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液體磁化處理領域,尤其是公開了一種磁化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磁化裝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內套有內筒,所述外筒與內筒之間的空間為工作場;所述內筒內部垂直于流體流動方向依次設置至少五對磁體和導磁體;多對所述磁體和導磁體均為圓柱體;所述導磁體兩端穿過內筒側壁延伸到工作場中;所述工作場中的磁極對區的磁場強度至少為1特斯拉。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磁化效果好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磁化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體磁化處理領域,尤其是公開了一種磁化裝置。
技術介紹
水或液體經過磁場處理后得到“磁化”水或液體,“磁化”水或液體得到了能量,這個能量足以說明水或液體的物理化學性質而具有了活性。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各種磁化杯、磁化壺層出不窮,這種所謂的“磁化”水或液體只能稱之為假“磁化”水或液體,原因在于:水或液體必須在磁場中運動才能被“磁化”。那么,水或液體在再強的永久磁場中靜止不動,顯然是不可能的。當今還有一種水或液體,這種水或液體也以一定流速經過磁場的處理,只是磁場的強度比較低,只有幾百高斯,不足1千高斯,這種“磁化”水或液體嚴格講,它的“磁化”程度不夠,水或液體的性質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因此實際應用價值較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磁化效果好的磁化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磁化裝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內套有內筒,所述外筒與內筒之間的空間為工作場;所述內筒內部垂直于流體流動方向依次設置至少五對磁體和導磁體;多對所述磁體和導磁體均為圓柱體;所述導磁體兩端穿過內筒側壁延伸到工作場中;所述磁體的磁場從磁體N極出發,通過導磁體聚磁后,穿過所述內筒側壁,經外筒側壁,回到磁體S極,形成磁回路,使工作場中磁場的方向與流體流動的方向垂直;流體在工作場中切割磁感線時,流體流動速度是變化的;所述工作場中的磁極對區的磁場強度至少為1特斯拉。采用本方案,確保由導磁體形成的磁極對空間中心處,磁場強度不少于1特斯拉。并且工作區設置至少五對磁體和導磁體。由此保證自來水或液體流動的動能通過垂直切割強磁力線的運動轉換成了電能,這個電能提高了水或液體分子的內能,換句話說,水或液體分子的振動頻率提高了,水或液體分子中繞核運動的電子能級提高了…….由于水或液體分子內能的提高,水或液體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對于磁化處理水的主要變化有:1、水由16個水分子集合而成的大分子團變成了由3-5個水分子集合而成的小分子團或單水分子,使水的活性大大提高。2、水分子健同時發生角度和長度的變化,氫鍵角從105°減小到103°左右,使水的物理化學性質發生了系列變化。表現在1、物理性質的變化。例如溶解度和滲透力的升高和表面張力增高。2、化學性質的變化。例如CaCO3、MgCO3在“磁化”水中分解為較松軟的Ca(HCO3)2、Mg(HCO3)2,從而易被水帶走,達到除垢的效果等。其次,流體在工作場中切割磁感線時,流體流動速度是變化的;可以在導磁體磁場的作用區前、中或后,由水或流體的流速形成一定的速度梯度Vd=ΔV/ΔL,(其中:ΔV指速度的變化量,ΔL指位置的變化量)。速度梯度Vd越大,磁化處理效果越好。優選的,所述外筒內壁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凹槽截面為三角形或圓形或梯形或矩形,使流體在工作場中變速流動。進一步的,所述內筒兩端設置錐形封堵頭,用于減小水流壓力。進一步的,所述錐形封堵頭通過支撐桿與外筒連接。優選的,所述導磁體為永磁體或導磁材料。所述磁體為超強永磁釹鐵硼。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至少設置5對磁體和導磁體,磁體的磁場強度至少為1特斯拉;保證水或液體經過工作場時,性質發生顯著的變化,真正被磁化。其次,流體在工作場中切割磁感線時,流體流動速度是變化的;可以在導磁體磁場的作用區前、中或后,由水或流體的流速形成一定的速度梯度,增強磁化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磁化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局部放大圖;圖3是普通磁化水實驗觀察結果;圖4是本實專利技術磁化水實驗觀察結果。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為一種磁化裝置,包括純鐵材質的外筒3,外筒3內套有內筒4,外筒3與內筒4之間的空間為工作場6;內筒4內部垂直于流體流動方向依次設置至少五對磁體1和導磁體2;設置磁體1為超強永磁釹鐵硼,導磁體選用純鐵,磁體1和導磁體2均為圓柱體;每個導磁體2兩端穿過內筒4側壁延伸到工作場6中;磁體1的磁場從磁體1的N極出發,通過導磁體2聚磁后,穿過內筒4側壁,經外筒3側壁,回到磁體1的S極,形成磁回路,使工作場6中磁場的方向與流體流動的方向垂直;為了保證,流體在工作場6中切割磁感線時,流體流動速度是變化的;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外筒3內壁設置有多個凹槽,凹槽截面為三角形或圓形或梯形或矩形;其他參數包括:流量:≥1400噸/小時,工作場6中心最高磁場強度:1.2特斯拉,三角與圓形組合,垂直流速的截面積比:1.5625,壓力:≤1兆帕,溫度:≤80攝氏度。通過設置對比實驗,如下表1:表1由上表可得:本專利技術的磁化效果顯著。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磁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3),所述外筒(3)內套有內筒(4),所述外筒(3)與內筒(4)之間的空間為工作場(6);所述內筒(4)內部垂直于流體流動方向依次設置至少五對磁體(1)和導磁體(2);多對所述磁體(1)和導磁體(2)均為圓柱體;所述導磁體(2)兩端穿過內筒(4)側壁延伸到工作場(6)中;所述磁體(1)的磁場從磁體(1)N極出發,通過導磁體(2)聚磁后,穿過所述內筒(4)側壁,經外筒(3)側壁,回到磁體(1)S極,形成磁回路,使工作場(6)中磁場的方向與流體流動的方向垂直;流體在工作場(6)中切割磁感線時,流體流動速度是變化的;所述工作場(6)中的磁極對區的磁場強度至少為1特斯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磁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3),所述外筒(3)內套有內筒(4),所述外筒(3)與內筒(4)之間的空間為工作場(6);所述內筒(4)內部垂直于流體流動方向依次設置至少五對磁體(1)和導磁體(2);多對所述磁體(1)和導磁體(2)均為圓柱體;所述導磁體(2)兩端穿過內筒(4)側壁延伸到工作場(6)中;所述磁體(1)的磁場從磁體(1)N極出發,通過導磁體(2)聚磁后,穿過所述內筒(4)側壁,經外筒(3)側壁,回到磁體(1)S極,形成磁回路,使工作場(6)中磁場的方向與流體流動的方向垂直;流體在工作場(6)中切割磁感線時,流體流動速度是變化的;所述工作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綠山,
申請(專利權)人:李綠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