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面向用戶的異構多處理器陣列體系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應用于高性能計算機的體系結構,特別涉及一種針對異構的多處理器陣列的一種體系結構。
技術介紹
多處理器系統的設計及優化體現著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的核心技術。為了實現處理器間的高效通信,現在有了各式各樣的互連網絡。其中,網格(Mesh)是最為廣泛研究的網絡拓撲結構之一。網格拓撲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擴展且容易實現等優勢,因此,其被廣泛地應用到多處理器系統中。同時,由于其規整的結構,能夠高效地對圖像和數據等信息進行處理。傳統的二維網格連接的多處理器陣列是基于同構多處理器陣列,即在陣列中的所有處理器單元(ProcessingElements,PEs)的處理能力和功耗等都是一致的。隨著高性能計算機不斷的發展,多處理器陣列逐漸從同構向異構發展。例如采用通用多核微處理器與定制加速協處理器相結合的或基于CPU/GPU異構協同的計算平臺。異構的多處理器陣列擁有更強勁的計算能力和通用編程性、高性價比和低能耗等優勢。傳統的二維多處理器陣列的體系結構中,所有PEs都是通過開關來互相鏈接的。圖1展示的是一個傳統的二維的4×4的多處理陣列的體系結構,圖中的每個正方形表示一個PE,每個小圓圈表示一個開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異構的多處理器陣列的體系結構。本專利技術為一個異構多處理器陣列的體系結構。圖2展示了一個4×4的異構多處理器陣列的體系結構。圖中的方塊表示計算能力強但功耗大的處理器單元,而六邊形代表計算能力較弱但功耗小的處理器單元。圖中的小圓圈表示開關,與傳統的二維多處理器陣列體系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面向用戶的異構多處理器陣列體系結構,其特征在于:將計算能力較強但功耗較大的處理器單元與計算能力較弱但功耗較小的處理器單元交替放置,使其計算能力較強但功耗較大的處理器單元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相鄰的處理器單元均為計算能力較弱但功耗較小的處理器單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面向用戶的異構多處理器陣列體系結構,其特征在于:將計算能力較強但功耗較大的處理器單元與計算能力較弱但功耗較小的處理器單元交替放置,使其計算能力較強但功耗較大的處理器單元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相鄰的處理器單元均為計算能力較弱但功耗較小的處理器單元。2.根據權利要求1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亞蘭,武繼剛,劉竹松,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