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79775 閱讀: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8:4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水文觀測設備的技術領域,公開了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包括浮體、自動升降結構、承重繩、信號纜、承重絞盤以及信號絞盤,自動升降結構包括第一升降滾輪以及第一縱向彈簧,承重繩的外端與承重絞盤連接,第一縱向彈簧的下端固定布置,第一升降滾輪連接在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上端,承重繩的內端繞過第一升降滾輪的上側,連接有承重墜;信號纜的外端與信號絞盤連接,信號纜的內端連接有觀測儀器;水文觀測設備包括當第一升降滾輪升降至極限位置啟動信號絞盤及承重絞盤運作的限位啟動結構。利用承重絞盤拉動承重繩,利用信號絞盤拉動信號纜,成本低,便于長途運輸,提高水文剖面觀測的效率,實現觀測儀器無法實現長期穩定的剖面觀測。

    Automatic lifting hydrologic observ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equipment automatic lifting, including floating body, automatic lifting structure, bearing rope, signal cable, and signal bearing winch winch, automatic lif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lifting roller and the first longitudinal spring, bearing rope and the out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winch, the layout of the first longitudinal spring, upper end of the first lift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ongitudinal spring, the inner end of the load-bearing rope around the first lifting roller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bea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fall; the signal cable winch signal conn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signal cable in the observation instrument; hydrological observ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when the first lifting roller lifting to limit position of the start signal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winch winch bearing limit starting structure. The load bearing rope pulling winch, winch pull signals by signal cable, low cost, convenient for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ydrological profile observation, unable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profile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instrume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
    本技術涉及水文觀測設備的
    ,尤其涉及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
    技術介紹
    測量及獲取水文相關數據資料能為防汛決策及鹽水入侵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而采用浮體搭載觀測儀器是對水文數據資料觀測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在無人值守的條件下,長期、連續、同步、自動地對水文要素進行全面綜合觀測,是離岸觀測的重要手段。剖面觀測浮體能夠用于觀測水文參數的垂直變化,但多年來,我國只能依靠引進國外剖面浮體建設實時海洋觀測網,直至2016年,我國自行研制的剖面觀測浮體才首次加入全球Argo實時海洋觀測網。然而,無論是由國外引進還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剖面觀測浮體目前都僅被應用于深海海域的海洋觀測,而在河道、河口及淺海等水域的剖面觀測一直采取依靠人工拉絞車的傳統方式進行,操作起來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導致成本過高,操作效率低,且無法進行長期穩定的剖面觀測,因此直至現在,河道、河口及淺海等水域的剖面觀測資料都十分有限,制約著河口動力學的進一步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水文觀測設備采用人工拉絞車方式升降承重繩,導致操作效率低、成本高以及觀測儀器無法實現長期穩定的剖面觀測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包括浮體、設置在所述浮體上的自動升降結構、承重繩、信號纜、收卷或放出所述承重繩的承重絞盤以及收卷或放出所述信號纜的信號絞盤,所述自動升降結構包括第一升降滾輪以及第一縱向彈簧,所述承重繩的外端與所述承重絞盤連接,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下端固定布置,所述第一升降滾輪連接在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上端,所述承重繩的內端繞過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上側,朝下延伸布置,且所述承重繩的內端連接有承重墜;所述信號纜與所述承重繩并列活動布置,所述信號纜的外端與信號絞盤連接,所述信號纜的內端連接有觀測儀器;所述水文觀測設備包括當所述第一升降滾輪升降至極限位置啟動所述信號絞盤及承重絞盤運作的限位啟動結構。進一步地,所述自動升降結構包括第二縱向彈簧、第二升降滾輪以及過渡滾輪,所述第二縱向彈簧與所述第一縱向彈簧并列布置,且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上端固定布置,第二升降滾輪連接在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下端,所述過渡滾輪布置在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外側;所述承重繩的內端依序繞過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上側、第二升降滾輪的下側以及過渡滾輪的上側,并朝下延伸布置。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啟動結構包括連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抵接件、上觸動器以及下觸動器,所述上觸動器與下觸動器呈上下間隔布置,所述抵接件置于所述上觸動器與下觸動器之間。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側邊設有縱向布置的豎桿,所述上觸動器及下觸動器連接在所述豎桿上。進一步地,所述浮體上設有呈水平狀布置的承重限位結構,所述承重限位結構中設有供所述承重繩穿過的第一定位間隙。進一步地,所述浮體上設有呈水平狀布置的信號限位結構,所述信號限位結構中設有供所述信號纜穿過的第二定位間隙。進一步地,所述自動升降結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縱向布置的第一導軌桿,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升降滾輪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一導軌桿上。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縱向布置的第二導軌桿,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導軌桿上,所述第二升降滾輪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二導軌桿上。進一步地,所述浮體,包括呈水平狀布置的架體以及多個氣缸,所述架體為多個水平管體連接搭建而成,且所述水平管體之間通過拆卸結構連接;所述架體的重心位置設有安裝臺,所述自動升降結構連接在所述安裝臺上,所述架體的外周形成有多個頂點位置,多個所述氣缸分別對應連接在所述架體的多個頂點位置,且所述氣缸位于所述架體的下方。進一步地,所述架體呈等腰三角形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水文觀測設備,其可以利用承重絞盤拉動承重繩,利用信號絞盤拉動信號纜,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也低,便于長途運輸和保存,極大提高了水文剖面觀測的效率,能為為防汛決策及鹽水入侵治理研究提供有效數據支撐,并且,可以實現觀測儀器無法實現長期穩定的剖面觀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浮體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浮體的主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參照圖1-3所示,為本技術提供的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水文觀測設備,用于放置在海上或者河道上,其上設置有觀測儀器106,用于測量以及獲取水文數據資料,以為防汛決策及鹽水入侵治理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水文觀測設備包括浮體、自動升降結構、承重繩109、承重墜105、信號纜110以及承重絞盤108。其中,自動升降結構設置在浮體上,其包括第一升降滾輪111以及第一縱向彈簧115,其中,承重繩109的外端纏繞在承重絞盤108上,當承重絞盤108正向轉動時,則可以收卷承重繩109,當承重絞盤108反向轉動時,則可以放出承重繩109;第一縱向彈簧115呈縱向布置,其下端固定布置,且第一升降滾輪111連接在第一縱向彈簧115的上端,這樣,第一升降滾輪111則會隨著第一縱向彈簧115的伸縮而上下升降移動;承重繩109的內端由上繞在第一升降滾輪111上,且承重墜105連接在承重繩109的內端,這樣,當承重繩109的內端處于自然狀態時,在承重墜105的作用下,承重繩109的內端處于垂直狀布置。信號纜110與承重繩109并列活動布置,且信號纜110的內端連接有用于觀測水文數據的觀測儀器106,信號纜110的外端連接有信號絞盤107,當信號絞盤107正向轉動時,則可以收卷信號纜110,當信號絞盤107反向轉動時,則可以放出信號纜110;水文觀測設備還包括控制承重絞盤108啟動或關閉的限位啟動結構,當第一升降滾輪111上升至極限位置或者下降至極限位置時,該限位啟動結構則會啟動承重絞盤108轉動,進而對應收卷或放出承重繩109。在實際運用中,當水文觀測設備放置在河道、河口及淺海等水域的剖面觀測,其可以利用承重絞盤108拉動承重繩109,利用信號絞盤107拉動信號纜110,從而不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操作效率高,且成本也低;當浮體隨著水面朝上上升時,整個水文觀測設備也隨之上升,此時,第一升降滾輪111則會相對朝下移動,第一縱向彈簧115被壓縮,當然,承重墜105以及信號纜110也隨之下降,此時,當第一升降滾輪111下降至極限位置時,限位啟動結構則會控制承重絞盤108啟動收卷承重繩109,控制信號絞盤107啟動收卷信號纜110,使得承重繩109以及信號纜110上升,直至恢復原先位置;當浮體隨著水面朝上下降時,整個水文觀測設備也隨之下降,此時,第一升降滾輪111則會相對朝上移動,第一縱向彈簧115被拉伸,當然,承重墜105以及信號纜110也隨之上升,此時,當第一升降滾輪111上升至極限位置時,限位啟動結構則會控制承重絞盤108啟動放出承重繩109,控制信號絞盤107啟動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

    【技術保護點】
    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浮體、設置在所述浮體上的自動升降結構、承重繩、信號纜、收卷或放出所述承重繩的承重絞盤以及收卷或放出所述信號纜的信號絞盤,所述自動升降結構包括第一升降滾輪以及第一縱向彈簧,所述承重繩的外端與所述承重絞盤連接,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下端固定布置,所述第一升降滾輪連接在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上端,所述承重繩的內端繞過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上側,朝下延伸布置,且所述承重繩的內端連接有承重墜;所述信號纜與所述承重繩并列活動布置,所述信號纜的外端與信號絞盤連接,所述信號纜的內端連接有觀測儀器;所述水文觀測設備包括當所述第一升降滾輪升降至極限位置啟動所述信號絞盤及承重絞盤運作的限位啟動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浮體、設置在所述浮體上的自動升降結構、承重繩、信號纜、收卷或放出所述承重繩的承重絞盤以及收卷或放出所述信號纜的信號絞盤,所述自動升降結構包括第一升降滾輪以及第一縱向彈簧,所述承重繩的外端與所述承重絞盤連接,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下端固定布置,所述第一升降滾輪連接在所述第一縱向彈簧的上端,所述承重繩的內端繞過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上側,朝下延伸布置,且所述承重繩的內端連接有承重墜;所述信號纜與所述承重繩并列活動布置,所述信號纜的外端與信號絞盤連接,所述信號纜的內端連接有觀測儀器;所述水文觀測設備包括當所述第一升降滾輪升降至極限位置啟動所述信號絞盤及承重絞盤運作的限位啟動結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升降結構包括第二縱向彈簧、第二升降滾輪以及過渡滾輪,所述第二縱向彈簧與所述第一縱向彈簧并列布置,且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上端固定布置,第二升降滾輪連接在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下端,所述過渡滾輪布置在所述第二縱向彈簧的外側;所述承重繩的內端依序繞過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上側、第二升降滾輪的下側以及過渡滾輪的上側,并朝下延伸布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升降的水文觀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啟動結構包括連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滾輪的抵接件、上觸動器以及下觸動器,所述上觸動器與下觸動器呈上下間隔布置,所述抵接件置于所述上觸動器與下觸動器之間。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升降的水文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盧陳鄒華志何用吳門伍高時友葉榮輝陳榮力黃日生
    申請(專利權)人: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人妻丰满熟妇aⅴ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