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包括基座,基座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臂和懸掛梁,支撐臂的上端與基座連接,支撐臂的下端設有安裝座,懸掛梁固定連接至基座并與相應的安裝座對應設置,懸掛梁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懸掛梁與相應安裝座之間配合設置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用于夾緊葉片,基座上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機構和控制箱,角度調節機構用于調整基座兩端的相對高度,控制箱分別與夾緊裝置、角度調節機構控制信號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置合理,能夠平穩地運送轉子葉片且準確地對準風力發電機的基座,裝配效率較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安裝裝置
,特別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
技術介紹
風力發電機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電力設備。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機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風力發電機的風機葉片能夠捉獲風,并將風力傳送到轉子軸心,每個轉子葉片的測量長度為20米以上,因此需要起重機進行安裝。起重機是搬運重物的多動作起重機械,雖然能夠將風機葉片安裝到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安裝位置,但是在裝配過程中,風機葉片的平穩性不容易控制,難以實時調整葉片的角度位置,使得葉片的安裝端難以準確對準風力發電機的連接座,導致裝配難度較大,耗時較長,裝配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其結構設置合理,通過上夾緊機構與下夾緊機構的相互配合,能夠平穩地運送風機葉片且準確地對準風力發電機的連接座,裝配效率較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包括基座,基座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臂和懸掛梁,支撐臂的上端與基座連接,支撐臂的下端設有安裝座,懸掛梁固定連接至基座并與相應的安裝座對應設置,懸掛梁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懸掛梁與相應安裝座之間配合設置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用于夾緊葉片,基座上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機構和控制箱,角度調節機構用于調整基座兩端的相對高度,控制箱分別與夾緊裝置、角度調節機構控制信號連接。進一步地,夾緊裝置包括設置于懸掛梁上的上夾緊機構和設置于安裝座上的下夾緊機構;上夾緊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組、第二連桿組、第三連桿組、第四連桿組、第一橫軸、第二橫軸、第一液壓缸、第二液壓缸和上夾緊頭,第一連桿組的底端、第二連桿組的底端與第一連接板轉動連接,第一連接板與上夾緊頭轉動連接,第一連桿組的頂端與第四連桿組的底端通過第一橫軸轉動連接,第二連桿組的頂端與第三連桿的底端組通過第二橫軸轉動連接,第三連桿組的中部與第四連桿組的中部鉸接,第三連桿組的頂端、第四連桿組的頂端分別與懸掛梁轉動連接,第一液壓缸的底端與第一橫軸鉸接,第一液壓缸的頂端與懸掛梁鉸接,第二液壓缸的底端與第二橫軸鉸接,第二液壓缸的頂端與懸掛梁鉸接。進一步地,下夾緊機構包括第二連接板及通過第二連接板與安裝座固定連接的下夾緊頭,上夾緊頭與下夾緊頭配合夾緊葉片。進一步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第三液壓缸和立桿,立桿的頂端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立桿下端固定連接于基座,第三液壓缸的一端通過鉸鏈與立桿轉動連接,第三液壓缸的另一端通過鉸鏈與基座轉動連接。進一步地,第三液壓缸包括缸筒及活動套設于缸筒內的活塞桿,缸筒鉸接至基座,活塞桿鉸接至立桿。進一步地,立桿的下端與基座之間配合設置有調節裝置,調節裝置用于調整立桿相對于基座的安裝角度。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由于懸掛梁和立桿的頂端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起重機能夠控制吊索,將葉片安裝裝置吊起,葉片放置于夾緊裝置的上夾緊機構與下夾緊機構之間,在運送葉片安裝裝置的同時能夠平穩地控制風機葉片,當風機葉片與風力發電機的連接座角度不匹配時,通過角度調節機構,能夠調節轉子葉片兩端的相對高度,準確地對準風力發電機的連接座。本專利技術結構設置合理,能夠平穩地運送風機葉片且準確地對準風力發電機的連接座,裝配效率較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上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座;2、支撐臂;3、懸掛梁;4、安裝座;5、角度調節機構;6、控制箱;7、上夾緊機構;8、第一連桿組;9、第二連桿組;10、第三連桿組;11、第四連桿組;12、第一橫軸;13、第二橫軸;14、第一液壓缸;15、第二液壓缸;16、上夾緊頭;17、第一連接板;18、下夾緊機構;19、第二連接板;20、下夾緊頭;21、第三液壓缸;22、立桿;23、缸筒;24、活塞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至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臂2和懸掛梁3,支撐臂2的上端與基座1連接,支撐臂2的下端設有安裝座4,懸掛梁3固定連接至基座1并與相應的安裝座4對應設置,懸掛梁3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懸掛梁3與相應安裝座4之間配合設置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用于夾緊葉片,能夠平穩地控制轉子葉片;基座1上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機構5和控制箱6,角度調節機構5用于調整基座1兩端的相對高度,從而調節風機葉片兩端的相對高度,控制箱6分別與夾緊裝置、角度調節機構5控制信號連接,遠距離操作控制箱22來調整轉子葉片的位置和角度,操作更加方便。夾緊裝置包括設置于懸掛梁3上的上夾緊機構7和設置于安裝座4上的下夾緊機構18;上夾緊機構7包括第一連桿組8、第二連桿組9、第三連桿組10、第四連桿組11、第一橫軸12、第二橫軸13、第一液壓缸14、第二液壓缸15和上夾緊頭16,第一連桿組8的底端、第二連桿組9的底端與第一連接板17轉動連接,第一連接板17與上夾緊頭16轉動連接,第一連桿組8的頂端與第四連桿組11的底端通過第一橫軸12轉動連接,第二連桿組9的頂端與第三連桿10的底端組通過第二橫軸13轉動連接,第三連桿組10的中部與第四連桿組11的中部鉸接,第三連桿組10的頂端、第四連桿組11的頂端分別與懸掛梁3轉動連接,第一液壓缸14的底端與第一橫軸12鉸接,第一液壓缸14的頂端與懸掛梁3鉸接,第二液壓缸15的底端與第二橫軸13鉸接,第二液壓缸15的頂端與懸掛梁3鉸接;下夾緊機構18包括第二連接板19及通過第二連接板19與安裝座4固定連接的下夾緊頭20,上夾緊頭16與下夾緊頭20配合夾緊葉片;因為懸掛梁3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所以當第一液壓缸14和第二液壓缸15拉伸時,連桿組向縱向轉動,上夾緊頭16向下移動,與下夾緊頭20配合夾緊葉片,從而平穩地控制轉子葉片;當第一液壓缸14和第二液壓缸15收縮時,連桿組向橫向轉動,上夾緊頭16向上移動,與下夾緊頭20分離,此時轉子葉片已經完成安裝。角度調節機構5包括第三液壓缸21和立桿22,立桿22的頂端及基座1的兩端分別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立桿22下端固定連接于基座1,第三液壓缸21包括缸筒23及活動套設于缸筒23內的活塞桿24,活塞桿24通過鉸鏈與立桿22轉動連接,缸筒23通過鉸鏈與基座1轉動連接,基座1與立桿22之間設置第三液壓缸21,因為基座1的兩端及立桿22的頂端分別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且第三液壓缸21設于基座1上立桿22的左側,所以當第三液壓缸21收縮時,基座1的左端相對于右端向上提起,同時基座1的右端下降;當第三液壓缸21拉伸時,基座1的左端相對于右端向下轉動,同時基座1的右端向上提起,由于轉子葉片通過夾緊裝置與基座1連接,因此在轉子葉片安裝時,起重機通過第三液壓缸21的工作調節基座1兩端的相對高度,能夠準確對準風力放電機的基座,裝配效率較高。立桿22的下端與基座1之間配合設置有調節裝置,調節裝置用于調整立桿相對于基座1的安裝角度,能夠增大第三液壓缸21所調節角度的范圍,適用于不同類型的轉子葉片。由于懸掛梁3和立桿22的頂端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起重機能夠控制吊索,將葉片安裝裝置吊起,葉片放置于夾緊裝置的上夾緊機構7與下夾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臂(2)和懸掛梁(3),支撐臂(2)的上端與基座(1)連接,支撐臂(2)的下端設有安裝座(4),懸掛梁(3)固定連接至基座(1)并與相應的安裝座(4)對應設置,懸掛梁(3)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懸掛梁(3)與相應安裝座(4)之間配合設置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用于夾緊葉片,基座(1)上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機構(5)和控制箱(6),角度調節機構(5)用于調整基座(1)兩端的相對高度,控制箱(6)分別與夾緊裝置、角度調節機構(5)控制信號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基座(1)的兩側均設置有支撐臂(2)和懸掛梁(3),支撐臂(2)的上端與基座(1)連接,支撐臂(2)的下端設有安裝座(4),懸掛梁(3)固定連接至基座(1)并與相應的安裝座(4)對應設置,懸掛梁(3)通過吊索連接至起重機,懸掛梁(3)與相應安裝座(4)之間配合設置有夾緊裝置,夾緊裝置用于夾緊葉片,基座(1)上還設置有角度調節機構(5)和控制箱(6),角度調節機構(5)用于調整基座(1)兩端的相對高度,控制箱(6)分別與夾緊裝置、角度調節機構(5)控制信號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機葉片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夾緊裝置包括設置于懸掛梁(3)上的上夾緊機構(7)和設置于安裝座(4)上的下夾緊機構(18);上夾緊機構(7)包括第一連桿組(8)、第二連桿組(9)、第三連桿組(10)、第四連桿組(11)、第一橫軸(12)、第二橫軸(13)、第一液壓缸(14)、第二液壓缸(15)和上夾緊頭(16),第一連桿組(8)的底端、第二連桿組(9)的底端均與第一連接板(17)轉動連接,第一連接板(17)與上夾緊頭(16)轉動連接,第一連桿組(8)的頂端與第四連桿組(11)的底端通過第一橫軸(12)轉動連接,第二連桿組(9)的頂端與第三連桿(10)的底端組通過第二橫軸(13)轉動連接,第三連桿組(10)的中部與第四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慈南,
申請(專利權)人:瑞麥寧波機械設計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