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ctive substance storage type new electrode used for a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active material storage type electrode is composed of a top cover, bottom plate and active substance; the top cover has a porous micro structure; the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active material storage cavity; the active substance stored in the active material storage chamb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forming a new electrode base plate; (2) filling the active material in the storage chamber; and (3) forming the whole shape of the new electrode. The invention of the active material for storage type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de greatly increases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de, and improve the lif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cycle stability, effectively ensure the normal discharg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活性物質儲藏式新型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鋰離子電池
,具體是一種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活性物質儲藏式新型電極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鋰離子電池屬于綠色高能可充電化學電源,具有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循環性能好、自放電小、無記憶效應等突出優點,在運載工具、便攜式電子設備、通信用后備電源、空間技術、國防工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在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體系中,一般采用石墨類碳材料作為負極活性物質,但是石墨的理論容量僅有372mAh/g,且倍率性能不佳,因此開發新型的高容量負極材料成為研究熱點。然而,具有高容量的負極材料基本都有著一個共同點:倍率性差,具體表現為負極材料在鋰化過程中體積發生急劇膨脹,最終導致粉化現象。由于硅的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比石墨類負極材料的比容量高一個數量級,并且其嵌/脫鋰電位適中、與電解液反應活性低、在地殼中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等優點,使得硅材料成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理想選擇。然而,硅在與鋰的合金化反應過程中,硅材料會產生劇烈的體積膨脹(>400%),容易導致活性材料在循環過程中發生粉化失效現象,使得電極活性材料與集流體的接觸減弱,導致電池循環壽命急速衰減。同時,由于硅材料的體積膨脹效應,使得硅材料在電解液中無法形成牢固的表面固體電解質膜。電極結構被破壞,新暴露出的硅表面會不斷形成新的電子絕緣(SEI)膜,最終導致充放電效率降低、容量衰減嚴重等后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有效緩沖活性物質的體積膨脹,縮短鋰離子擴散距離,提高活性物質和集流體的結合力和導電性,從而增強鋰離子電池的初始效率、循環穩定 ...
【技術保護點】
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活性物質儲藏式新型電極,其特征在于,由頂蓋、底板和活性物質構成;所述頂蓋為銅顆粒構成,銅顆粒之間具有多孔微米結構;所述底板中央設置有活性物質儲藏腔,所述的活性物質儲藏于活性物質儲藏腔中;所述活性物質包括硅粉。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活性物質儲藏式新型電極,其特征在于,由頂蓋、底板和活性物質構成;所述頂蓋為銅顆粒構成,銅顆粒之間具有多孔微米結構;所述底板中央設置有活性物質儲藏腔,所述的活性物質儲藏于活性物質儲藏腔中;所述活性物質包括硅粉。2.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鋰離子電池的活性物質儲藏式新型電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的成型、活性物質的填充和電極的整體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成型,包括如下步驟:(1)圓形遮光片的設計:用圓形沖頭沖出圓形遮光片;(2)銅片的表面預處理:用粗砂紙對銅片進行粗打磨,再用細砂紙進行精打磨,使銅片表面平整;再將打磨后的銅片置于清洗劑中浸泡并超聲波攪拌,使銅片表面光滑,去離子水清洗干凈;(3)抗腐蝕感光藍膜的覆蓋和曝光:將抗腐蝕感光藍膜貼在清洗后的銅片的兩個光滑平整表面,接著用紫外線曝光機對銅片的任意一面進行完整曝光,然后將圓形遮光片置于銅片未曝光的一面進行遮光曝光;(4)結構的顯影、蝕刻及脫膜:使用顯影溶液對銅片曝光的結構進行顯影,并將顯影后的銅片置于環保蝕刻劑溶液中蝕刻;蝕刻完畢后,將銅片置于脫膜溶液中脫膜,并用去離子水清洗,干燥,得到所述底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圓形遮光片的直徑大小根據活性物質儲藏腔的直徑大小設計。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偉,潘保有,邱志強,羅健,黃詩敏,閆志國,譚振豪,湯勇,
申請(專利權)人:華南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