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679660 閱讀: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8:3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包括底座、傳感器支架和千分尺,所述底座包括螺母座、滑槽和壓蓋;所述傳感器支架包括滑塊、傳感器固定套,以及設置在滑塊與傳感器固定套之間的千分尺連接部,所述千分尺連接部的正面設置有千分尺連接孔;所述滑塊可上下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壓蓋可拆卸地固定在滑槽的開口處,以限定所述滑塊只能在滑槽內滑動;所述千分尺螺紋連接在螺母座上,所述千分尺的端部伸入所述千分尺連接孔內;所述千分尺連接部的背面設置有彈簧。該裝置利用千分尺調節軸系表面與電渦流傳感器間的相對位移信號,克服了傳統標定作業工作環境惡劣、誤差大的弊端,具有結構簡單,維護性強,可靠性高等特點。

    Portable eddy current sensor field calib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eddy current sensor calib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ensor bracket and a micrometer, the base includes a nut seat, a chute and a cover; the sensor bracket comprises a slider, sensor fixing sleev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 block and the sensor fixing sleeve between the micrometer connection and the front the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icrometer micrometer connecting hole; the slider can slide up and down are arranged in the chute; the cover is detachably fixed on the opening slot, to define the slider can slide in the chute; the micrometer is in threaded connection with the nut seat on the end of the micrometer the micrometer extends into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connec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micrometer spring. The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signal of shafting surface and the eddy current sensor using inter micrometer, to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calibration work in harsh environments, large error drawback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maintenance, high reliabilit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渦流傳感器標定裝置,特別是指一種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
    技術介紹
    電渦流傳感器是一種高線性度、高分辨力地測量被測金屬導體距探頭表面距離的位移非接觸式傳感器。此類傳感器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即金屬導體置于變化的磁場中或在磁場中作切割磁力線運動時,導體內將產生呈渦旋狀的感應電流,此電流叫電渦流,以上現象稱為電渦流效應。電渦流傳感器測量時,被測金屬導體的材料、表面平整度、表面磁效應、表面鍍層以及表面尺寸等因素對測量過程及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電渦流傳感器使用前必須要在現場環境中再次標定,繪制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曲線u=f(d),確定傳感器的線性工作范圍及靈敏度,正確地選取初始間隙,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目前,采用電渦流傳感器對軸系振動進行測量時,現場標定一般采用“兩點法”。在安裝好傳感器后,利用塞尺輔助測量傳感器端頭與軸系表面的間隙,分別在合適的間隙采集傳感器數據繪制輸出特性曲線u=f(d)。這種方法通常受軸系安裝環境和人為操作水平的影響,操作不方便,對間隙的測量誤差較大,導致電渦流傳感器測量的準確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省時省力、精確地對電渦流傳感器進行現場標定的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設計的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包括底座、傳感器支架和千分尺,所述底座包括螺母座、滑槽和壓蓋;所述傳感器支架包括滑塊、傳感器固定套,以及設置在滑塊與傳感器固定套之間的千分尺連接部,所述千分尺連接部的正面設置有千分尺連接孔;所述滑塊可上下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壓蓋可拆卸地固定在滑槽的開口處,以限定所述滑塊只能在滑槽內滑動;所述千分尺螺紋連接在螺母座上,所述千分尺的端部伸入所述千分尺連接孔內;所述千分尺連接部的背面設置有第一彈簧安裝孔,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第二彈簧安裝孔,所述第一彈簧安裝孔與第二彈簧安裝孔之間設置有彈簧。該裝置進行現場標定過程為:將電渦流傳感器安裝在傳感器支架上,合理調整傳感器支架和傳感器的位置,讓傳感器觸頭貼在清潔好的軸系表面;調節千分尺,得到傳感器觸頭表面與軸系表面不同間隙,分別采集對應的信號,繪制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曲線,用以現場測試使用。優選地,所述底座的底面為兩個120°夾角的光滑平面。優選地,所述壓蓋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滑槽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利用千分尺來調節軸系表面與電渦流傳感器間的相對位移信號,克服了傳統標定中人工來操作工作環境惡劣、誤差大的弊端,具有結構簡單、維護性強、可靠性高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設計的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D-D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安裝電渦流傳感器的示意圖。其中:底座1、螺母座1.1、滑槽1.2、底面1.3、第二彈簧安裝孔1.4、壓蓋1.5、傳感器支架2、滑塊2.1、千分尺連接部2.2、千分尺連接孔2.3、第一彈簧安裝孔2.4、傳感器固定套2.5、千分尺3、彈簧4、螺釘5、電渦流傳感器6、螺母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3所示,本技術所設計的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包括底座1、傳感器支架2和千分尺3,各部分均采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底座1包括螺母座1.1、滑槽1.2和壓蓋1.5。傳感器支架2包括滑塊2.1、傳感器固定套2.5,以及設置在滑塊2.1與傳感器固定套2.5之間的千分尺連接部2.2。滑塊2.1可上下滑動地設置在滑槽1.2內。壓蓋1.5通過螺釘5固定在滑槽1.2的開口處,用以限定滑塊2.1使其只能在滑槽1.2內滑動。千分尺連接部2.2的正面設置有千分尺連接孔2.3,背面設置有第一彈簧安裝孔2.4。千分尺3螺紋連接在螺母座1.1上,千分尺3的端部插入千分尺連接孔2.3內并可推動傳感器支架2向下位移。底座1正對第一彈簧安裝孔2.4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彈簧安裝孔1.4,第一彈簧安裝孔2.4與第二彈簧安裝孔1.4之間設置有彈簧4,彈簧4對傳感器支架2施加一個向上的支撐力。底座1的底面1.3為兩個120°夾角的光滑平面,兩平面四條邊完全平行。當底座1放在軸上時可以保證底座1的垂線過被測軸系的中心。該裝置進行現場標定過程為:如圖4所示,電渦流傳感器6通過上下兩個螺母7安裝在傳感器支架2上,合理調整傳感器支架2和電渦流傳感器6的位置,讓傳感器觸頭貼在清潔好的軸系表面;調節千分尺3,使傳感器支架2帶著傳感器上下移動,得到傳感器觸頭表面與軸系表面的不同間隙,分別采集對應的信號,繪制傳感器的輸出特性曲線,完成標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傳感器支架(2)和千分尺(3),所述底座(1)包括螺母座(1.1)、滑槽(1.2)和壓蓋(1.5);所述傳感器支架(2)包括滑塊(2.1)、傳感器固定套(2.5),以及設置在滑塊(2.1)與傳感器固定套(2.5)之間的千分尺連接部(2.2),所述千分尺連接部(2.2)的正面設置有千分尺連接孔(2.3);所述滑塊(2.1)可上下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1.2)內;所述壓蓋(1.5)可拆卸地固定在滑槽(1.2)的開口處,以限定所述滑塊(2.1)只能在滑槽(1.2)內滑動;所述千分尺(3)螺紋連接在螺母座(1.1)上,所述千分尺(3)的端部伸入所述千分尺連接孔(2.3)內;所述千分尺連接部(2.2)的背面設置有第一彈簧安裝孔(2.4),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第二彈簧安裝孔(1.4),所述第一彈簧安裝孔(2.4)與第二彈簧安裝孔(1.4)之間設置有彈簧(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攜式電渦流傳感器現場標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傳感器支架(2)和千分尺(3),所述底座(1)包括螺母座(1.1)、滑槽(1.2)和壓蓋(1.5);所述傳感器支架(2)包括滑塊(2.1)、傳感器固定套(2.5),以及設置在滑塊(2.1)與傳感器固定套(2.5)之間的千分尺連接部(2.2),所述千分尺連接部(2.2)的正面設置有千分尺連接孔(2.3);所述滑塊(2.1)可上下滑動地設置在所述滑槽(1.2)內;所述壓蓋(1.5)可拆卸地固定在滑槽(1.2)的開口處,以限定所述滑塊(2.1)只能在滑槽(1.2)內滑動;所述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瑞平馮曉輝雷俊松廖鵬飛陳昊胡云飛劉暢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理工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综合社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 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