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路面花磚鋪設機,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以及第五部件,根據人工鋪磚的動作(即人工鋪磚時,需先抓磚、抬起、運到目的地、垂直放下、松開手、抬起手、橡膠錘打實),設計制作仿人工干活的機械,根據這些動作設計相應的元部件,通過各部件之間的機械動作以及聯動配合,從而利用機械的連續性和精準性提高工作效率。
Pavement tile lay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avement tile laying machine, including second parts, the first part, third parts, fourth parts and fifth parts, according to the artificial brick action (artificial brick, brick, need to catch up and shipped to the destination, vertically down, loosen the hand, hands, rubber hammer.), artificial mechanical design work,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action design components, through various parts between the mechanical action and cooperation, so as to use mechanical continuity and accuracy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路面花磚鋪設機
本專利技術屬于工程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路面花磚鋪設的裝置。
技術介紹
當前社會上路面鋪花磚都使用人工鋪,首先在做好的地基上,放上半干混凝土,人工用瓦刀推平,拿一塊磚看一下混凝土的厚與薄,厚了拿起磚再推掉一些,薄了再加一些,厚度合適后把磚放上找好間隙和齊整后用橡膠錘打實。由于工人勞動強度非常大,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個工種的技術人員越來越少,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種代替人工作業的機械化設備,來提高花磚鋪設的效率,并降低人工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便捷且安全穩定的路面花磚鋪設機,其能夠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路面花磚鋪設機,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以及第五部件,其中:一、第一部件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中部設有上部開口且軸向設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內部安裝有動力輸出塊、定位塊以及動力柱;所述殼體的外端設有通孔且通孔的中部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有導向三角塊,將通孔間隔為中間的中孔和上下兩側的側孔;所述動力輸出塊的中央設有軸向布置的滑槽,所述動力輸出塊外壁與殼體構成滑動配合;所述滑槽的內端封閉、外端開口;所述動力輸出塊的外端為縮徑的小頭,所述小頭端部上下分別設有第一凸起;所述定位塊由兩個獨立的半體組成,每個半體內端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一開口槽,每個半體中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二凸起;所述動力柱的中部外表面上下分別設有第二開口槽;所述動力柱的內端由通孔伸入殼體內后貫穿定位塊進入動力輸出塊的滑槽中,所述動力柱外端伸出殼體外;所述兩個半體分別布置在動力柱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兩個半體內端的第一開口槽分別與所述動力輸出塊外端上下的第一凸起實現卡扣配合,所述兩個半體中部的第二凸起分別與所述動力柱中部上下的第二開口槽實現卡扣配合;所述動力柱能夠帶動定位塊同步外移,當所述兩個半體移動至導向三角塊上時,兩個半體中部的第二凸起能夠與動力柱中部第二開口槽脫離;二、第二部件結構如下:所述第二部件為對稱并置的兩套,每套均包括外殼、斜塊、升降柱;其中所述斜塊水平放置在外殼內且能夠沿其左右移動;所述斜塊上開有通槽,所述通槽包括直槽段以及與其連接并向斜下方延伸的斜槽段;所述升降柱的下端活動安裝在通槽內、上端豎直貫穿外殼,且所述升降柱與通槽之間能夠沿槽發生相對移動,兩套第二部件中升降柱的安裝方向相反;三、第三部件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三部件包括外殼以及其內安裝的動力塊、主塊、定位塊、三角塊、銷軸和銷釘;所述定位塊為兩塊并分別固定在外殼內腔下部的左右兩端,所述三角塊通過銷軸連接在定位塊上且三角塊能夠旋轉至一邊與定位塊上表面平齊;所述外殼位于兩定位塊之間的本體下部間隔開有兩個定位孔,所述主塊布置在兩定位塊之間且能夠沿外殼左右移動,所述主塊上設有上下貫通的銷孔,所述銷釘通過彈簧置于銷孔內;當所述三角塊旋轉至一邊與定位塊上表面平齊時,其一角能夠將銷釘壓緊限位在銷孔內且銷釘下端能夠插入定位孔中,此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所述動力塊水平架設在兩定位塊的上方且其上下兩側分別與外殼內表面和定位塊上表面構成滑動配合;所述動力塊的中部開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寬度與三角塊寬度相當但小于銷釘頂部寬度,且當三角塊位于弧形槽下方時且能夠在弧形槽旋轉;所述動力塊位于弧形槽兩端的本體上還分別開有與銷釘頂部配合的槽孔;四、第四部件的結構如下:所述第四部件包括外殼以及安裝其中的固定塊和兩夾片,所述兩夾片的中部分別通過銷軸鉸接在固定塊的左右兩側,所述夾片的前端作為頭部、后端作為尾部;五、第五部件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五部件包括齒條、齒輪以及拉桿,所述齒輪盤面中央貫穿軸并能繞其旋轉、盤面周向外側鉸接有拉桿,所述齒條通過嚙合配合布置在齒輪下方并能夠左右移動;六、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以及第五部件的連接方式如下:所述第三部件中的動力塊分別與所述第一部件中的動力柱的外端、第二部件中的斜塊外端連接,且動力塊分別與動力柱、斜塊之間能夠同步移動;所述第三部件中的主塊分別與第一部件中殼體和第二部件中外殼連接;所述第一部件中的動力輸出塊通過殼體上部的開口與第五部件中的齒條下部連接且二者能夠同步移動;所述第五部件中的拉桿與第四部件中的外殼連接;所述兩套第二部件中的升降柱分別與第四部件中兩夾片的尾部連接。上述方案可進一步改進為:優選的,所述第二部件中的斜塊底部安裝滾輪且斜塊與外殼底部內表面之間構成滾動配合;所述外殼頂部內表面上固定相對布置的兩個滾子叉,所述兩個滾子叉之間安裝滾子,所述斜塊頂部位于兩個滾子叉之間并與滾子構成滾動配合;上述設計能夠減小斜塊滑動的摩擦力。優選的,所述第三部件外殼上部內表面的兩端分別設有滑槽,所述定位塊的上部防放置滑塊,所述滑塊的上部卡在滑槽且滑塊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與滑槽、定位塊構成滑動配合,所述滑塊的外端通過彈簧與外殼固定。優選的,所述滾子叉通過調節頂絲固定在外殼頂部,調節頂絲能夠調整斜塊與外殼的間隙,減小斜塊的運動摩擦力。優選的,所述第四部件中的兩夾片一長一短,長度相差2cm。所述銷釘(36)以及銷孔(39)的頂部均設有用于與三角塊(34)配合的凹槽(306)。本專利技術根據人工鋪磚的動作(即人工鋪磚時,需先抓磚、抬起、運到目的地、垂直放下、松開手、抬起手、橡膠錘打實),設計制作仿人工干活的機械,根據這些動作設計相應的元部件,利用機械的連續性和精準性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連接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第一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第二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的A-A剖視圖;圖5是第三部件的原理示意圖;圖6是第三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中三角塊的機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俯視圖;圖9是圖6中動力塊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的俯視圖;圖11是圖9的側視圖;圖12是圖6中主塊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圖12的側視圖;圖14是圖6中銷釘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第五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第四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配合示意圖;圖17是圖16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1-17,一種路面花磚鋪設機,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第四部件4以及第五部件5,其中:一、第一部件1的結構如下:第一部件1包括殼體11,殼體11中部設有上部開口且軸向設置的凹槽15,凹槽15內部安裝有動力輸出塊12、定位塊13以及動力柱14;殼體11的外端設有通孔103且通孔103的中部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有導向三角塊104,將通孔103間隔為中間的中孔和上下兩側的側孔;動力輸出塊12的中央設有軸向布置的滑槽16,動力輸出塊12外壁與殼體11構成滑動配合;滑槽16的內端封閉、外端開口;動力輸出塊12的外端為縮徑的小頭17,小頭端部上下分別設有第一凸起18;定位塊13由兩個獨立的半體組成,每個半體內端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一開口槽19,每個半體中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二凸起101;動力柱14的中部外表面上下分別設有第二開口槽102;動力柱14的內端由通孔103伸入殼體11內后貫穿定位塊13進入動力輸出塊12的滑槽16中,動力柱14外端伸出殼體11外;兩個半體分別布置在動力柱14的上方和下方,且兩個半體內端的第一開口槽19分別與動力輸出塊12外端上下的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路面花磚鋪設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第四部件(4)以及第五部件(5),其中:一、第一部件(1)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殼體(11),所述殼體(11)中部設有上部開口且軸向設置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內部安裝有動力輸出塊(12)、定位塊(13)以及動力柱(14);所述殼體(11)的外端設有通孔(103)且通孔(103)的中部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有導向三角塊(104),將通孔(103)間隔為中間的中孔和上下兩側的側孔;所述動力輸出塊(12)的中央設有軸向布置的滑槽(16),所述動力輸出塊(12)外壁與殼體(11)構成滑動配合;所述滑槽(16)的內端封閉、外端開口;所述動力輸出塊(12)的外端為縮徑的小頭(17),所述小頭端部上下分別設有第一凸起(18);所述定位塊(13)由兩個獨立的半體組成,每個半體內端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一開口槽(19),每個半體中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二凸起(101);所述動力柱(14)的中部外表面上下分別設有第二開口槽(102);所述動力柱(14)的內端由通孔(103)伸入殼體(11)內后貫穿定位塊(13)進入動力輸出塊(12)的滑槽(16)中,所述動力柱(14)外端伸出殼體(11)外;?所述兩個半體分別布置在動力柱(14)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兩個半體內端的第一開口槽(19)分別與所述動力輸出塊(12)外端上下的第一凸起(18)實現卡扣配合,所述兩個半體中部的第二凸起(101)分別與所述動力柱(14)中部上下的第二開口槽(102)實現卡扣配合;所述動力柱(14)能夠帶動定位塊(13)同步外移,當所述兩個半體移動至導向三角塊(104)上時,兩個半體中部的第二凸起(101)能夠與動力柱(14)中部第二開口槽(102)脫離;二、第二部件(2)結構如下:所述第二部件(2)為對稱并置的兩套,每套均包括外殼(21)、斜塊(23)以及升降柱(24);其中所述斜塊(23)水平放置在外殼(21)內且能夠沿其左右移動;所述斜塊(23)上開有通槽(27),所述通槽(27)包括直槽段(271)以及與其連接并向斜下方延伸的斜槽段(272);所述升降柱(24)的下端活動安裝在通槽(27)內、上端豎直貫穿外殼(21),且所述升降柱(24)與通槽(27)之間能夠沿槽發生相對移動,兩套第二部件(2)中升降柱(24)的安裝方向相反;三、第三部件(3)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三部件(3)包括外殼(37)以及其內安裝的動力塊(31)、主塊(32)、定位塊(33)、三角塊(34)、銷軸(35)和銷釘(36);所述定位塊(33)為兩塊并分別固定在外殼(37)內腔下部的左右兩端,所述三角塊(34)通過銷軸(35)連接在定位塊(33)上且三角塊(34)能夠旋轉至一邊與定位塊(33)上表面平齊;所述外殼(37)位于兩定位塊(33)之間的本體下部間隔開有兩個定位孔(38),所述主塊(32)布置在兩定位塊(33)之間且能夠沿外殼(37)左右移動,所述主塊(32)上設有上下貫通的銷孔(39),所述銷釘(36)通過彈簧(301)置于銷孔(39)內;當所述三角塊(34)旋轉至一邊與定位塊(33)上表面平齊時,其一角能夠將銷釘(36)壓緊限位在銷孔(39)內且銷釘(36)下端能夠插入定位孔(38)中,此時彈簧(301)處于壓縮狀態;所述動力塊(31)水平架設在兩定位塊(33)的上方且其上下兩側分別與外殼(37)內表面和定位塊(33)上表面構成滑動配合;所述動力塊(31)的中部開有弧形槽(302),所述弧形槽(302)的寬度與三角塊(34)寬度相當但小于銷釘(36)頂部寬度,且當三角塊(34)位于弧形槽(302)下方時且能夠在弧形槽(302)旋轉;所述動力塊(31)位于弧形槽(302)兩端的本體上還分別開有與銷釘(36)頂部配合的槽孔(303);四、第四部件(4)的結構如下:所述第四部件(4)包括外殼以及安裝其中的固定塊(43)和兩夾片(41),所述兩夾片(41)的中部分別通過銷軸(42)鉸接在固定塊(43)的左右兩側,所述夾片的前端作為頭部、后端作為尾部;五、第五部件(5)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五部件(5)包括齒條(51)、齒輪(52)以及拉桿(53),所述齒輪(52)盤面中央貫穿軸并能繞其旋轉、盤面周向外側鉸接有拉桿(53),所述齒條通過嚙合配合布置在齒輪(52)下方并能夠左右移動;六、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第四部件(4)以及第五部件(5)的連接方式如下:所述第三部件(3)中的動力塊(31)分別與所述第一部件(1)中的動力柱(14)的外端、第二部件(2)中的斜塊(23)外端連接,且動力塊(31)分別與動力柱(14)、斜塊(23)之間能夠同步移動;所述第三部件(3)中的主塊(32)分別與第一部件(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路面花磚鋪設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第三部件(3)、第四部件(4)以及第五部件(5),其中:一、第一部件(1)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殼體(11),所述殼體(11)中部設有上部開口且軸向設置的凹槽(15),所述凹槽(15)內部安裝有動力輸出塊(12)、定位塊(13)以及動力柱(14);所述殼體(11)的外端設有通孔(103)且通孔(103)的中部的上下兩側分別固定有導向三角塊(104),將通孔(103)間隔為中間的中孔和上下兩側的側孔;所述動力輸出塊(12)的中央設有軸向布置的滑槽(16),所述動力輸出塊(12)外壁與殼體(11)構成滑動配合;所述滑槽(16)的內端封閉、外端開口;所述動力輸出塊(12)的外端為縮徑的小頭(17),所述小頭端部上下分別設有第一凸起(18);所述定位塊(13)由兩個獨立的半體組成,每個半體內端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一開口槽(19),每個半體中部的內表面設有第二凸起(101);所述動力柱(14)的中部外表面上下分別設有第二開口槽(102);所述動力柱(14)的內端由通孔(103)伸入殼體(11)內后貫穿定位塊(13)進入動力輸出塊(12)的滑槽(16)中,所述動力柱(14)外端伸出殼體(11)外;所述兩個半體分別布置在動力柱(14)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兩個半體內端的第一開口槽(19)分別與所述動力輸出塊(12)外端上下的第一凸起(18)實現卡扣配合,所述兩個半體中部的第二凸起(101)分別與所述動力柱(14)中部上下的第二開口槽(102)實現卡扣配合;所述動力柱(14)能夠帶動定位塊(13)同步外移,當所述兩個半體移動至導向三角塊(104)上時,兩個半體中部的第二凸起(101)能夠與動力柱(14)中部第二開口槽(102)脫離;二、第二部件(2)結構如下:所述第二部件(2)為對稱并置的兩套,每套均包括外殼(21)、斜塊(23)以及升降柱(24);其中所述斜塊(23)水平放置在外殼(21)內且能夠沿其左右移動;所述斜塊(23)上開有通槽(27),所述通槽(27)包括直槽段(271)以及與其連接并向斜下方延伸的斜槽段(272);所述升降柱(24)的下端活動安裝在通槽(27)內、上端豎直貫穿外殼(21),且所述升降柱(24)與通槽(27)之間能夠沿槽發生相對移動,兩套第二部件(2)中升降柱(24)的安裝方向相反;三、第三部件(3)的結構如下:所述第三部件(3)包括外殼(37)以及其內安裝的動力塊(31)、主塊(32)、定位塊(33)、三角塊(34)、銷軸(35)和銷釘(36);所述定位塊(33)為兩塊并分別固定在外殼(37)內腔下部的左右兩端,所述三角塊(34)通過銷軸(35)連接在定位塊(33)上且三角塊(34)能夠旋轉至一邊與定位塊(33)上表面平齊;所述外殼(37)位于兩定位塊(33)之間的本體下部間隔開有兩個定位孔(38),所述主塊(32)布置在兩定位塊(33)之間且能夠沿外殼(37)左右移動,所述主塊(32)上設有上下貫通的銷孔(39),所述銷釘(36)通過彈簧(301)置于銷孔(39)內;當所述三角塊(34)旋轉至一邊與定位塊(33)上表面平齊時,其一角能夠將銷釘(36)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英民,
申請(專利權)人:李英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