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其有效成份為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兩者的質量比為40:1~1:40,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總質量百分含量為12%~82%,其余均為助劑、載體等。本發明專利技術組合物殺蟲效果明顯,增效顯著,降低了農藥使用量,適用于防治小菜蛾、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等鱗翅目害蟲。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double three fipronil urea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double three fipronil urea, and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thereof are double three fipronil urea and fipronil. The mass ratio of both is 40:1 ~ 1:40, and the total mass conten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in the composition is 12% to 82%, and the rest are assistants, carriers and the lik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secticidal effect,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for the control of diamondback moth, rice Leaffolder and lepidopteran pest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農藥殺蟲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及其防治農作物蟲害的應用,屬于農藥復配
技術介紹
雙三氟蟲脲,英文通用名稱:bistrifluron,是由韓國東寶化學公司開發的高活性昆蟲生長調節劑。是新型苯基苯甲酰基脲類衍生物,屬幾丁質合成抑制劑,能抑制昆蟲幾丁質形成,影響內表皮生成,使昆蟲不能順利蛻皮而死亡。雙三氟蟲脲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對抗性害蟲普遍有效,比世界專利WO95/3371l公布的2-溴-3,5-雙(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基脲的活性高25~50倍,能有效防治蔬菜、茶葉、棉花等多種植物的大多數鱗翅目害蟲,且對作物、人畜和環境高度安全。氯氟氰蟲酰胺,屬于新型鄰苯二甲酰胺類殺蟲劑,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高效、低毒和作用機制獨特的新型殺蟲劑。其作用于昆蟲魚尼丁受體,不正常釋放細胞內源鈣離子,影響肌肉持續收縮,表現為抽搐、拒食,最后死亡,對鱗翅目二化螟、小菜蛾等有較突出的防效。目前化學農藥依然是防治農業害蟲的有效手段之一,且處在主要位置,然而隨著化學農藥年復一年的使用、農藥使用量的增加及不科學使用等因素,導致害蟲抗性日益嚴重;尤其是極易產生高抗性的小菜蛾、二化螟等,其危害嚴重時,即使加大藥量,仍不能有效控制,使得多地區農戶使用高毒農藥進行防治,但這樣不僅會增加農民身體健康的危害幾率,也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延緩害蟲抗性的產生,減少農藥品種使用壽命,降低農藥量及減少環境污染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不同機制的農藥復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且有助于延緩害蟲抗性、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有效成份用量和使用成本,以及防治蔬菜、禾谷類作物上小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的應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蟲組合物的有效成份為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兩者的質量比為40:1~1:40,優選質量比為5:1~1:5。組合物中有效成份的總質量百分含量為12%~82%,其余成份為載體和助劑。組合物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加工成懸浮劑、懸乳劑、乳油、水分散粒劑、干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乳劑、微乳劑或可分散油懸浮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與單劑相比,組合物增效作用明顯;2、組合物由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有效成份組成,作用位點不同,有助于克服和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3、可以降低農藥田間使用劑量,節約用藥成本和減少環境污染。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解釋。下述實施例中,除另有說明外,所有百分比均為質量百分比。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原藥:95%雙三氟蟲脲原藥(韓國東寶化學公司生產),96%氯氟氰蟲酰胺原藥(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下述所使用的復配制劑均按所列配方或常規方法配制。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專利技術人對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進行了大量室內配方篩選試驗,意外發現,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在一定比例復配下對小菜蛾、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而不是兩種藥劑作用的簡單相加。具體可從下述室內生物測定試驗實施例中清楚地看出。生物測定實施例1: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對小菜蛾的室內毒力測定試驗試驗對象: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試驗方法: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1154.14-2008》,采用浸葉法。將供試藥劑先配置成一定濃度的母液,再用清水將其稀釋成5個梯度濃度,設清水為空白對照。將新鮮、干凈、大小一致的甘藍葉片分別浸入配置好的藥液中10s,取出懸空自然晾干后,放入干凈的培養皿中,每皿中接入15頭3齡幼蟲,每處理重復4次;置于溫度(25±1)℃、濕度75%、光周期L:D=16:8的培養箱中飼養,藥后72h調查小菜蛾幼蟲死亡數,計算死亡率,數據用SPSS軟件統計處理,求出各藥劑的致死中濃度(LC50)、毒力回歸方程、共毒系數等。聯合作用采用孫云沛法計算共毒系數(CTC),計算方法如下: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LC50/供試藥劑LC50)×100理論毒力指數(TTI)=A藥劑的ATI×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藥劑的ATI×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100。當CTC≤80,則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當80<CTC<120,則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當CTC≥120,則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試驗結果詳見表1。表1雙三氟蟲脲、氯氟氰蟲酰胺及不同配比對小菜蛾的聯合毒力測定結果從表1中試驗數據可以看出,雙三氟蟲脲與氯氟氰蟲酰胺配比在40:1~1:40之間時,對小菜蛾的共毒系數(CTC)均大于120,表明為增效作用;特別是配比在5:1~1:5之間時,共毒系數(CTC)均大于180,增效作用最明顯。生物測定實施例2: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對二化螟的室內毒力測定試驗試驗對象: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試驗方法: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1154.9-2008》,采用Potter噴霧法。將供試藥劑先配置成一定濃度的母液,再用清水將其稀釋成5個梯度濃度,設清水為空白對照。將供試3齡幼蟲放置皿底鋪有濾紙的9cm培養皿中,每皿15頭幼蟲,將培養皿放在Potter噴霧塔載物平臺中央,按濃度由低至高的順序進行噴霧處理(噴液量2mL,壓力1kg/cm2,沉降時間30s);噴霧后,培養皿內放置1cm厚的人工飼料,置于溫度(25±1)℃、濕度75%條件下培養,培養皿表面用黑布蓋住,使其保持黑暗狀態;藥后72h調查二化螟幼蟲死亡數,計算死亡率,數據統計分析同生物測定實施例1。試驗結果詳見表2。表2雙三氟蟲脲、氯氟氰蟲酰胺及不同配比對二化螟的聯合毒力測定結果從表2中試驗數據可以看出,雙三氟蟲脲與氯氟氰蟲酰胺配比在40:1~1:40之間時,對二化螟的共毒系數(CTC)均大于120,表明為增效作用;特別是配比在5:1~1:5之間時,共毒系數(CTC)均大于190,增效作用最明顯。生物測定實施例3: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對稻縱卷葉螟的室內毒力測定試驗試驗對象:稻縱卷葉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試驗方法: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1154.9-2008》,采用Potter噴霧法。將供試藥劑先配置成一定濃度的母液,再用清水將其稀釋成5個梯度濃度,設清水為空白對照。將供試3齡幼蟲放置皿底鋪有濾紙的9cm培養皿中,每皿10頭幼蟲,將培養皿放在Potter噴霧塔載物平臺中央,按濃度由低至高的順序進行噴霧處理(噴液量2mL,壓力1kg/cm2,沉降時間30s);噴霧后,將試蟲移入自制養蟲籠(1.5L礦泉水瓶,無底)中,將4~5葉期的水稻苗放入其中,瓶口處用濕棉花將根莖固定,并保濕,底部朝上并用紗布封口,置于溫度(25±1)℃、濕度75%、光周期L:D=16:8的培養箱中飼養,藥后72h調查稻縱卷葉螟幼蟲死亡數,計算死亡率,數據統計分析同生物測定實施例1。試驗結果詳見表3。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蟲組合物的有效成份為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兩者的質量比為40:1~1:4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含有雙三氟蟲脲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蟲組合物的有效成份為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兩者的質量比為40:1~1:4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份雙三氟蟲脲和氯氟氰蟲酰胺的質量比為5:1~1:5。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中有效成份的總質量百分含量為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博文,胡歡歡,黃柯程,朱衛鋒,吳成林,曹歡,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