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otted pipe cutting production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master PLC control system, the first station from the PLC control module and PLC control module from the second station, master station PLC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first connection from the station PLC control module and PLC control module from the second station through the CC Link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ster PLC control system is also used to control the rotary head, the first station from the PLC control modul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first cutting machine, second from the station PLC control modul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econd cutting machine, cutting machine and cutting machine, the first second are arranged on the rotary head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cutting machine cutting machine. Through the use of CC Lin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 to complete the master PLC and from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and station between PLC communication,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various segments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line, processing and fault alarm,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produc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
本技術涉及機電領域,具體涉及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的管子開槽切割機生產線,都只是對管材的端頭進行開槽切割,無法完成一次裝夾對管材的兩端頭和中部的槽口都進行切割,而且對端頭中心檢測是使用的是位移傳感器,由于位移傳感器需要直接與工件接觸,且一般都使用汽缸推動,接觸力較大,容易造成位移傳感器損壞,使用維護成本高。而且市面上的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一般都是一臺主機控制生產線上的所有的遠程設備或是各設備分散獨立控制。由于管子切割生產線的距離較長,各設備分布的相對分散。當一臺主機控制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時就會造成控制線纜很長,線纜溝中各種線纜混合鋪設,增加的對主機的干擾源,對設備后期的維修的方便性造成影響,當某個設備出現問題時,所有的設備都要停止工作,等待維修。當使用各設備分散獨立運行時,需要個多的操作人員對每臺設備進行監控,既增加了人員浪費,也加重了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當一臺主機控制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時控制線纜很長,各種線纜混合鋪設,增加了的對主機的干擾源,對設備后期的維修的方便性造成不利影響,目的在于提供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通過運用CC-Link通訊技術完成網絡中的主站PLC和從站PLC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命令傳達,實現了對整個生產線中各個分部間的協調聯動,處理故障和報警等,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包括主站PLC控制系統、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和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與第一從站 ...
【技術保護點】
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站PLC控制系統、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和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與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通過CC?Link通訊網絡連接,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與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通過CC?Link通訊網絡連接,通過CC?Link通訊網絡完成主站PLC控制系統和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及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命令傳遞;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還用于控制回轉頭架(3),所述回轉頭架(3)包括夾持部;所述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用于控制第一切割機(1);所述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用于控制第二切割機(2);所述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上均設有對中裝置(15),所述對中裝置(15)上設有等離子割槍(151);所述回轉頭架(3)設于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站PLC控制系統、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和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與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通過CC-Link通訊網絡連接,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與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通過CC-Link通訊網絡連接,通過CC-Link通訊網絡完成主站PLC控制系統和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及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命令傳遞;所述主站PLC控制系統還用于控制回轉頭架(3),所述回轉頭架(3)包括夾持部;所述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用于控制第一切割機(1);所述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用于控制第二切割機(2);所述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上均設有對中裝置(15),所述對中裝置(15)上設有等離子割槍(151);所述回轉頭架(3)設于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和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均包括觸摸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上均設有升降裝置和橫梁(14),所述升降裝置包括絲桿(13)和用于驅動絲桿(13)的第一伺服電機(12),所述絲桿(13)通過滑塊與橫梁(14)的一端連接,所述橫梁(14)的另一端連接對中裝置(15);所述對中裝置(15)在橫梁(14)上的安裝順序依次為橫向拖板(152)、高度調節拖板(153)、安裝板(154)、標尺(155)和等離子割槍(151),所述橫向拖板(152)和高度調節拖板(153)內均設有絲桿,所述絲桿由第二伺服電機(158)驅動,所述高度調節拖板(153)通過滑塊與橫向拖板(152)內的絲桿連接,所述安裝板(154)通過滑塊與高度調節拖板(153)內的絲桿連接;所述標尺(155)的兩端通過探頭支架(156)均與可拆卸連接桿的一端連接,所述可拆卸連接桿的另一端設有對中探頭(157)和端面探頭(159);所述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上的第一伺服電機(12)、對中裝置(15)上的第二伺服電機(158)、對中探頭(157)和端面探頭(159)分別通過對應的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和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進行控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切割機行走軌道,所述第一切割機(1)和第二切割機(2)上均設有與切割機行走軌道相適配的行走機構(16),所述行走機構(16)由第三伺服電機驅動,所述第三伺服電機分別由對應的第一從站PLC控制模塊和第二從站PLC控制模塊進行控制。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開槽切割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頭架(3)包括箱體(31),所述箱體(31)上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上設有回轉機構(40),所述升降裝置上還設有回轉齒輪(39),所述回轉齒輪(39)由第四伺服電機(37)驅動,所述回轉齒輪(39)與回轉機構(40)上的齒輪嚙合用于驅動回轉機構(40)轉動;所述夾持部包括第一夾持部(32)、第二夾持部(33)和第三夾持部(34),所述第一夾持部(32)、第二夾持部(33)和第三夾持部(34)均通過拖板安裝于所述回轉機構(40)上,所述拖板內設有絲桿,所述絲桿由第五伺服電機驅動,所述第一夾持部(32)、第二夾持部(33)和第三夾持部(34)均通過滑塊與對應的所述絲桿連接,且第一夾持部(32)、第二夾持部(33)和第三夾持部(34)對應的絲桿呈輻射狀排布,所述第一夾持部(32)、第二夾持部(33)和第三夾持部(34)在豎直方向的平面內呈圓環狀分布;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李,楊斌,傅進,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華遠焊割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