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74483 閱讀: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3:53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水下沖刷防護工程的領域,公開了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包括布置在過江隧道上方的頂部混凝土防護板以及布置在河道上游斷面迎水流側的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形成在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一側邊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與現有技術相比,頂部混凝土防護板坐落于過江隧道之上,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垂直設置在河道上游斷面迎水流側,而且是布置在過江隧道的一側,整個的混凝土蓋板結構形成一個“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將“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倒扣在過江隧道隧洞之上,這種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性能穩定,對其下部過江隧道具有良好的抗沖刷保護作用。

    Concrete structure for anti scour protection project of inland river crossing river tunn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 scouring protection project, for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inland river crossing tunnel anti scour protection project discloses vertical concrete protection plate comprises arranged in the tunnel across the river above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protective plate and layout of the river upstream receive stream side of the vertical concrete protective plate formed on one side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protective plate edge and extending vertically downward arrangemen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top of the concrete protective plate is located on the river tunnel, vertical concrete protective plat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river section water Ying side, an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unnel across the river,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concrete cover to form a \gamma\ type concrete cover structure, the whole gamma type concrete cover the structure upside down on the river tunnel tunnel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oncrete cover structural stability, anti erosion has good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river tunnel.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
    本技術涉及水下沖刷防護工程領域,尤其是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
    技術介紹
    在易發生不利淘刷的水下河床修建過江隧道工程,過江隧道覆蓋層通常處于水流流速大、水沙動力不穩定性的區域,為確保過江隧道覆蓋層的抗沖刷穩定性,須開展和實施必要的沖刷防護工程措施。目前,拋石回填法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等過江隧道覆蓋層沖刷防護工程已經是發展較為成熟的工程措施。拋石法具有施工便捷、工程造價低,工期短等優勢。但拋石法工程竣工后形成的抗沖刷防護層缺乏整體性抗沖穩定,局部穩定性和密實性易被極端水沙動力、人類活動因素影響。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中不分散、自流平、自密實、不滲水,具有較高的整體穩定性和強度。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比工藝要求較高、施工難度相對較大,需嚴格控制水下混凝土澆筑質量,工程造價相對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內河涌過江隧道覆蓋層抗沖刷防護工程存在整體抗沖穩定性差以及施工難度大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包括布置在過江隧道上方的頂部混凝土防護板以及布置在河道上游斷面迎水流側的垂直混凝土防護板,所述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形成在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一側邊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進一步地,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寬度大于所述過江隧道洞徑。進一步地,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寬度為所述過江隧道的洞徑的兩倍以上。進一步地,所述過江隧道上設置有覆蓋層,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覆蓋在所述覆蓋層的上方。進一步地,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上鋪設有碎石反濾層。進一步地,所述碎石反濾層的上方設置有拋石回填層。進一步地,所述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布置在所述過江隧道的側邊,且與所述過江隧道間隔布置。進一步地,所述垂直混凝土防護板與所述過江隧道之間的間隔大于所述過江隧道的洞徑。進一步地,所述垂直混凝土防護板的底部嵌入在弱風化基巖中或者中風化基巖中。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設置頂部混凝土防護板和垂直混凝土防護板,頂部混凝土防護板坐落于過江隧道之上,垂直混凝土防護板設置在河道上游斷面迎水流側并位于過江隧道的一側,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形成在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一側邊并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整個的混凝土蓋板結構形成一個“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將“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倒扣在過江隧道隧洞之上,水流直接沖刷混凝土蓋板結構從而保護過江隧道免受沖刷,這種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性能穩定,對其下部過江隧道具有良好的抗沖刷保護作用,對隧道工程所在巖層有一定防滲效果,此外,“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采用整體澆筑的方法澆筑而成,施工難度大大降低。附圖說明圖1為技術提供的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參照圖1所示,為本技術提供較佳實施例。本技術提供的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可以運用在水下沖刷防護工程中,也可以運用在其他沖刷防護工程中,并不僅限于其中一種。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包括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和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布置在過江隧道的上方,一般是在過江隧道13的隧洞之上,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布置在河道的上游斷面的迎水流側,具體是過江隧道13的上游側,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形成在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的一側邊并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整個的混凝土結構形成一個“Γ”型的混凝土蓋板結構,“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采用整體澆筑的方法澆筑而成,施工難度大大降低。“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呈垂直封閉空間的混凝土結構,作為一個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澆筑后,倒扣在過江隧道13隧洞之上,使得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坐落在過江隧道13的隧洞之上,而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一邊的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設置在內河涌隧道或者隧洞的上游斷面的迎水流側,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的厚度一般取30CM~50CM,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平面的長度、寬度以及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的深度可根據內河涌過江隧道13主河槽寬度、隧洞洞徑和設計埋深進行適當調整。一般來說,過江隧道引起沖刷分為局部沖刷和河流自然沖刷兩種類型,由于過江隧道是埋設于河床下,對河流的水沙運動形成干擾較少,因此,過江隧道的沖刷主要是河流的自然沖刷,水流在流動過程中,在水流反復作用下,過江隧道壁會被沖刷變薄,甚至毀損,而設置“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迎水流方向倒扣在過江隧道之上,對過江隧道形成包圍保護,水流的沖刷轉移到“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上,這種混凝土蓋板結構整體性能穩定,對其下部過江隧道13具有良好的抗沖刷保護作用,對隧道工程所在巖層有一定防滲效果。具體地,將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的寬度設置大于過江隧道13洞徑,這樣,“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的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就可以獨立位于過江隧道13的隧洞之上,當水流沖刷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結構,過江隧道13或者隧洞不需要承受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結構的重壓,從而保護過江隧道13或者隧洞。將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的寬度設置為過江隧道13的洞徑的兩倍以上,為了更好地保護過江隧道13或者隧洞,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平面長度(沿河道水流方向)可根據過江隧道13隧洞洞徑及間距進行適當調整;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平面寬度應根據過江隧道13隧址斷面河床主槽寬度進行適當調整。過江隧道13上設置有覆蓋層,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覆蓋在覆蓋層的上方,本實施例中,覆蓋層采用混凝土連體排,混凝土連體排底部采用針刺復合土工布,針刺復合土工布具有反濾作用,過江隧道13上方設置有覆蓋層,使得覆蓋層以下的過江隧道13表面土粒不被水流沖走,覆蓋層對過江隧道13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上鋪設有碎石反濾層14,碎石反濾層14覆蓋在頂部混凝土防護板11之上,碎石反濾層14是由2-4層顆粒大小不同的碎石、砂或卵石等材料做成的,順著水流的方向顆粒逐漸增大,任一層的顆粒都不允許穿過相鄰較粗一層的孔隙。同一層的顆粒也不能產生相對移動。設置碎石反濾層14后滲透水流出時就帶不走防護體或河床中的土壤,從而可防止流土的發生,以達到河流江水暢通而土壤中細顆粒不流失的目的。在碎石反濾層14的上方設置有一定厚度的拋石回填層15,拋石回填層15應具有良好的顆粒極配,拋石回填之后要恢復工程前隧址端面原河床高程,使得河床盡量恢復之前的狀態。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布置在過江隧道13的一側邊,具體是沿水流方向的上游側,而且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設置在河道上游斷面,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與過江隧道13兩者之間間隔布置,這樣,Γ”型混凝土蓋板結構的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就可以獨立位于過江隧道13的隧洞之上,當水流沖刷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過江隧道13或者隧洞不需要承受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的重壓,從而保護過江隧道13或者隧洞。垂直混凝土防護板12與過江隧道13之間的間隔大于過江隧道13的洞徑,垂直混凝土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

    【技術保護點】
    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過江隧道上方的頂部混凝土防護板以及布置在河道上游斷面迎水流側的垂直混凝土防護板,所述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形成在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一側邊,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過江隧道上方的頂部混凝土防護板以及布置在河道上游斷面迎水流側的垂直混凝土防護板,所述垂直混凝土防護板形成在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一側邊,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寬度大于所述過江隧道洞徑。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的寬度為所述過江隧道的洞徑的兩倍以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內河涌過江隧道抗沖刷防護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江隧道上設置有覆蓋層,所述頂部混凝土防護板覆蓋在所述覆蓋層的上方。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涂向陽劉國珍吳門伍高時友何用佟曉蕾袁菲吳小明陳榮力
    申請(專利權)人: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黄色成人网站免费无码av|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无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