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釣魚用衣服,其特征為:侵入袖內的水難以向袖內擴展滲透并到達覆蓋肘部部分,給穿著者帶來不舒適感的可能性小。該釣魚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內側設置有吸水性內里材料的防水性布部件構成的袖本體,在該袖本體上縫制有比該袖本體直徑小的袖口部件,在上述袖本體的袖前端側且在比縫制著上述袖口部件的被縫制部更靠近肘部側的部位,非吸水性樹脂帶沿袖內側表面以環繞狀態粘貼,樹脂滲透到上述內里材料且袖內側表面為樹脂面。(*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釣魚用衣服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釣魚用衣服,特別涉及一種降雨時穿著舒適的釣魚用雨衣。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這種釣魚用衣服,為了防備意料外的降雨或波浪飛沫等,具有由含氯丁二烯等防水性布部件構成的袖本體。另外,由于防水性布部件一般基本不具備透氣性,具有易潮熱的缺點,所以,在該種釣魚用衣服的防水性布部件的內面側(作為衣服時的里面一側),設置尼龍網眼等的吸水性內里材料,由吸水性內里材料抑制衣服里面的潮熱。而且,使現有的釣魚用衣服的袖口與手腕相配合,從謀求保溫性和防止雨水等的侵入等各種觀點出發,在袖本體的前端部等縫制比袖本體直徑小的其它的筒狀袖口部件。
技術實現思路
但是,即使上述現有的釣魚用衣服的袖口部件與手腕配合,雨水等的水依然有時會從袖本體的縫制著袖口部件的部分侵入袖本體內部。而且,在袖口部件沒有使用防水性部件的場合,有時水首先滲入袖口部件,然后從該袖口部件侵入袖本體內部。另外,釣魚時,長時間手向身體前方伸出(有時手在肘部上方)把持釣竿的情況比較多,在采取這種姿勢時,有時雨水等通過穿著者的手腕侵入袖中。而且,侵入袖內的水滲入吸水性內里材料,由于毛細管現象(燈-->芯吸油現象),水向袖內擴展滲透一直到達肘部(覆蓋肘部部分),有給穿著者帶來不舒適感的問題。針對該問題,采用由兩面為非吸水性的布部件構成的袖口部件,同時考慮在縫制袖本體的袖口部件的被縫制部的內側粘貼密封帶的方法,但由于袖口部件的直徑比袖本體的被縫制部小,所以縫制后在袖本體產生很多褶皺,水容易從褶皺和褶皺之間的縫隙侵入,為了可靠地阻止水的侵入而粘貼密封帶是困難的。所以,鑒于上述現有問題,本專利技術的課題是提供一種釣魚用衣服,其特征為:侵入袖內的水難以向袖內擴展滲透并到達覆蓋肘部部分,給穿著者帶來不舒適感的可能性小。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解決上述課題的釣魚用衣服,該釣魚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內側設置有吸水性內里材料的防水性布部件構成的袖本體,在該袖本體上縫制有比該袖本體直徑小的袖口部件,其特征為:在上述袖本體的袖前端側且在比縫制著上述袖口部件的被縫制部更靠近肘部側的部位,非吸水性樹脂帶沿袖內側表面以環繞狀態粘貼,以使樹脂滲透到上述內里材料且袖內側表面為樹脂面。上述構造構成的釣魚用衣服中,由于樹脂帶粘貼部分的樹脂浸透到內里材料且袖內側表面為樹脂面,所以,該部分的內里材料的吸水性被阻礙的同時,水難以通過樹脂面,水的滲透被阻止。而且,在上述袖本體的袖前端側且在比縫制著上述袖口部件的被縫制部更靠近肘部(覆蓋肘部分)側的部位,該樹脂帶沿袖內側表面被設置成環繞狀態,所以,即使水從袖口或被縫制部的針腳等侵入袖本體內,向肘部的水的滲透也被抑制。所以,在袖內水擴展并到達覆蓋肘部部分的可能性降低,給穿著者帶來不舒適感的可能性小。另外,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謂的吸水性是指根據毛細管現象將水吸上來的吸收水的性質。除此之外,所謂的比袖本體的直徑小,是指至少袖口部件比袖本體的被縫制部直徑小。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釣魚用衣服,該釣魚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內側設置-->有吸水性內里材料的防水性布部件構成的袖本體,在該袖本體上通過筒狀連結部件設置有比上述袖本體直徑小的袖口部件,其特征為:上述袖口部件被縫制在上述筒狀連結部件上,上述筒狀連結部件至少其內側為非吸水性,且在與上述袖本體直徑相同的部位與袖本體相縫合,由在被縫制部內側粘貼密封帶來完成密封上述袖本體的上述筒狀連結部的被縫制部分。因為在上述構成的釣魚用衣服的直徑相同部位,在袖本體上縫制筒狀連結件,所以,在其前端部產生褶皺的可能性小,由密封帶的密封可靠地抑制水的侵入。而且,因為筒狀連結部件的內側為非吸水性,所以,即使水從縫制著袖口或袖口部件的部分侵入,水浸透到連結部件內側,到達袖本體內部的可能性也小。所以,水難以在袖內擴展滲透到達肘部,給穿著者帶來不舒適感的可能性小。另外,本專利技術中所謂的相同直徑,是指在縫制筒狀連結部件時在袖本體的被縫制部不產生褶皺程度下的相同直徑。另外,所謂的密封,是指堵塞針腳及被縫制部件之間的縫隙,進行液體密封。附圖說明圖1是第1實施方式的釣魚用衣服的簡略的正面圖。圖2是同實施方式的軸向斷面圖。圖3是同實施方式的樹脂帶的橫向斷面圖。圖4是同實施方式的主要部位擴大的斷面圖。圖5是第2實施方式的軸向斷面圖。圖6是第3實施方式的軸向斷面圖。圖7是第4實施方式的軸向斷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釣魚用衣服進行說明。第1實施方式首先,對第1實施方式的釣魚用衣服進行說明。圖1為涉及第1實施方式的釣魚用衣服袖的袖前端側部分,即,顯示覆蓋穿著者前臂部分的大致的正面圖。本實施方式的釣魚用衣服的構成為:配有袖,袖為在圖1所示袖本體1的前端部1d上縫制比該前端部1d直徑小的袖口部件2的結構。圖2為圖1的A-A線斷面圖,即,將袖的袖前端側沿其長方向截斷時的斷面圖。如圖2所示,上述袖本體1由將三層構造的防水性布部件9縫制成筒狀形成,防水性布部件9構造為在表面材料7和吸水性內里材料6之間由防水樹脂膜8分層堆積而成。尼龍或聚酯布料(紡織物)等作為上述表面材料7被使用,尼龍制網眼材料作為上述吸水性內里材料6被使用,聚氨酯類薄膜或氟類薄膜等作為防水樹脂膜8使用。上述袖口部件2由布部件形成筒狀而構成,并被縫制在上述袖本體1的前端部1d的內周面。作為構成上述袖口部件2的布部件,具有伸縮性和防水性的防水性布部件(例如,在防水性氯丁二烯膜上貼針織物而得到的布等)被使用。另外,如圖2所示,在上述袖本體1的內周面貼付有非吸水性樹脂帶4。詳細地說,該樹脂帶4位于袖本體1的袖前端,且沿著比縫制袖口部件2的被縫制部1a更靠近肘部側(基端側)的部位1b的內周面以環繞狀態被連續地貼付。圖3是表示沿橫斷方向切斷該非吸水性樹脂帶4的長度方向的狀態的斷面圖,圖4為圖2的重要部位B的擴大斷面圖。如圖3所示,該樹脂帶4由將非吸水性粘和樹脂4b涂布于表面平滑的帶狀基體4a的一面而構成,帶狀基體4a由非吸水性合成樹-->脂構成,如圖4所示,粘貼樹脂4b作為粘貼面粘貼于袖本體1的內周面,而由粘貼樹脂4b浸透在內里材料6且帶狀基體4a露在外面,使內側(內里側)表面為平滑的樹脂面。作為該樹脂帶4的帶狀基體4a和粘貼樹脂4b,均采用非吸水性(疏水性)的樹脂,具體地說,聚氨酯樹脂作為帶狀基體4a被使用。另外,作為粘貼樹脂4b,使用含有滲透到吸水性內里材料6中的溶劑且由該溶劑的揮發而固定的樹脂,例如,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樹脂。另外,作為粘貼樹脂4b,也可使用加熱后融化且滲透到吸水性內里材料6中的熱熔樹脂。這時,通過將樹脂帶4的粘和樹脂4b側作為粘貼面熱壓,樹脂帶4被粘貼。該樹脂帶4的橫向的長度通常設定為1~2cm。第1實施方式中,由于釣魚用衣服的樹脂帶4象上述那樣被粘貼,所以侵入袖內的水被粘貼著樹脂帶4的部分阻隔,向袖內擴展滲透的危險性降低。而且,因為內側表面是平滑的樹脂面,所以,水通過表面向袖內擴展滲透而到達覆蓋肘部部分的危險性降低。另外,粘貼樹脂帶4部分以外的內周面的吸水性內里材料6的吸水性得到保證,內周面內側的潮熱被抑制,該衣服為穿著性舒適的釣魚用衣服。第2實施方式下面對第2實施方式的釣魚用衣服進行說明。其中,為了方便,對于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個符號,對于同一個構成,省略其說明。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釣魚用衣服,該釣魚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內側設置有吸水性內里材料(6)的防水性布部件(9)構成的袖本體(1),在該袖本體上(1)縫制有比該袖本體(1)直徑小的袖口部件(2),其特征為: 在上述袖本體(1)的袖前端側且在比縫制著上述袖口部件(2)的被縫制部(1a)更靠近肘部側(1b)的部位,非吸水性樹脂帶(4)沿袖內側表面以環繞狀態粘貼,樹脂滲透到上述內里材料(6)且袖內側表面為樹脂面。
【技術特征摘要】
JP 2002-1-25 017518/20021.一種釣魚用衣服,該釣魚用衣服具有由在其內側設置有吸水性內里材料(6)的防水性布部件(9)構成的袖本體(1),在該袖本體上(1)縫制有比該袖本體(1)直徑小的袖口部件(2),其特征為:在上述袖本體(1)的袖前端側且在比縫制著上述袖口部件(2)的被縫制部(1a)更靠近肘部側(1b)的部位,非吸水性樹脂帶(4)沿袖內側表面以環繞狀態粘貼,樹脂滲透到上述內里材料(6)且袖內側表面為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白石萬里子,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島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JP[日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