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視頻監控定位領域,提供了一種室內定位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攝像機接收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根據所述掃描指令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掃描附近的藍牙設備;攝像機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通過預先在攝像機上設置了藍牙芯片,使得利用所述方法在實現藍牙設備的被動監控時,由攝像機對用戶進行拍攝,藍牙芯片進行定位,避免了攝像機拍攝后再由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定位的繁瑣工序,提高了定位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室內定位方法及其系統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屬于視頻監控定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室內定位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藍牙應用的不斷發展,目前大部分的智能移動終端都已支持藍牙4.0以上標準,藍牙4.0標準包含兩個藍牙標準,準確的說,是一個雙模的標準,它包含傳統藍牙部分(也有稱之為經典藍牙ClassicBluetooth)和低功耗藍牙部分(BluetoothLowEnergy)。傳統藍牙是在之前的1.0.1.2,2.0+EDR,2.1+EDR,3.0+EDR等基礎上發展和完善起來的,低功耗藍牙是Nokia的Wibree標準上發展起來的,利用藍牙技術來進行定位的方法已經越來越普遍。定位技術可分為主動定位和被動定位,主動定位是指客戶端主動查詢自己當前所在的位置,如手機GPS定位、基站定位等。被動定位一般指客戶端在有意識或無意識情況下發出信號,由監控設備主動接收信號;但現有的被動監控設備較為復雜,并且需要人工參與客戶端的具體定位過程,因此,導致操作繁瑣,定位效率低下。故,需要提供一種新的定位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室內定位方法及系統,旨在解決現有的方法中,用于實施被動定時監控設備復雜,還必須由工作人員參與,從而導致操作繁瑣,定位效率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室內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攝像機接收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根據所述掃描指令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掃描附近的藍牙設備;攝像機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室內定位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攝像機,用于接收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根據所述掃描指令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芯片掃描附近的藍牙設備;所述攝像機還用于,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用于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攝像機接收到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命令后,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芯片,然后對附近的藍牙設備進行掃描。攝像機將接收到的掃描參數發送到監控系統,由監控系統根據所述參數確定附近藍牙設備的位置。本實施例中由于預先在攝像機上設置了藍牙芯片,使得利用所述方法在實現藍牙設備的被動監控時,由攝像機對用戶進行拍攝,藍牙芯片進行定位,避免了攝像機拍攝后再由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定位的繁瑣工序,提高了定位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室內定位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室內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室內定位系統的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室內定位系統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攝像機接收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后,啟動預先設置的藍牙,對周圍的藍牙設備進行掃描;然后接收掃描結果,對掃描結果處理后,發送至監控系統,監控系統根據所接收的掃描信息計算出掃描設備的位置。為了說明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說明。實施例一: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室內定位方法的流程圖,詳述如下:步驟S11,攝像機接收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根據所述掃描指令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掃描附近的藍牙設備;該步驟中,為實現通過藍牙掃描,首先需要在攝像機硬件上加入藍牙芯片,在接收到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后,多臺攝像機同時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芯片,對周圍的開啟藍牙功能的智能終端進行掃描。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智能終端均已支持藍牙4.0(或者更高版本),當用戶打開智能終端上的藍牙功能開關時,攝像機便可通過藍牙芯片搜索到開啟藍牙功能的智能終端。優選地,所述S11中預先設置的藍牙為藍牙BR/EDR或者BLE。在對攝像機設置藍牙芯片時,優先選擇藍牙BR/EDR(藍牙基本速率/增強數據率)或者藍牙BLE(低能耗藍牙,BluetoohLowEnergy);在攝像機上預先設置藍牙BR/EDR或者BLE后,只要附近的智能設備開啟藍牙功能,都可以被攝像機上的藍牙模塊主動掃描到。步驟S12,攝像機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可選地,所述步驟S12具體包括:B1、攝像機獲取至少一次掃描藍牙設備得到的至少一次信號強度;B2、攝像機對所述至少一次信號強度進行優化處理,得到優化后信號強度;B3、攝像機將優化后信號強度、所述藍牙設備的物理地址、類型以及名稱作為返回參數上傳至監控系統。具體地,多臺攝像機通過藍牙芯片搜索附近藍牙設備,所述藍牙芯片的搜索過程通過藍牙協議棧中的藍牙主機控制器接口HCI(HostCntrollerInterface)層負責,然后對搜索到的藍牙設備進行掃描。由于環境中往往存在多徑、散射、障礙物、電磁干擾等不穩定因素,使得掃描得到的信號強度RSSI值不穩定,具有較大的波動性,因此,通常每次攝像機在接收到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后,需要進行多次掃描,然后對獲取到的多個信號強度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值進行濾波優化處理,得到優化后的信號強度RSSI值。在進行濾波優化時,攝像機接收一個周期(例如,一個周期設定為1s)內藍牙芯片的掃描信號強度,經優化模塊對所接受到的信號強度值進行計算(計算時所采用的算法優選為卡爾曼濾波算法),然后輸出一個最接近真實情況的信號強度值,即,優化后信號強度值。攝像機的MCU接收所述優化后信號強度值,同時接收掃描返回的藍牙設備的物理地址、類型以及名稱等返回參數,并將上述返回參數發送至監控系統。可選地,在攝像機上傳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時,所述攝像機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標識和當前時間;攝像機將所述藍牙設備的標識和當前時間上傳至監控系統。攝像機MCU接收到返回參數后,添加所掃描藍牙設備的標識及當前的時間信息,然后再連同所述返回參數一起發送至監控系統。由于添加所掃描藍牙設備的標識和當前時間信息,因此,方便后續用戶對某一時刻所述藍牙設備位置的查找。步驟S13,監控系統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可選地:所述步驟S13具體包括:C1、所述監控系統通過三角定位算法計算出所述藍牙設備與所述攝像機的相對位置;C2、結合預先設置的攝像機位置拓撲圖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具體位置。具體地,監控設備接收到攝像機發送的返回參數后,通過定位算法計算出藍牙設備與多個攝像機的相對距離。例如在通過三角定位算法計算時,監控系統利用信號強度隨傳播距離的增大逐漸衰減的原理,監控系統獲取其系統下多臺攝像機對同一藍牙設備的信號強度值,根據該多臺攝像機發送的返回參數中優化后的信號強度值計算藍牙設備與每臺攝像機的相對距離。然后再根據預先設置的攝像機位置拓撲圖計算出藍牙設備的具體位置。其中,所述攝像機位置拓撲圖中包括每臺攝像機的相對距離,攝像機距離監控系統的位置以及攝像機安裝位置與附近固定設施之間的距離。則藍牙設備的具體位置為該藍牙設備與各個攝像機或固定設施的相對位置。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實施例的定位過程,下面結合具體示例進行說明:圖2是本實施例的定位效果圖,如圖2中攝像機啟動藍牙芯片對附近開啟藍牙功能的智能手機進行掃描后,向監控系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攝像機接收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根據所述掃描指令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掃描附近的藍牙設備;攝像機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室內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攝像機接收監控系統發送的掃描指令,根據所述掃描指令開啟預先設置的藍牙掃描附近的藍牙設備;攝像機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先設置的藍牙為藍牙BR/EDR或者BLE。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機讀取掃描結果的返回參數,并上傳所述返回參數至監控系統,具體包括:攝像機獲取至少一次掃描藍牙設備得到的至少一次信號強度;攝像機對所述至少一次信號強度進行優化處理,得到優化后信號強度;攝像機將優化后信號強度、所述藍牙設備的物理地址、類型以及名稱作為返回參數上傳至監控系統。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攝像機將優化后得到的信號強度、所述藍牙設備的物理地址、類型以及名稱作為返回參數上傳至監控系統時,包括:攝像機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標識和當前時間;攝像機將所述藍牙設備的標識和當前時間上傳至監控系統。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控系統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位置,具體包括:所述監控系統通過三角定位算法計算出所述藍牙設備與所述攝像機的相對位置;結合預先設置的攝像機位置拓撲圖確定所述藍牙設備的具體位置。6.一種室內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炳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英飛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