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聽力系統和聽力系統的操作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使用者的聽力系統(2),包括:聽力設備(4)、特別是BTE設備,聽力設備具有麥克風(6),用于采集音頻信號;以及控制單元(12),其被構造為基于音頻信號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Z)進行分類。特別是檢查音頻信號的代表性特征,其使得能夠識別使用者的特定的與生理相關的聲音。于是由此得出表示特定狀態(Z)的癥狀(S1,S2,S3)的存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聽力系統和聽力系統的操作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聽力系統以及聽力系統的操作方法。
技術介紹
聽力系統通常具有一個或兩個聽力設備,其經常由具有聽力損傷的使用者佩戴,用于放大環境聲音。在此,相應的聽力設備通常佩戴在耳朵中或者上并且具有至少一個麥克風,用于接收環境聲音,然后將其以合適的方式放大并且向聽力設備的揚聲器或者耳機轉發,以進行輸出。輸出一般在耳道的方向上或者在耳道內進行。放大和輸出在此是聽力系統的基本功能。為了將聽力系統的功能范圍擴展到超出基本功能,原則上已知集成附加的傳感器、即附加傳感器,借助其測量使用者的生理參數、例如體溫或者血氧含量,以在超過特定的極限值時觸發警報并且以這種方式實現健康監視。
技術實現思路
在此背景下,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聽力系統。根據本專利技術,上述技術問題通過具有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特征的聽力系統以及通過具有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特征的方法來解決。給出了有利構造、擴展和變形方案。在此,結合聽力系統的敘述也比照適用于方法,反之亦然。聽力系統被構造用于由使用者佩戴。此外,聽力系統被構造為雙耳式的,其具有兩個聽力設備,聽力設備分別具有麥克風,用于采集音頻信號。更準確地說,其特別是應當被理解為,兩個麥克風接收聲音、即特別是來自環境的音頻信號并且由此相應地產生電版本的該聲音、即音頻信號。兩個麥克風分別產生音頻信號,即產生特別是基于同一聲音的兩個音頻信號。此外,聽力系統具有控制單元,其被構造為基于音頻信號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進行分類。目前,控制單元還被構造為基于兩個音頻信號,更準確地說由麥克風采集的兩個音頻信號,突出、即特別是確定并且相對于其它分量、即非自身分量放大源自使用者的自身分量,并且用于對生理狀態進行分類。這種設計特別是基于如下思想:這種所謂的雙耳抵消(Verrechnung)使得能夠實現改善環境聲音和由使用者產生的聲音的之間的辨別。為了執行雙耳抵消,控制單元特別是包括雙耳抵消單元。本專利技術特別是基于如下思想:為了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進行分類,不必使用必要的附加傳感器,而是也可以借助為了實現聽力設備的基本功能本來就存在的麥克風測量并且確定相關生理參數,作為識別狀態的基礎。除了對接收到的音頻信號進行處理之外,為了進行放大并且向使用者輸出,由此根據本專利技術附加地對采集的音頻信號進行特別是分離的處理,以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進行分類。聽力系統于是被有利地構造為特別是自動化的診斷系統,其中,診斷通常理解為基于被評估的信號來識別特定的狀態,而無關于該狀態是否對應于一種疾病。然后,為了進行分類,即由控制單元特別是對由麥克風采集的音頻信號針對生理相關聲音進行檢查、進行分析,然后基于其對生理狀態進行分類,控制單元這里特別是用作分類器。本專利技術的特別的優點由此特別是在于,通過將采集的音頻信號附加地用于識別使用者的生理狀態,聽力系統除了放大環境聲音的基本功能之外,還對使用者的通常的感覺進行監視和評價。聽力設備的麥克風在此特別是滿足有利的雙重功能,使得首先能夠放棄為了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進行分類而使用用于測量生理參數的專門的傳感器。生理狀態通常是特別是表現為多種癥狀的使用者的身體狀態。換句話說:使用者的生理狀態是多種癥狀的原因,其存在然后由聽力系統通過對由麥克風采集的音頻信號進行分析來識別。然后,借助識別的癥狀,進行分類,使得分析的結果使得能夠得到關于狀態的結論。癥狀本身由音頻信號或者多個音頻信號來確定。然后,在這方面,特別是進行一種類型的兩級的分類,其中,在第一步驟中,基于音頻信號對癥狀進行分類,然后在第二步驟中,從所識別的癥狀出發對狀態進行分類。這里,通常將分類理解為按照建立的類別劃分給定的集合,并且特別是檢查信號的已知的存儲的模式,隨后將信號與由該模式表征的特定類別相關聯。通常,在此檢查信號的多個特征、即模式,其盡可能對于特定類別是唯一的,然后能夠對應地進行關聯。替換地或者附加地,信號由于特定事件產生,其中,事件然后產生具有特定于類別的特征的信號。然后,通過將事件標識為特定的預先已知的類別的事件,來對事件進行分類。在聽力設備領域,例如經常對音頻信號、特別是環境聲音進行分類,以將使用者的周圍環境與特定的聲音情形、也稱為場景相關聯。作為類別的這些場景例如是安靜環境中的語音或者充滿聲音的環境中的語音。例如,在Hamacher等的“SignalProcessinginHigh-EndHearingAids:StateoftheArt,Challenges,andFutureTrends”EURASIPJournalonAppliedSignalProcessing2005中描述了這種類型的分類。目前,進行分類,以識別使用者的生理狀態。對應地存在多個這種狀態,其中,每個狀態由特定特征、特別是由作為狀態的結果的多個癥狀表示。這些癥狀本身又相應地示出一個類別,并且能夠通過對應的特征彼此區分。在對音頻信號進行分析的情況下,癥狀是例如具有特征頻譜或者幅度曲線的對應的聲音。因此,例如打噴嚏、咳嗽或者聲音失真、即特別是成為低頻的聲音的偏移可從音頻信號出發來識別,并且相應地形成與音頻信號相關聯的癥狀、即癥狀類別。所屬的聲音因此被分類為癥狀。這種分類特別是借助在聽力設備領域中本身已知的方法和算法、特別是利用所謂的貝葉斯網絡來進行。這些方法例如在TarasKowaliw,NicolasBredeche,RenéDoursat:“GrowingAdaptiveMachines:CombiningDevelopmentandLearninginArtificialNeuralNetworks”(Studiesi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2014中進行了描述。特定狀態此時通過多個特征癥狀定義并且對應地通過將基于音頻信號確定的癥狀用于與特定的預先定義的狀態、即狀態類別相關聯來進行分類。因此,例如作為狀態的感冒通過作為癥狀的打噴嚏來表示。因此,如果通過對音頻信號進行分析而識別出打噴嚏,則對應地將狀態分類為感冒。原則上,多個狀態的同時存在也是可能的。因此,控制單元適宜被構造為用于對多個同時存在的狀態進行分類。控制單元被放置在聽力設備中、特別是在其殼體中或者在聽力設備外部在外部設備中,即布置在內部或外部。內部控制單元特別是導致聽力系統的特別緊湊的實現,而外部控制單元具有特別是性能卓越的優點,因為在此特別是構造分離的電源。在每種情況下,控制單元連接到麥克風,使得向控制單元轉發采集的音頻信號,以便隨后由控制單元進行分析。聽力設備特別是BTE設備,即具有在耳朵后面佩戴的殼體的聽力設備。然后,將聽力設備的大多數重要的部件、特別是以下部件中的一個或者組合放置在殼體中:電池、麥克風、電子設備、操作元件和編程接口。聲音輸出經由耳機進行,耳機根據BTE設備的構造同樣放置在殼體中或者作為聽筒的一部分經由線纜連接到殼體并且用于佩戴在耳道中。然而,原則上,也可以想到作為所謂的ITE設備的聽力設備的構造,即完全或者主要在耳朵中佩戴的聽力設備。原則上,為了確定生理狀態,首先由使用者產生的聲音、即使用者聲音非常重要,同時通常不允許從環境聲音得到關于使用者的狀態的結論。因此,其他人是否打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使用者的聽力系統(2),其被構造為雙耳式的,包括:兩個聽力設備(4)、特別是BTE設備,聽力設備分別具有麥克風(6),用于采集音頻信號;以及控制單元(12),被構造為基于音頻信號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Z)進行分類,并且基于兩個音頻信號突出源自使用者的自身分量,并且用于對生理狀態(Z)進行分類。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0.09 DE 102015219573.21.一種用于使用者的聽力系統(2),其被構造為雙耳式的,包括:兩個聽力設備(4)、特別是BTE設備,聽力設備分別具有麥克風(6),用于采集音頻信號;以及控制單元(12),被構造為基于音頻信號對使用者的生理狀態(Z)進行分類,并且基于兩個音頻信號突出源自使用者的自身分量,并且用于對生理狀態(Z)進行分類。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聽力系統具有身體聲音麥克風(38),用于作為音頻信號采集使用者聲音,其由使用者引起并且特別是屬于以下聲音的組,這些聲音包括:呼吸聲、腳步聲、身體聲音、脈搏和說話聲。3.根據前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控制單元(12)具有音頻信號組合單元(40),其將麥克風(6)的音頻信號與身體聲音麥克風(38)的音頻信號組合,以突出這兩個音頻信號中的自身分量。4.根據前兩個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將兩個聽力設備(4)的兩個麥克風(6)的音頻信號綜合成組合信號,所述組合信號具有突出的自身分量,并且控制單元(12)具有音頻信號組合單元(40),其將所述組合信號與身體聲音麥克風(38)的音頻信號組合,以進一步突出自身分量。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麥克風(6)和身體聲音麥克風(38)作為聽力設備(4)的分離部件構造。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聽力設備(4)具有聽筒(34),用于插入使用者的耳道,并且身體聲音麥克風(38)是聽筒(34)的一部分。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控制單元(12)被構造用于對生理狀態(Z)進行分類,其屬于以下狀態(Z)的組,這些狀態包括:感冒、摔倒、睡眠行為、社交活動、運動、壓力和呼吸。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聽力系統(2)具有附加傳感器(10),其不是麥克風(6)并且采集附加信號,除了音頻信號之外,附加信號也用于確定狀態(Z)。9.根據前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聽力系統(2),其特征在于,控制單元(12)被構造為冗余地、即基于附加信號以及音頻信號確定狀態(Z)的癥狀(S1,S2,S3),以確定生理狀態(Z)。...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阿肖夫,L克拉德,
申請(專利權)人:西萬拓私人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新加坡,SG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