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上方的蓋;位于所述蓋的表面上的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包括多個非凹陷部和位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之間的多個凹陷部;模制引導部,所述模制引導部被構造成容納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下方的光源并且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所述多個突出部的每一個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每一個;和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穿過所述模制引導部的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以緊固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顯示裝置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要求于2015年12月16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5-0180525的優先權,通過引用將該專利申請的公開內容結合在此。
本公開內容涉及一種顯示裝置。更具體地說,本公開內容涉及一種通過抑制雜質的引入而具有提高的可靠性的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諸如液晶顯示(LCD)裝置之類的常規顯示裝置可以以如下方式顯示圖像:在液晶層下方設置光源并且橫跨液晶層施加電場以排列液晶層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從而調節從光源發射的光的透射率。這種顯示裝置被用在各種電子裝置中,比如智能電話、平板PC等。顯示裝置還包括顯示面板、以及給顯示面板照射光的背光單元。顯示面板和背光單元組裝成模塊。在顯示面板的上表面上附接玻璃蓋,并且在背光單元的下表面上附接印刷電路板(PCB),由此制成顯示裝置。近來,為了在減小尺寸的同時改善顯示裝置的設計,正在努力進行研究以開發更纖薄的顯示裝置。然而,隨著顯示裝置變得更纖薄,可用于耦接玻璃蓋、顯示面板、背光單元和PCB的附接空間減小。具體地說,顯示面板可容納在背光單元的模制引導部(guidemold)中,模制引導部可沿玻璃蓋的外圍附接在玻璃蓋的底表面上。PCB與模制引導部耦接,并且顯示面板經由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連接至設置在模制引導部的底表面上的PCB。模制引導部通過粘結部件附接至玻璃蓋。然而,隨著顯示裝置變得更薄,背光單元的容納空間減小,模制引導部的厚度減小,以優化容納空間,因而模制引導部與玻璃蓋附接的面積也減小。結果,粘結部件的粘附力可變弱。因此,模制引導部可能常常從玻璃蓋脫離,通過由于模制引導部從玻璃蓋脫離而形成的間隙可能引入雜質,顯示裝置的可靠性會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隨著顯示裝置變得更薄,用于將背光單元的模制引導部附接至玻璃蓋的空間減小,因而模制引導部可能從玻璃蓋脫離。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包括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通過使用螺絲將模制引導部與玻璃蓋耦接以改善模制引導部與玻璃蓋之間的粘附,能夠抑制模制引導部從玻璃蓋脫離。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通過利用螺絲將模制引導部與玻璃蓋耦接,能夠大大抑制雜質經由當模制引導部從玻璃蓋脫離時可能導致的間隙而引入到裝置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通過使用設置在模制引導部與接合部件之間的填充部件牢固地附接顯示面板的FPCB,能夠減小當FPCB從接合部件脫離時可能導致的空間,以抑制雜質滲透到裝置中。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目的通過下面的描述對于所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一種顯示裝置可包括: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上方的玻璃蓋;位于所述玻璃蓋的表面上的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包括彼此分隔開的多個非凹陷部和位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之間的多個凹陷部;模制引導部,所述模制引導部被構造成容納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下方的導光板、光學片以及光源單元并且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所述多個突出部的每一個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相應一個;和多個螺絲,所述多個螺絲的每一個穿過所述模制引導部的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以緊固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因為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包括用于將模制引導部與玻璃蓋耦接的緊固部件比如多個螺絲,所以模制引導部和玻璃蓋能夠彼此牢固地耦接,能夠有效抑制當模制引導部從玻璃蓋脫離時導致的雜質引入。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一種顯示裝置可包括:玻璃蓋、顯示面板、背光單元和多個螺絲。所述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玻璃蓋下方。所述背光單元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下方。所述多個螺絲穿過所述背光單元的模制引導部,以緊固到設置在所述玻璃蓋的底表面上的接合部件。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以使所述螺絲插入到所述突出部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方面,一種顯示裝置可包括: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上方的蓋;位于所述蓋的表面上的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包括彼此分隔開的多個非凹陷部和位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之間的多個凹陷部;模制引導部,所述模制引導部被構造成容納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下方的光源并且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所述多個突出部的每一個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每一個;和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穿過所述模制引導部的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以緊固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一種顯示裝置可包括:蓋;位于所述蓋下方的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下方的背光單元;和至少一個緊固部件,所述至少一個緊固部件穿過所述背光單元的模制引導部,以緊固到設置在所述蓋的底表面上的接合部件,其中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緊固部件插入到所述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中。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一種顯示裝置可包括:蓋;位于所述蓋下方的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從所述顯示面板的一側向外延伸的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位于所述蓋下方且包圍所述顯示面板的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包括具有交替設置的凹陷部和非凹陷部的一側;位于所述接合部件下方且包圍光源的模制引導部,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具有交替設置的突出部和非突出部的一側,所述模制引導部的這一側的第一頂表面具有比與所述接合部件的底表面接觸或最接近(closest)的第二頂表面低的高度,其中所述接合部件的非凹陷部與所述模制引導部的突出部對應,并且所述接合部件的凹陷部與所述模制引導部的非突出部對應。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細節。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式,通過使用每個都穿過模制引導部的突出部以緊固到非凹陷部的多個螺絲,能夠改善玻璃蓋與模制引導部之間的粘附,由此能夠減小當玻璃蓋從模制引導部脫離時雜質滲透到裝置中所導致的缺陷。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示例性實施方式,通過使用填充部件能夠將FPCB牢固地附接至接合部件,以抑制經由FPCB與接合部件之間的間隙可能產生的雜質的滲透。本專利技術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的那些,本專利技術的其他效果通過下面的描述對于所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附圖說明將從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更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上述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其他優點,其中: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圖3是用于圖解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平面圖;圖4是用于圖解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圖3的區域A的放大透視圖;圖5是沿圖4的線V-V’截取的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剖面圖;以及圖6A和6B是用于圖解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相比于常規顯示裝置的優點的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及其實現方法通過下面參照附圖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描述將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本專利技術不限于在此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以其他方式實現。提供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是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公開內容完整并且將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充分傳達給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要注意的是,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僅由權利要求書限定。附圖中要素的圖形、尺寸、比例、角度和數量僅僅是舉例說明而不是限制性的。相似的參考標記在整個說明書中表示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上方的蓋;位于所述蓋的表面上的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包括彼此分隔開的多個非凹陷部和位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之間的多個凹陷部;模制引導部,所述模制引導部被構造成容納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下方的光源并且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所述多個突出部的每一個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每一個;和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穿過所述模制引導部的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以緊固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2.16 KR 10-2015-01805251.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上方的蓋;位于所述蓋的表面上的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包括彼此分隔開的多個非凹陷部和位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之間的多個凹陷部;模制引導部,所述模制引導部被構造成容納位于所述顯示面板下方的光源并且所述模制引導部包括從其側表面突出的多個突出部,所述多個突出部的每一個分別對應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每一個;和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穿過所述模制引導部的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以緊固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填充部件,所述填充部件設置在所述模制引導部與所述接合部件之間,其中所述填充部件包括與所述多個突出部對應的第一部分以及將所述第一部分彼此連接的第二部分。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含用于將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每一個分別附接至所述多個突出部的每一個的粘結材料或者用于填充位于所述多個非凹陷部與所述多個突出部之間的間隙的彈性材料。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位于所述模制引導部的底表面上的印刷電路板(PCB);和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連接至所述顯示面板并且被構造成將來自所述印刷電路板的信號傳輸至所述顯示面板,其中所述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接合部件的內側上。其中所述多個非凹陷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多個凹陷部的厚度,并且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在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之間穿過,以延伸超出所述顯示面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填充部件的第二部分包含用于填充位于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與所述多個凹陷部之間的空間的彈性材料,以將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緊固到所述多個凹陷部的表面。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還包括:被構造成容納所述印刷電路板的屏蔽蓋,其中所述屏蔽蓋通過第二緊固部件緊固到所述模制引導部。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包括:螺紋部,所述螺紋部被構造成插入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中;肩部,所述肩部連接至所述螺紋部;和頭部,所述頭部連接至所述肩部,其中所述頭部的直徑大于所述肩部的直徑。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完全緊固到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時,所述螺紋部的面對所述蓋的表面與所述蓋的面對所述螺紋部的表面分隔開。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所述多個非凹陷部中的相應一個包括螺母,所述螺紋部用于擰入所述螺母中,并且其中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緊固部件完全插入到所述多個突出部中的相應一個時,所述頭部與所述螺母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所述頭部與所述螺紋部之間的最小距離。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蒼空,
申請(專利權)人: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