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5511305 閱讀: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4:24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當第一分子篩處于干燥工作狀態且第二分子篩處于再生工作狀態時,第一分子篩出來的脫水后天然氣部分進入第一換熱器,與第二分子篩中出來的再生天然氣在第一換熱器進行熱交換,對第一分子篩出來的部分脫水后天然氣進行預熱,并再經過第二換熱器中的導熱油升溫后進入第二分子篩中,有利于第二分子篩的再生。本發明專利技術中不再全部依賴導熱油對脫水后天然氣進行升溫,有效利用再生氣的熱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天然氣
    ,尤其涉及的是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高溫再生氣出吸附塔后直接被冷卻器冷卻,熱量未有效利用,造成熱量的浪費。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BOG都是通過空溫或其他裝置覆熱后經壓縮機加壓后進入天然氣管網,熱量未有效利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包括:第一分子篩;第二分子篩;天然氣進氣管;所述天然氣進氣管通過第一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天然氣進氣管通過第二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底端連接;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入口連接,且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還與冷箱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入口通過第七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入口通過第八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入口連接,且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還與冷箱連接;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出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待升溫天然氣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中通入導熱油以對通入第二換熱器中的待升溫天然氣進行升溫,升溫后天然氣通過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流向第一分子篩的頂端或第二分子篩的頂端;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通過第五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通過第六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連接;第三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出口與第三換熱器連接;所述第三換熱器還與重力分離器連接。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二換熱器中通入220℃的導熱油。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三換熱器包括再生含水天然氣入口、再生含水天然氣出口、循環水入口和循環水出口;所述再生含水天然氣入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出口連接,所述再生含水天然氣出口與所述重力分離器連接,循環水通過循環水入口進入所述第三換熱器進行換熱后由循環水出口排出。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分子篩依序切換干燥工作狀態、再生工作狀態及冷吹工作狀態;所述第二分子篩依序切換再生工作狀態、冷吹工作狀態及干燥工作狀態。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干燥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10.5h,再生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4h,冷吹工作狀態的持續時間為5.5h;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再生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4h,冷吹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5.5h,干燥工作狀態的持續時間為10.5h。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分子篩處于干燥工作狀態且所述第二分子篩處于再生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閥門、第三閥門、第六閥門、及第八閥門均打開,所述第二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及第七閥門均關閉。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中,所述第一分子篩處于再生工作狀態且所述第二分子篩處于干燥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閥門、第三閥門、第六閥門、及第八閥門均關閉,所述第二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及第七閥門均打開。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當第一分子篩處于干燥工作狀態且第二分子篩處于再生工作狀態時,第一分子篩出來的脫水后天然氣部分進入第一換熱器,與第二分子篩中出來的再生天然氣在第一換熱器進行熱交換,對第一分子篩出來的部分脫水后天然氣進行預熱,并再經過第二換熱器中的導熱油升溫后進入第二分子篩中,有利于第二分子篩的再生。本專利技術中不再全部依賴導熱油對脫水后天然氣進行升溫,有效利用BOG氣的熱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包括:第一分子篩110;第二分子篩120;天然氣進氣管200;所述天然氣進氣管200通過第一閥門10與所述第一分子篩110的底端連接;所述天然氣進氣管200通過第二閥門20與所述第二分子篩120的底端連接;第一換熱器300;所述第一分子篩110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30與所述第一換熱器300的脫水天然氣入口310連接,且所述第一分子篩110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30還與冷箱700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300的再生天然氣入口330通過第七閥門70與所述第一分子篩110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300的再生天然氣入口330還通過第八閥門80與所述第二分子篩120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二分子篩120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40與所述第一換熱器300的脫水天然氣入口310連接,且所述第二分子篩120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40還與冷箱700連接;第二換熱器400;所述第一換熱器300的脫水天然氣出口320與所述第二換熱器400的待升溫天然氣入口410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400中通入導熱油以對通入第二換熱器400中的待升溫天然氣進行升溫,升溫后天然氣通過第二換熱器400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420流向第一分子篩110的頂端或第二分子篩120的頂端;所述第二換熱器400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420通過第五閥門50與所述第一分子篩110的頂端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400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420通過第六閥門60與所述第二分子篩120的頂端連接;第三換熱器500;所述第一換熱器300的再生天然氣出口340與第三換熱器500連接;所述第三換熱器500還與重力分離器600連接。具體的,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所述第一分子篩110依序切換干燥工作狀態、再生工作狀態及冷吹工作狀態;所述第二分子篩120依序切換再生工作狀態、冷吹工作狀態及干燥工作狀態。具體實施時,所述第一分子篩110設置在第一干燥塔或第一吸附塔中;所述第二分子篩120設置在第二干燥塔或第二吸附塔中。具體的,所述第一分子篩110的干燥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10.5h,再生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4h,冷吹工作狀態的持續時間為5.5h;所述第二分子篩120的再生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4h,冷吹工作狀態持續時間為5.5h,干燥工作狀態的持續時間為10.5h。具體的,所述第一分子篩110處于干燥工作狀態且所述第二分子篩120處于再生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閥門10、第三閥門30、第六閥門60、及第八閥門80均打開,所述第二閥門20、第四閥門40、第五閥門50、及第七閥門70均關閉。具體的,所述第一分子篩110處于再生工作狀態且所述第二分子篩120處于干燥工作狀態時,所述第一閥門10、第三閥門30、第六閥門60、及第八閥門80均關閉,所述第二閥門20、第四閥門40、第五閥門50、及第七閥門70均打開。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中,當第一分子篩110處于干燥工作狀態且第二分子篩12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子篩;第二分子篩;天然氣進氣管;所述天然氣進氣管通過第一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天然氣進氣管通過第二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底端連接;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入口連接,且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還與冷箱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入口通過第七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入口通過第八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入口連接,且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還與冷箱連接;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出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待升溫天然氣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中通入導熱油以對通入第二換熱器中的待升溫天然氣進行升溫,升溫后天然氣通過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流向第一分子篩的頂端或第二分子篩的頂端;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通過第五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通過第六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連接;第三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出口與第三換熱器連接;所述第三換熱器還與重力分離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子篩;第二分子篩;天然氣進氣管;所述天然氣進氣管通過第一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天然氣進氣管通過第二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底端連接;第一換熱器;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入口連接,且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三閥門還與冷箱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入口通過第七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入口通過第八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底端連接;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入口連接,且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通過第四閥門還與冷箱連接;第二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脫水天然氣出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待升溫天然氣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中通入導熱油以對通入第二換熱器中的待升溫天然氣進行升溫,升溫后天然氣通過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流向第一分子篩的頂端或第二分子篩的頂端;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通過第五閥門與所述第一分子篩的頂端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升溫后天然氣出口通過第六閥門與所述第二分子篩的頂端連接;第三換熱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再生天然氣出口與第三換熱器連接;所述第三換熱器還與重力分離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器中通入220℃的導熱油。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天然氣干燥單元回收再生氣熱量的系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光陳建萍陳繼祖卓凡黃志偉賈特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东京热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网站|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国外AV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18禁午夜福利p |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无码视频| 国产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激情做a爰片毛片AV片 | 亚洲av日韩av无码黑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