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備切割工具用原料,特別是鋸片或鋸帶用原料的方法,其中使由金屬載體材料的帶狀載體(10)和由高速鋼制成的線材(13)沿所述帶狀載體(10)的側刃(11)連續結合在一起,并傳輸至焊接設備中。將所述帶狀載體(10)沿載體(10)的側刃(11)與線材(13)焊接在一起,從而制得雙金屬帶,其中使用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10)一側(14)上的第一焊接設備(15)和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10)相對一側(16)上的第二焊接設備(17)將所述帶狀載體(10)和線材(13)焊接在一起。
Method for preparing cutting tool raw materia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cutting tool with raw materials, especially the blade or saw with raw material method, which makes the ribbon carrier metal carrier material (10) and made of high-speed steel wire (13) along the ribbon carrier (10) of the side edge (11) continuous together. And transmitted to the welding device. The ribbon carrier (10) along the carrier (10) of the side edge (11) and (13) wire welded together, so as to prepare double metal band, which uses at least one on the ribbon carrier (10) side (14) on the first welding equipment (15) and at least one on the ribbon the carrier (10) (16)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econd welding equipment (17) the carrier strip (10) and (13) wire welded togethe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制備切割工具用原料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備切割工具用原料,特別地,鋸片或鋸帶用原料的方法。為了經濟可用,切割工具如用于加工木材或金屬的鋸必須滿足完整系列的要求。例如,鋸片或鋸帶必須由柔韌且彈性的材料組成,因為其必須不僅能吸收鋸帶因安裝而已暴露的拉伸應力,而且還必須額外能經受鋸帶或鋸片在鋸開操作期間所經歷的彎曲力以及鋸帶在例如切割臺上下且在切割位置前后圍繞其縱軸翻轉期間所經歷的相應扭矩和應力。此外還存在由各齒在加工材料中咬合而導致的動態載荷,特別是因溫度導致的熱載荷,該溫度在操作期間可達到600℃,且更多地出現在齒區域中,特別是齒端。由于帶的冷卻使得該熱量被移除,因此不僅存在熱載荷,而且形成溫度梯度和相關的熱應力,這超過了機械應力,特別是動態應力。由于一方面對鋸片或鋸帶的韌性和彎曲強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對鋸的熱硬度和耐磨性的要求僅能由單一材料(例如金屬或金屬合金)不充分地滿足,因此優選使用稱為雙金屬帶或雙金屬條的帶或條作為切割工具的起始組分或原料。該雙金屬帶或條通常由載體材料的片狀載體組成,其具有隨后切割工具所必需的韌性和完全強度,例如低合金鋼或碳鋼的載體。然后,在所述片狀載體的窄刃上焊接切割刃材料的刃線,所述切割刃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更高的熱硬度。通常使用高速鋼(HSS)作為切割刃材料。鋸生產商然后由該原料制造鋸片或鋸帶。為此,在具有焊接上的高速鋼線材的片狀載體的刃上形成(例如銑削或磨削)隨后鋸片或鋸帶的齒輪廓。這具有如下效果:形成具有高速鋼尖端區域的齒,而鋸片或鋸帶的其余部分由片狀載體的韌性、彈性鋼組成。取決于對鋸的一組要求,齒可完全由切割刃材料組成,然而優選僅齒的尖端由切割刃材料組成,而齒的足部延伸至片狀載體中,因此由韌性的彈性載體材料組成。然而,這意味著載體材料和切割刃材料之間的焊接接縫通常可位于齒區域中。為了制備該切割工具用雙金屬原料,通常使金屬載體材料的帶狀載體和高速鋼的線材沿帶狀載體的側刃連續結合在一起,且傳輸至焊接設備中,在其中將所述帶狀材料沿載體的側刃與線材焊接,從而制得雙金屬帶。通常用于該目的有激光焊接頭,將其設置在待焊接組件的一側上,且以深熔焊接方法在所述帶狀載體和高速鋼刃線之間形成無填料的接縫。作為激光焊接的替代,也可使用其他焊接方法,例如電子束焊接方法。然而,就工業生產角度和冶金學角度而言,通常位于齒區域中的載體材料和高速鋼之間的焊接接縫是有問題的區域。一方面,必須獲得帶狀載體窄側與線材的完全焊接,另一方面,必須避免焊縫的不希望的抬升或者形成干擾的抬升焊珠。此外,在焊接期間形成的各種材料的焊縫或混合區域通常具有脆的韌性和大的抗變形性。特別地,當使用高速鋼作為切割刃材料時,就生產角度而言,焊縫抬升或焊珠的形成無法通過制造技術來防止。該焊珠不僅已是進一步加工中的障礙,而且還在隨后作為鋸帶或鋸片使用期間由于與加工材料的摩擦力提高而產生問題。因此,通常在將載體材料與高速鋼線焊接之后,在所謂的修整工藝中將形成的雙金屬帶滾軋,或者調節其厚度。然而,由此將帶表面上的具有提高變形度的焊珠抬升區域壓入預定的帶橫截面中。因此,可導致帶中材料體積的滾軋區域兩面上的材料收縮,這導致在帶中的變形焊珠的兩面上形成縱向痕跡。由于修整所導致的該縱向痕跡的形成示于例如奧地利專利說明書AT411581B的圖1-3中。該焊縫的重新加工也描述在德國專利申請DE19501442A1中。為了避免該縱向痕跡,該文獻提出在焊接后,通過對雙金屬帶表面機加工,例如通過磨削而移除焊縫的抬升區域或焊珠。這獲得了如下效果:在隨后的修整工藝中,不再將凸出的材料壓入雙金屬帶的橫截面中,因此不再產生縱向痕跡。這些縱向痕跡是不希望的,因為它們具有如下缺點:在齒間形成間隙且將各齒片段偏折出隨后鋸片或鋸帶的平面(定型)之后,齒區域中的合金可導致槽根部中的應力增大,從而導致引發開裂的風險,該開在鋸的實際操作中可導致齒尖端斷裂,且縮短鋸的壽命。然而,AT411581B中提出的雙金屬帶的機加工使得制造工藝更昂貴。然而,尤其是在較為簡單的鋸片和鋸帶的情況下,存在必須盡可能避免提高制造成本的措施的競爭壓力。因此,本專利技術解決了如下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制備上述類型的切割工具用原料的方法,其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制造雙金屬帶,借此可避免所述的痕跡形成,而無需隨后機加工焊接接縫,從而可以以低成本方式制造高質量的鋸片或鋸帶。該技術問題通過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1的方法解決。本專利技術方法的有利發展為從屬方法權利要求的主題。因此,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制備切割工具用原料,特別是鋸片或鋸帶用原料的方法,其中使金屬載體材料的帶狀載體和高速鋼的線材沿所述帶狀載體的側刃連續結合在一起,并傳輸至焊接設備中,將所述帶狀載體沿載體的側刃與線材焊接,從而制得雙金屬帶,本專利技術方法的特征在于借助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一側上的第一焊接設備和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相對一側上的第二焊接設備將所述帶狀載體和線材彼此焊接。本專利技術基于如下理念:通過使用位于包括帶狀載體和HSS線材在內的焊接組件的相對側上的至少兩臺焊接設備,可顯著降低由各焊接設備引入的熱能,從而可以以更少量施加至相應表面上的能量來焊接該復合體。以此方式,可顯著減少焊縫平臺或焊珠的形成,且可使得帶兩側相當。盡管片或帶的雙側焊接方法很久以來就為現有技術所已知了,然而該類方法通常用于技術先進的工藝中,例如焊接層壓復合材料、涂覆材料或就焊接角度而言更苛刻的材料(例如輕質金屬合金)薄片(參見例如DE102010007573B4或DE10131883B4)。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不會考慮將該方法用于制造鋸片或鋸帶用的雙金屬帶,因為使用位于片狀載體相對側上的至少兩臺焊接設備在技術上比先前用于制造雙金屬帶的單側焊接方法更復雜,因此更昂貴。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會預期以此方式制得的雙金屬帶無法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來制造鋸片。然而,令人驚訝地發現,盡管該焊接方法更復雜,然而最終可降低成本,這是因為一方面可提高生產率,另一方面令人驚訝地證實借助本專利技術的方法,焊縫抬升和焊珠的形成如此少,以至于即使隨后不對焊接接縫進行機加工,在隨后的加工步驟,例如帶修整中也不再出現縱向痕跡,因此即使不對焊接接縫進行打磨也能獲得高質量的鋸片和鋸帶。該令人驚訝的結果是無法由涉及雙側焊接金屬片或帶的現有技術預料得到的。此外,可以以此方式實現材料的艱難組合中的焊縫應力的降低和熱開裂的減少。此外,可制得其中頂部焊珠不再需要平整化的新產品。該看法也未被例如如下事實所推翻:1954年公開的US2683923A描述了一種制備鋸片用復合金屬帶的復雜方法,其中在一個實施方案中也使用了雙側焊接方法(電弧焊、埋弧焊),然而這些方法總是使用填料工作。此外,與本專利技術相反,在兩面上實施焊接的特殊情況下,不使用高速鋼,而是使用具有高碳含量的鉻鋼。然而,使用專利US2683923A中所述的方法不能實現低成本制造。文獻US1535096A中描述了鋸片的制造,其中將高速鋼線材焊接至帶狀載體上。所用的方法是一種電阻焊接方法,其中使用相對的輥作為電極,即焊接設備似乎被分割在帶狀載體的兩側之間,且在電極之間流動的電流均勻加熱位于其間的材料。因此與本專利技術相反,其不是第一焊接設備位于帶狀載體一側且第二焊接設備位于相對一側的情況。本專利技術的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備切割工具用原料,特別是鋸片或鋸帶用原料的方法,其中使金屬載體材料的帶狀載體和高速鋼的線材沿所述帶狀載體的側刃連續結合在一起,并傳輸至焊接設備中,將所述帶狀載體沿載體的側刃與線材焊接,從而制得雙金屬帶,其特征在于:借助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一側上的第一焊接設備和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相對一側上的第二焊接設備將所述帶狀載體和線材彼此焊接。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4.09.05 EP 14183850.81.一種制備切割工具用原料,特別是鋸片或鋸帶用原料的方法,其中使金屬載體材料的帶狀載體和高速鋼的線材沿所述帶狀載體的側刃連續結合在一起,并傳輸至焊接設備中,將所述帶狀載體沿載體的側刃與線材焊接,從而制得雙金屬帶,其特征在于:借助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一側上的第一焊接設備和至少一臺位于帶狀載體相對一側上的第二焊接設備將所述帶狀載體和線材彼此焊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焊接設備和第二焊接設備在帶狀載體的傳輸方向上相對于彼此偏移。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焊接設備為激光焊接設備。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設備的功率可以以開環或閉環的方式控制。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M·哈雷爾,
申請(專利權)人:奧鋼聯精密帶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奧地利,AT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