中間的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云,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TCL金能電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