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馬雪琳專利>正文

    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98711 閱讀: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21:15
    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中的手術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包括粘膜吸套及外套管,其中該粘膜吸套上開有安裝內窺鏡的主腔道及安裝手術器械的一個或多個器械腔道,所述手術器械外套有外套管,并通過該外套管安裝在所述器械腔道上;安裝了所述手術器械的粘膜吸套通過所述主腔道安裝在內窺鏡的遠端。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根據臨床操作需求,利用透明的粘膜吸套一次性裝配需要用到的多個手術器械,極大減少了由于更換手術器械所帶來的時間上的浪費,縮短了手術時間,使得多器械聯合操作完成復雜手術成為可能;而且大幅提高了手術器械操作的靈活性,對現有的內窺鏡微創技術進行了擴展,有望促成新的手術類型出現。

    Multi cavity endoscop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surgical device in the medical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 cavity endoscope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device, including mucosal suction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wherein the mucous membrane of the suction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avity install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endoscopic surgical instruments of one or more device cavity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jacket with outer tube, and is mounted on the device cavity through the outer tub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urgical instrument mucosal suction sleeve through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endoscope remote installation. The invention ca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needs, the use of transparent membrane suction sleeve multiple surgical instruments need to use the disposable assembly, greatly reducing the replacement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caused by the waste of time,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the instrument combined operation is 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complex operation;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flexibility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s, to extend the existing,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type of surge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醫療器械中的手術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
    技術介紹
    內窺鏡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但是隨著內窺鏡技術的發展,現有內窺鏡的器械腔道數量和通過能力極其有限,可送入器械數量和功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臨床中,內窺鏡微創手術都需要在手術過程中頻繁地更換多種器械,造成了手術時間的延長,提升了操作難度,增加了手術的風險,阻礙了內窺鏡微創治療能力的發展。譬如在切開和注水操作中,使用常規內窺鏡時必須先使用注射針完成注水隆起,然后再換器械進行切開操作。此外,有些需要多器械協同的操作也受腔道數量少的限制,無法實現。目前有一些研究工作利用與消化道內窺鏡平行放置的腔道送入器械,對現有技術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僅僅是增加了一個操作腔道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有限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內窺鏡微創手術中內窺鏡的可用腔道數量有限,導致術中需要頻繁更換手術器械從而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和操作難度大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該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根據手術需求將所需要的帶有外套管的手術器械安裝至具有多腔道的透明的粘膜吸套上,并整體安裝至內窺鏡的遠端,從而大幅減少胃鏡手術過程中的器械更換,完成更為復雜的手術操作。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專利技術包括粘膜吸套及外套管,其中該粘膜吸套上開有安裝內窺鏡的主腔道及安裝手術器械的一個或多個器械腔道,所述手術器械外套有外套管,并通過該外套管安裝在所述器械腔道上;安裝了所述手術器械的粘膜吸套通過所述主腔道安裝在內窺鏡的遠端。其中:所述主腔道為圓形通孔,或為由入口向出口沿徑向向內傾斜、具有錐度的通孔;所述主腔道與內窺鏡之間為過盈配合;各所述器械腔道為圓形通孔,或為由入口向出口沿徑向向內傾斜、具有錐度的通孔;所述外套管與各器械腔道之間為過盈配合;所述主腔道的軸向長度與各所述器械腔道的軸向長度相等,且小于所述粘膜吸套的長度,即所述主腔道及各所述器械腔道的內端面位于粘膜吸套內部;所述安裝在主腔道內的內窺鏡的所述遠端端面與所述內端面共面;所述粘膜吸套為透明的環狀,在該粘膜吸套相對的兩側外表面上均開有便于拆裝的凹槽。本專利技術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本專利技術能夠根據臨床操作需求,利用透明的粘膜吸套一次性裝配需要用到的多個手術器械,極大減少了由于更換手術器械所帶來的時間上的浪費,縮短了手術時間,使得多器械聯合操作完成復雜手術成為可能;而且大幅提高了手術器械操作的靈活性,對現有的內窺鏡微創技術進行了擴展,有望促成新的手術類型出現。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粘膜吸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為本專利技術粘膜吸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A為帶有外套管的注射針結構示意圖;圖3B為帶有外套管的圈套器結構示意圖;圖3C為帶有外套管的止血夾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粘膜吸套與內窺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帶外套管的手術器械與多腔道的粘膜吸套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帶外套管的手術器械與多腔道的粘膜吸套連接的局部放大圖;其中:1為粘膜吸套,2為主腔道,3為器械腔道,4為凹槽,5為內端面,6為外套管,7為注射針,8為圈套器,9為止血夾,10為內窺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粘膜吸套1及外套管6,其中粘膜吸套1為透明的環狀,兩端為弧形、中間為直筒;在該粘膜吸套1上開有安裝內窺鏡10的主腔道2及安裝手術器械的一個或多個器械腔道3(本實施例的器械腔道3為三個,位于主腔道2的下方),主腔道2為圓形通孔,或為由入口向出口沿徑向向內傾斜、具有錐度的通孔;本實施例的主腔道2為由入口向出口向內傾斜的通孔,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0°。主腔道2與內窺鏡10之間為過盈配合,粘膜吸套1利用其主腔道2后方(出口方)內部的錐度與內窺鏡10實現緊密牢靠的連接。器械腔道3為圓形通孔,或為由入口向出口沿徑向向內傾斜、具有錐度的通孔。手術器械外套有外套管6,手術器械的外套管6與器械腔道3之間的連接依靠外套管6的外徑與器械腔道3的內徑尺寸的過盈配合實現連接,手術器械可以在外套管6中伸出或縮回外套管。安裝了手術器械的粘膜吸套1通過主腔道2安裝在內窺鏡10的遠端。如圖4所示,主腔道2的軸向長度與器械腔道3的軸向長度相等,且小于粘膜吸套1的厚度,即主腔道2及器械腔道3的內端面5位于粘膜吸套1內部。安裝在主腔道2內的內窺鏡10的遠端端面與內端面5共面。在粘膜吸套1相對的兩側外表面上均開有便于拆裝的凹槽4。器械腔道3的分布和數量可以根據手術過程中需要的器械種類和數量進行配置,也可以配置多個數量,在使用前僅連接少于器械腔道3總數的手術器械。典型的手術器械包括注射針7、圈套器8及止血夾9。如圖3A所示,注射針7遠端為金屬針頭、其后連接塑料注射管路,近端為通用注射器接頭,整體套在外套管6內,可以用于與粘膜吸套1上的器械腔道3連接。在置入人體之前的安裝準備階段以及在人體內送往靶點的過程中,注射針7需收縮在外套管6的工作腔道內,到達位置后可伸出工作腔道,實施操作。如圖3B所示,圈套器8外套有外套管6,可以用于與粘膜吸套1上的器械腔道3連接。在置入人體之前的安裝準備階段以及在人體內送往靶點的過程中,圈套器8需收縮在外套管6的工作腔道內,到達位置后可伸出工作腔道,實施操作。如圖3C所示,止血夾9外套有外套管6,可以用于與粘膜吸套1上的器械腔道3連接。在置入人體之前的安裝準備階段以及在人體內送往靶點的過程中,止血夾9需收縮在外套管6的工作腔道內,到達位置后可伸出工作腔道,實施操作。本專利技術的粘膜吸套1及外套管6的材質可以為聚氨酯。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如圖5、圖6所示,手術器械的外套管6與粘膜吸套1之間的連接依靠外套管6的外徑與粘膜吸套1的器械腔道的內徑尺寸的過盈配合實現連接。術前根據手術需要,選擇帶有外套管6的手術器械,安裝至粘膜吸套1上,然后將粘膜吸套1安裝至內窺鏡10的遠端。將內窺鏡10連同多個柔性手術器械一起送入消化道內,到達手術區域后,將手術器械經外套管6伸出實施手術操作。以典型的注射針7、圈套器8與止血夾9的配合使用為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使用方式。具體為:手術器械的外套管6與粘膜吸套1上的器械腔道3連接,內窺鏡10與粘膜吸套1上的主腔道2連接。將注射針7和圈套器8的外套管6分別與粘膜吸套1的三個器械腔道3連接,將粘膜吸套1的主腔道2與內窺鏡10連接。安裝后整體送入人體消化道,到達位置后,在內窺鏡10的可視引導下,經手術器械外套管6伸出注射針7,對腔道腫瘤注射隆起。隨后將腫瘤吸入粘膜吸套1內(粘膜吸套1中未使用的器械腔道需提前堵住以免漏氣),利用圈套器8對腫瘤進行剝離。在需要的情況下,經內窺鏡10的器械腔道置入止血夾9實施止血操作。本專利技術還可用于氣管鏡、消化內鏡、膀胱鏡、鼻咽鏡等微創手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膜吸套(1)及外套管(6),其中該粘膜吸套(1)上開有安裝內窺鏡(10)的主腔道(2)及安裝手術器械的一個或多個器械腔道(3),所述手術器械外套有外套管(6),并通過該外套管(6)安裝在所述器械腔道(3)上;安裝了所述手術器械的粘膜吸套(1)通過所述主腔道(2)安裝在內窺鏡(10)的遠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膜吸套(1)及外套管(6),其中該粘膜吸套(1)上開有安裝內窺鏡(10)的主腔道(2)及安裝手術器械的一個或多個器械腔道(3),所述手術器械外套有外套管(6),并通過該外套管(6)安裝在所述器械腔道(3)上;安裝了所述手術器械的粘膜吸套(1)通過所述主腔道(2)安裝在內窺鏡(10)的遠端。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道(2)為圓形通孔,或為由入口向出口沿徑向向內傾斜、具有錐度的通孔。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道(2)與內窺鏡(10)之間為過盈配合。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道內窺鏡微創手術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器械腔道(3)為圓形通孔,或為由入口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雪琳
    申請(專利權)人:馬雪琳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