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包括基材供給機構以及設置在基材供給機構一側的壓卷機構和上膠機構,壓卷機構包括壓卷支架,壓卷支架上設有兩個間隔一定距離的下滾筒,在兩個下滾筒之間的正上方處設有可轉動的壓力輥,壓力輥通過固定架固定,壓力輥的周面與兩個下滾筒的周面接觸,上膠機構包括膠水槽,膠水槽內設有多個電熱板,電熱板上覆蓋電熱膜,膠水槽內填充膠水,在膠水槽頂部的開口處設有轉動上膠輥,轉動上膠輥的端部設有支撐桿,支撐桿與轉動上膠輥端部的連接軸連接,支撐桿上遠離支撐桿的一端連接橫向支撐板,橫向支撐板上方設有固定板,固定板通過升降氣缸與橫向支撐板連接,保證板材加工以及上膠的自動一體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
本技術涉及覆銅板加工設備,尤其是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
技術介紹
覆銅板在進行壓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板材表面的壓緊、整平處理,主要是為了去除板材表面的褶皺,從而保證板材的整體質量,現在普遍采用的是人工來敲打板材上的凸出部,達到板材整平的目的,但是操作效率不高,影響覆銅板加工,被整平的板材加工完成后需要進行上膠處理,在板材的表面形成一層膠水層進行烘干后凝固,現在的覆銅板的各個加工階段的機構都是獨立的,無法保證板材加工以及上膠的自動一體化,覆銅板上膠時采用的是上膠機構,現在的上膠機構的膠水槽不具備預熱機構,而且上膠輥軸基本都無法移動,存在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覆銅板的加工設備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包括基材供給機構以及設置在基材供給機構一側的壓卷機構,壓卷機構一側設有上膠機構,壓卷機構包括壓卷支架,壓卷支架上設有兩個間隔一定距離的下滾筒,在兩個下滾筒之間的正上方處設有可轉動的壓力輥,壓力輥通過固定架固定,壓力輥的周面與兩個下滾筒的周面接觸;所述下滾筒的一側設有固定平臺,固定平臺的下方固定氣缸,壓卷支架上設有導向架,導向架內設有滑動輥軸,導向架與氣缸的端部連接,滑動輥軸的周面與下滾筒的周面相互對應;所述固定平臺上設有壓力調節機構,壓力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平臺連接的支撐架,在支撐架上活動連接轉動架,轉動架的端部連接可轉動的夾緊輥軸,固定平臺上設有可轉動的轉動輥軸,夾緊輥軸的周面與轉動輥軸的周面相對應,轉動架與支撐架之間連接夾緊氣缸;所述上膠機構包括膠水槽,膠水槽內填充膠水,在膠水槽頂部的開口處設有轉動上膠輥,轉動上膠輥的端部設有支撐桿,支撐桿與轉動上膠輥端部的連接軸連接,支撐桿上遠離轉動上膠輥的一端連接橫向支撐板,橫向支撐板上方設有固定板,固定板通過升降氣缸與橫向支撐板連接;膠水槽包括槽體,在槽體的頂部設有槽蓋,槽體的頂部設有兩個導向板,兩個導向板分別為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在兩個導向板上設有導軌,導軌上卡合多對相互對置的滑動塊,每對滑動塊之間設有電熱管,電熱管的兩個連接端與兩個對置的滑動塊連接并伸入到滑動塊內,在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的底部設有弧形導電片,滑動塊上設有插入槽,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的側面伸入到對應滑動塊的插入槽內,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與滑動塊所對應電熱管的連接端接觸。上述的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所述第一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通過電線與外界電源的正極連接,第二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通過電線與外界電源的負極連接。上述的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所述基材供給機構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基材卷筒,支架上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連接驅動齒輪,驅動齒輪與基材卷筒端部的周面嚙合。上述的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所述槽體的兩側設有上膠管,上膠管的端部設有閥門。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基材卷筒上的板材經過過渡輥軸過渡后,進入夾緊輥軸和轉動輥軸的周面之間,并從滑動輥軸和下滾筒之間穿過與壓力輥的周面接觸,在板材被牽引的過程中,壓力輥與兩個下滾筒之間的擠壓力可以達到去除板材表面褶皺的問題,而且為了使得板材在牽引時傳送穩定,固定平臺上設有壓力調節機構,壓力調節機構的夾緊氣缸可以帶動夾緊輥軸和轉動輥軸夾緊板材,防止板材在牽引過程中出現抖動或者不平穩的問題,保證了板材的壓制質量,被整平后的基材纏設在轉動上膠輥上,在基材牽引的過程中帶動轉動上膠輥旋轉,基材的表面與膠水槽內的膠水接觸,從而達到上膠的目的,由于膠水在使用過程中膠水槽內的膠水水位在逐漸下降,升降氣缸可以帶動轉動上膠輥上下移動,使得轉動上膠輥的周面與膠水槽內的膠水接觸,適合膠水槽內不同的膠水位,使用方便;膠水槽的槽體的頂部設有兩個導向板,兩個導向板分別為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在兩個導向板上設有導軌,導軌上卡合多對相互對置的滑動塊,每對滑動塊之間設有電熱管,電熱管的兩個連接端與兩個對置的滑動塊連接并伸入到滑動塊內,在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的底部設有弧形導電片,滑動塊上設有插入槽,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的側面伸入到對應滑動塊的插入槽內,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與滑動塊所對應電熱管的連接端接觸,第一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通過電線與外界電源的正極連接,第二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通過電線與外界電源的負極連接,電熱管的數量為多個,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接電后,兩個弧形導電片之間的多對滑動塊之間的電熱管都處于通電狀態,而且通過移動滑動塊可以帶動對應的電熱管在兩個導電板之間移動,從而改變槽體內電熱管的排布情況,為了提高膠水的加熱均勻度,電熱管呈“U”型,膠水槽整體結構新穎,槽體內的電熱管數量可任意改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膠水槽的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A區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包括基材供給機構1以及設置在基材供給機構1一側的壓卷機構2,壓卷機構2一側設有上膠機構3,壓卷機構2包括壓卷支架21,壓卷支架21上設有兩個間隔一定距離的下滾筒22,在兩個下滾筒22之間的正上方處設有可轉動的壓力輥23,壓力輥23通過固定架24固定,壓力輥23的周面與兩個下滾筒22的周面接觸;下滾筒22的一側設有固定平臺25,固定平臺25的下方固定氣缸26,壓卷支架21上設有導向架27,導向架27內設有滑動輥軸28,導向架27與氣缸26的端部連接,滑動輥軸28的周面與下滾筒22的周面相互對應;固定平臺25上設有壓力調節機構,壓力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平臺25連接的支撐架201,在支撐架201上活動連接轉動架202,轉動架202的端部連接可轉動的夾緊輥軸203,固定平臺25上設有可轉動的轉動輥軸204,夾緊輥軸203的周面與轉動輥軸204的周面相對應,轉動架202與支撐架201之間連接夾緊氣缸205。基材供給機構1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設有基材卷筒12,支架11上設有驅動電機13,驅動電機13連接驅動齒輪,驅動齒輪與基材卷筒12端部的周面嚙合。支架11與固定平臺25之間設有過渡支架15,在過渡支架15上設有可轉動的過渡輥軸16。基材卷筒12上的板材14經過過渡輥軸16過渡后,進入夾緊輥軸203和轉動輥軸204的周面之間,并從滑動輥軸28和下滾筒22之間穿過與壓力輥23的周面接觸,在板材14被牽引的過程中,壓力輥23與兩個下滾筒22之間的擠壓力可以達到去除板材表面褶皺的問題,而且為了使得板材在牽引時傳送穩定,固定平臺25上設有壓力調節機構,壓力調節機構的夾緊氣缸205可以帶動夾緊輥軸203和轉動輥軸204夾緊板材14,防止板材14在牽引過程中出現抖動或者不平穩的問題,保證了板材的壓制質量。進一步,上膠機構3包括膠水槽31,膠水槽31內填充膠水,膠水槽31上設有槽蓋32,在膠水槽31頂部的開口處設有轉動上膠輥33,轉動上膠輥33的端部設有支撐桿34,支撐桿34與轉動上膠輥33端部的連接軸連接,支撐桿34上遠離轉動上膠輥33的一端連接橫向支撐板35,橫向支撐板35上方設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包括基材供給機構以及設置在基材供給機構一側的壓卷機構,其特征在于,壓卷機構一側設有上膠機構,壓卷機構包括壓卷支架,壓卷支架上設有兩個間隔一定距離的下滾筒,在兩個下滾筒之間的正上方處設有可轉動的壓力輥,壓力輥通過固定架固定,壓力輥的周面與兩個下滾筒的周面接觸;所述下滾筒的一側設有固定平臺,固定平臺的下方固定氣缸,壓卷支架上設有導向架,導向架內設有滑動輥軸,導向架與氣缸的端部連接,滑動輥軸的周面與下滾筒的周面相互對應;所述固定平臺上設有壓力調節機構,壓力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平臺連接的支撐架,在支撐架上活動連接轉動架,轉動架的端部連接可轉動的夾緊輥軸,固定平臺上設有可轉動的轉動輥軸,夾緊輥軸的周面與轉動輥軸的周面相對應,轉動架與支撐架之間連接夾緊氣缸;所述上膠機構包括膠水槽,膠水槽內填充膠水,在膠水槽頂部的開口處設有轉動上膠輥,轉動上膠輥的端部設有支撐桿,支撐桿與轉動上膠輥端部的連接軸連接,支撐桿上遠離轉動上膠輥的一端連接橫向支撐板,橫向支撐板上方設有固定板,固定板通過升降氣缸與橫向支撐板連接;膠水槽包括槽體,在槽體的頂部設有槽蓋,槽體的頂部設有兩個導向板,兩個導向板分別為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在兩個導向板上設有導軌,導軌上卡合多對相互對置的滑動塊,每對滑動塊之間設有電熱管,電熱管的兩個連接端與兩個對置的滑動塊連接并伸入到滑動塊內,在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的底部設有弧形導電片,滑動塊上設有插入槽,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的側面伸入到對應滑動塊的插入槽內,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上的弧形導電片與滑動塊所對應電熱管的連接端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覆銅板的板材整平以及涂膠機構,包括基材供給機構以及設置在基材供給機構一側的壓卷機構,其特征在于,壓卷機構一側設有上膠機構,壓卷機構包括壓卷支架,壓卷支架上設有兩個間隔一定距離的下滾筒,在兩個下滾筒之間的正上方處設有可轉動的壓力輥,壓力輥通過固定架固定,壓力輥的周面與兩個下滾筒的周面接觸;所述下滾筒的一側設有固定平臺,固定平臺的下方固定氣缸,壓卷支架上設有導向架,導向架內設有滑動輥軸,導向架與氣缸的端部連接,滑動輥軸的周面與下滾筒的周面相互對應;所述固定平臺上設有壓力調節機構,壓力調節機構包括與固定平臺連接的支撐架,在支撐架上活動連接轉動架,轉動架的端部連接可轉動的夾緊輥軸,固定平臺上設有可轉動的轉動輥軸,夾緊輥軸的周面與轉動輥軸的周面相對應,轉動架與支撐架之間連接夾緊氣缸;所述上膠機構包括膠水槽,膠水槽內填充膠水,在膠水槽頂部的開口處設有轉動上膠輥,轉動上膠輥的端部設有支撐桿,支撐桿與轉動上膠輥端部的連接軸連接,支撐桿上遠離轉動上膠輥的一端連接橫向支撐板,橫向支撐板上方設有固定板,固定板通過升降氣缸與橫向支撐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東明,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贛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