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rch age green turtle breeding method,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Transformation of pond: green turtle pond shrimp ponds by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of shrimp farming pond surrounding slopes, and built a fence around the pond; will be changed after the breeding pool exposure to more than 3 days; Seawater Pretreatment: the seawater static precipitation of 10 12h; the water into the pool: after pretreatment of seawater into the pond, the water in the pool below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breeding pool 0.3 hatchlings: 0.5m; stocking green turtle hatchlings in the pond, control juveniles density is 100 120 /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海龜養殖
,具體地,涉及一種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
技術介紹
綠海龜:亦稱海龜,是各種海龜中體形較大的一種,其成龜背甲直線長度可達90到120厘米,體重可達100千克以上。因其體內脂富含主要食物,即海草之葉綠素而得名。然而,它的腹甲為白色或黃白色,背甲則從赤棕含有亮麗的大花斑到墨色不等。識別法為背甲中央為五盾,左右列各為四盾,眼睛上方具鱗片一對,綠海龜俗稱黑龜或石龜,可能與耳身軀遠望過去像個大黑圓石有關。成龜的性別很容易辨認,尾巴的長短是性別的特征。一般而言,公龜的尾巴要比母龜長得很多。綠海龜和其他海龜一樣,除了上岸產卵外,終其一生都在大洋中渡過。它廣泛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并產卵于溫度達25℃以上的沙灘。幼龜偏肉食性,長大后變為雜食。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陸地上產卵,繁育后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廣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溫水水域。綠海龜是比較容易喂養的水生動物,目前關于綠海龜養殖的文獻不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一種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養殖池的改造:綠海龜的養殖池由海蝦養殖池改造,將海蝦養殖池的周邊改造成斜坡,并在池周圍建一圈圍欄;將改造后的養殖池暴曬3天以上;海水預處理:將海水靜置沉淀10-12h;海水入池:將預處理后的海水引入養殖池中,池中水面低于養殖池最高處0.3-0.5m;幼龜放養:將綠海龜的幼龜放入養殖池中,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養殖池的改造:綠海龜的養殖池由海蝦養殖池改造,將海蝦養殖池的周邊改造成斜坡,并在池周圍建一圈圍欄;將改造后的養殖池暴曬3天以上;海水預處理:將海水靜置沉淀10?12h;海水入池:將預處理后的海水引入養殖池中,池中水面低于養殖池最高處0.3?0.5m;幼龜放養:將綠海龜的幼龜放入養殖池中,控制幼龜的密度為100?120只/m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養殖池的改造:綠海龜的養殖池由海蝦養殖池改造,將海蝦養殖池的周邊改造成斜坡,并在池周圍建一圈圍欄;將改造后的養殖池暴曬3天以上;海水預處理:將海水靜置沉淀10-12h;海水入池:將預處理后的海水引入養殖池中,池中水面低于養殖池最高處0.3-0.5m;幼龜放養:將綠海龜的幼龜放入養殖池中,控制幼龜的密度為100-120只/m3,養殖30-35天;降低密度:幼龜養殖30-35天后,將部分綠海龜移到其他養殖池,控制綠海龜密度30-40只/m3;養殖管理:綠海龜養殖過程中管理包括喂食、換水、水溫管理、清除病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月齡以下綠海龜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的改造步驟中,斜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建強,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精工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