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壓電纖維的旋轉驅動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壓電纖維的旋轉驅動器,屬于微納精密驅動
技術介紹
伴隨著精密超精密加工、電子學、生物技術、精密測量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微納米精密驅動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研究機構也在積極對大行程、高精度的壓電驅動器進行研究。大行程與高精度相互矛盾,如何較好地解決這個矛盾,實現大行程、高精度的壓電驅動器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壓電纖維是一種新型的壓電材料,具有柔性大、質量小,適合貼附于表面,較高的機電耦合系數,抗破壞能力強等優點,可用于實現大行程、高精度的壓電驅動器的設計。
技術實現思路
為實現大行程、高精度的結合,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基于壓電纖維的旋轉驅動器。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基于壓電纖維的旋轉驅動器由基座、預緊力加載平臺、定子、轉子組成,其中預緊力加載平臺和轉子安裝在基座上,定子固定安裝在預緊力加載平臺上,定子與轉子保持彈性接觸;所述的定子包括柔順機構、壓電纖維I、壓電纖維II。通過給壓電纖維I和壓電纖維II施加同一正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和C形薄片柔順機構伸展,曲率變小,使半圓柱驅動頭產生-y向位移,同時產生-x向位移,基于粘滑慣性原理,驅動轉子逆時針轉動;給壓電纖維I施加正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壓電纖維II施加負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收縮,曲率變大,C形薄片柔順機構伸展,曲率變小,基于粘滑慣性原理,半圓柱驅動頭驅動轉子順時針轉動。柔順機構包括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柔順機構連接梁I、C形薄片柔順機構、柔順機構連接梁II、半圓柱驅動頭、剛性基座;所述的倒C形薄片柔順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壓電纖維的旋轉驅動器,其特征在于:由基座(1)、預緊力加載平臺(2)、定子(3)、轉子(4)組成,其中預緊力加載平臺(2)和轉子(4)安裝在基座(1)上,定子(3)固定安裝在預緊力加載平臺(2)上,定子(3)與轉子(4)保持彈性接觸;所述的定子(3)包括柔順機構(3?1)、壓電纖維I(3?2)、壓電纖維II(3?3);通過給壓電纖維I(3?2)和壓電纖維II(3?3)施加同一正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3?1?1)和C形薄片柔順機構(3?1?3)伸展,曲率變小,使半圓柱驅動頭(3?1?5)產生?y向位移和?x向位移,基于粘滑慣性原理,驅動轉子(4)逆時針轉動;給壓電纖維I(3?2)施加正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壓電纖維II(3?3)施加負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3?1?1)收縮,曲率變大,C形薄片柔順機構(3?1?3)伸展,曲率變小,基于粘滑慣性原理,半圓柱驅動頭(3?1?5)驅動轉子(4)順時針轉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壓電纖維的旋轉驅動器,其特征在于:由基座(1)、預緊力加載平臺(2)、定子(3)、轉子(4)組成,其中預緊力加載平臺(2)和轉子(4)安裝在基座(1)上,定子(3)固定安裝在預緊力加載平臺(2)上,定子(3)與轉子(4)保持彈性接觸;所述的定子(3)包括柔順機構(3-1)、壓電纖維I(3-2)、壓電纖維II(3-3);通過給壓電纖維I(3-2)和壓電纖維II(3-3)施加同一正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3-1-1)和C形薄片柔順機構(3-1-3)伸展,曲率變小,使半圓柱驅動頭(3-1-5)產生-y向位移和-x向位移,基于粘滑慣性原理,驅動轉子(4)逆時針轉動;給壓電纖維I(3-2)施加正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壓電纖維II(3-3)施加負向鋸齒波驅動電信號,倒C形薄片柔順機構(3-1-1)收縮,曲率變大,C形薄片柔順機構(3-1-3)伸展,曲率變小,基于粘滑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景石,徐智,關志鵬,劉瑞剛,陳全渠,陳文華,關鍵,周永臣,范尊強,趙宏偉,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