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公開了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其技術方案:包括盒體、蓋體、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盒體內設有分隔板,分隔板將盒體分隔成電池腔和備用腔,電池腔和備用腔內均設有安裝座和散熱孔,安裝座與電池腔和備用腔之間均填充有緩沖墊,安裝座內設有電池槽和監控槽,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分別安裝在電池槽內,監控槽內設有電量監控器,電量監控器分別與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保護性能強,減少灰塵等物對電池的侵蝕、污染,幫助人們隨時了解電池中電量,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并配有備用電池,一旦能源電池電量用完后可立即采用備用電池,無需停工,避免耽誤行程和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在一般的電池系統中,只配有一個使用電池,當正在使用的電池電量用完后,就無法再進行工作,嚴重影響了工作進程,給該用戶帶來不便。新能源蓄電池直接暴露在外,沒有一定的保護措施,容易導致電池受到破壞,容易被磕碰、濺水以及油漬污染等,降低充放電性能,減少使用壽命,因此需要在固定電池的基礎上,通過保護盒對電池起到隔溫保護的作用,令電池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現有的保護盒,在加工成型后均為無法拆卸的整體式結構,對蓄電池的保護力度較弱,容易進水、進油,無法隔絕震動,易對電池造成傷害。而新型能源電池對溫度的敏感性較強,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蓄電池的容量和使用性能都不能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且由于電池工作時間長,容易發熱,但是大部分的保護盒都沒有配置散熱系統,容易使電池溫度過高而減少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結構簡單,保護性能強,減少灰塵等物對電池的侵蝕、污染,幫助人們隨時了解電池中電量,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并配有備用電池,一旦能源電池電量用完后可立即采用備用電池,無需停工,避免耽誤行程和工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包括盒體、蓋體、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盒體內設有分隔板,分隔板將盒體分隔成電池腔和備用腔,電池腔和備用腔內均設有安裝座和散熱孔,安裝座與電池腔和備用腔之間均填充有緩沖墊,安裝座內設有電池槽和監控槽,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分別安裝在電池槽內,監控槽內設有電量監控器,電量監控器分別與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連接。將保護盒設計成盒體和蓋體兩部分,便于保護盒的拆卸,方便維修和更換電池,通過保護盒防止外界的灰塵、油漬等物侵蝕、污染電池,減少電池受到外界的影響;將盒體分割成電池腔和備用腔,分別用來放置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可隨時在備用電池和能源電池之間切換,提供足夠的電量,防止電量不足導致無法工作或者行程無法完成的情況發生;設置的安裝座用來固定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提高電池的穩定性和使用性能,加強用電安全性能,同時設置的緩沖墊起到減震作用,避免外界的震動導致電池接觸不良,受到磕碰和傷害,降低使用效率;設置的散熱孔用來降低電池使用時產生的熱量,給電池降溫,提高電池的使用效率;通過電量監控器隨時檢測蓄電池的電壓情況,讓人們得知保護盒內的電池是否電量不足需要更換,若能源電池電量不足則將供電源切換到備用電池上,若備用電池用電不足,則將供電源切換到能源電池上。進一步,電量監控器內設有發射端,蓋體的頂面設有顯示屏和警示器,顯示屏內設有接收端,接收端與發射端相對應,警示器與顯示屏連接。設置的電量監控器用來實時監控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中的剩余電量,并通過發射端將信息發送到顯示屏的接收端,通過顯示屏實時顯示,讓使用者清楚了解用電情況,當剩余電量不足時,通過警示器發出電量不足的警告,提醒使用者及時充電或者更換電池。進一步,盒體的側面設有選擇開關,選擇開關與安裝座連接。設置的選擇開關用來選擇使用備用電池還是能源電池,操作方便。進一步,散熱孔上安裝有微型風扇。通過微型風扇進行散熱,提高散熱速度。進一步,蓋體上設有凹槽,凹槽與蓋體之間形成插條,凹槽內設有發熱板和保溫層,保溫層覆蓋在發熱板上,保溫層的面積與凹槽的面積相等。當溫度較低或者在冬天時,通過發熱板來加熱保護盒內的溫度,增加電池的溫度,使電池的電容量更大,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設置的保溫層具有保溫效果,減少加熱板加熱產生的熱量流失,提高加熱效率。進一步,盒體的邊沿處設有插槽,插槽與插條對應連接。將蓋體上的插條與盒體上的插槽對應連接,從而使蓋體和盒體緊密連接,提高保護盒的整體密封性,減少空隙,加強對電池的防護性能。進一步,盒體的四個側面上均設有卡扣,卡扣由卡環和鎖緊部構成,鎖緊部通過扭簧與卡環連接,蓋體的外側設有卡塊,卡塊上設有卡槽,卡槽與卡環的外表面相匹配。當需要闔上保護盒時,將卡環扣到卡塊上,然后通過鎖緊部鎖緊,從而鎖緊盒體和蓋體,設置的卡槽使卡環與卡塊連接更緊密,配合更好,防止卡環從卡塊上脫落下來。本技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將保護盒設計成盒體和蓋體兩部分,便于保護盒的拆卸,方便維修和更換電池,通過保護盒防止外界的灰塵、油漬等物侵蝕、污染電池,減少電池受到外界的影響;2、將盒體分割成電池腔和備用腔,分別用來放置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可隨時在備用電池和能源電池之間切換,提供足夠的電量,防止電量不足導致無法工作或者行程無法完成的情況發生;3、設置的安裝座用來固定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提高電池的穩定性和使用性能,加強用電安全性能,同時設置的緩沖墊起到減震作用,避免外界的震動導致電池接觸不良,受到磕碰和傷害,降低使用效率;4、設置的散熱孔用來降低電池使用時產生的熱量,給電池降溫,提高電池的使用效率;5、通過電量監控器隨時檢測蓄電池的電壓情況,讓人們得知保護盒內的電池是否電量不足需要更換,若能源電池電量不足則將供電源切換到備用電池上,若備用電池用電不足,則將供電源切換到能源電池上。本技術結構簡單,保護性能強,減少灰塵等物對電池的侵蝕、污染,幫助人們隨時了解電池中電量,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并配有備用電池,一旦能源電池電量用完后可立即采用備用電池,無需停工,避免耽誤行程和工作。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蓋體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中盒體的平面示意圖。附圖標記:1、盒體;2、蓋體;3、能源電池;4、備用電池;5、分隔板;6、電池腔;7、備用腔;8、安裝座;9、散熱孔;10、電池槽;11、監控槽;12、電量監控器;13、顯示屏;14、警示器;15、選擇開關;16、微型風扇;17、凹槽;18、插條;19、發熱板;20、保溫層;21、插槽;22、卡扣;23、卡環;24、鎖緊部;25、卡塊;26、卡槽;27、緩沖墊。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3所示,為本技術的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包括盒體1、蓋體2、能源電池3和備用電池4,蓋體2上設有凹槽17,凹槽17與蓋體2之間形成插條18,凹槽17內設有發熱板19和保溫層20,保溫層20覆蓋在發熱板19上,保溫層20的面積與凹槽17的面積相等。當溫度較低或者在冬天時,通過發熱板19來加熱保護盒內的溫度,增加電池的溫度,使電池的電容量更大,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設置的保溫層20具有保溫效果,減少加熱板加熱產生的熱量流失,提高加熱效率。盒體1的邊沿處設有插槽21,插槽21與插條18對應連接。將蓋體2上的插條18與盒體1上的插槽21對應連接,從而使蓋體2和盒體1緊密連接,提高保護盒的整體密封性,減少空隙,加強對電池的防護性能。盒體1的四個側面上均設有卡扣22,卡扣22由卡環23和鎖緊部24構成,鎖緊部24通過扭簧與卡環23連接,蓋體2的外側設有卡塊25,卡塊25上設有卡槽26,卡槽26與卡環23的外表面相匹配。當需要闔上保護盒時,將卡環23扣到卡塊25上,然后通過鎖緊部24鎖緊,從而鎖緊盒體1和蓋體2,設置的卡槽26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包括盒體、蓋體、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內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所述盒體分隔成電池腔和備用腔,所述電池腔和所述備用腔內均設有安裝座和散熱孔,所述安裝座與所述電池腔和所述備用腔之間均填充有緩沖墊,所述安裝座內設有電池槽和監控槽,所述能源電池和所述備用電池分別安裝在所述電池槽內,所述監控槽內設有電量監控器,所述電量監控器分別與所述能源電池和所述備用電池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包括盒體、蓋體、能源電池和備用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內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所述盒體分隔成電池腔和備用腔,所述電池腔和所述備用腔內均設有安裝座和散熱孔,所述安裝座與所述電池腔和所述備用腔之間均填充有緩沖墊,所述安裝座內設有電池槽和監控槽,所述能源電池和所述備用電池分別安裝在所述電池槽內,所述監控槽內設有電量監控器,所述電量監控器分別與所述能源電池和所述備用電池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量監控器內設有發射端,所述蓋體的頂面設有顯示屏和警示器,所述顯示屏內設有接收端,所述接收端與所述發射端相對應,所述警示器與所述顯示屏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新能源電池系統的保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的側面設有選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仲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天盛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