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nd air condition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es indoor heat exchanger and the electronic throttle unit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nic val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frigerant flow path and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heat exchanger second outdoor refrigerant flow path, the first electronic valve connected to the air conditioning the control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first electronic valve, and according to the cycle of operation mode of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refrigerant flow to the first refrigerant flow path and / or second to complete the air conditioner refrigerant flow path. The invention of the air conditioner heat, cycle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uxiliary flow path to complete the air conditioner, further cooling cooling of the refrigerant through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is lower, increase the supercooling degree, there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heating effect and the heating efficiency, cycle in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by refrigerant bypass flow the way to complete the air conditioner, ensure the cooling effect, resulting in energy saving and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空調系統、其控制方法及空調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調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調系統、其控制方法及空調器。
技術介紹
空調的本職工作是制冷,根據制冷原理并利用四通閥反向實現了的空調制熱效果。當空調在冬天制熱時,室內換熱器處于高壓,室外換熱器處于低壓,高溫高壓的制冷劑在室內換熱器換熱之后,經由節流閥節流成低壓氣液兩相進入室外換熱器,從室外環境中吸收熱量進行蒸發。雖然現有技術的空調系統能夠制熱,但是空調的最初設計是以制冷工況為標準進行設計的,折頁決定了空調器整體的制冷性能要優于制熱性能。特別是室外溫度較低的時候,空調器的制熱性能會進一步下降,若結霜嚴重,還需要定時化霜,更是嚴重影響了制熱性能。從制冷原理上來分析,高溫高壓的制冷劑在室內換熱器中冷凝效果越好,過冷度越大,其節流之后進入室外換熱器時的蒸發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制熱。為達到該目的,現有技術常用的辦法有以下幾種:增大室內換熱器、增大室內風量或者增大室外換熱器,但是這幾種方法存在增加成本以及噪音不好控制等明顯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空調系統、其控制方法及空調器,解決了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依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室內換熱器、電子節流部件、室外換熱器和四通閥且連通構成冷媒流路,所述室內換熱器與電子節流部件之間連接有第一制冷劑流路和第二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設置有第一電子閥門,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設置有室外輔助換熱器,所述第一電子閥門連接于空調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電子閥門,并根據空調運行模式控制制冷劑流向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室內換熱器、電子節流部件、室外換熱器和四通閥且連通構成冷媒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換熱器與電子節流部件之間連接有第一制冷劑流路和第二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設置有第一電子閥門,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設置有室外輔助換熱器,所述第一電子閥門連接于空調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電子閥門,并根據空調運行模式控制制冷劑流向第一制冷劑流路和/或第二制冷劑流路完成空調器的循環過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室內換熱器、電子節流部件、室外換熱器和四通閥且連通構成冷媒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換熱器與電子節流部件之間連接有第一制冷劑流路和第二制冷劑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劑流路設置有第一電子閥門,所述第二制冷劑流路設置有室外輔助換熱器,所述第一電子閥門連接于空調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電子閥門,并根據空調運行模式控制制冷劑流向第一制冷劑流路和/或第二制冷劑流路完成空調器的循環過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一電子閥門的開度,用于控制第一制冷劑流路流入的制冷劑流量,且控制第二制冷劑流路流入的制冷劑流量,采用所述室外輔助換熱器所在的第二制冷劑流路和所述第一電子閥門所在的第一制冷劑流路同共完成制冷劑循環過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包括有第二電子閥門,所述第二電子閥門設置在室外輔助換熱器所在的第二制冷劑流路中,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一電子閥門開度和所述第二電子閥門開度,采用所述室外輔助換熱器和第二電子閥門所在的第二制冷劑流路和所述第一電子閥門所在的第一制冷劑流路同共完成制冷劑循環過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一電子閥門的開度,當第一電子閥門的開度最大時,用于控制制冷劑流向第一制冷劑流路,采用第一制冷劑流路完成制冷劑循環過程;或者,當第一電子閥門的開度最小時,用于控制制冷劑流向第二制冷劑流路,采用第二制冷劑流路完成制冷劑循環過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包括有第二電子閥門,所述第二電子閥門設置在室外輔助換熱器所在的第二制冷劑流路中,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二電子閥門開度最大且所述第一電子閥門開度最小,采用所述室外輔助換熱器所在的第二制冷劑流路完成制冷劑循環過程;或者,當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二電子閥門開度最小且所述第一電子閥門開度最大,采用第一制冷劑流路完成制冷劑循環過程。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成珂,謝李高,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