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及快換系統,其中,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包括:在電動車上配置能夠分別獨立作為動力電源的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和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并聯連接;在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小于預定閾值時,切換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及快換系統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短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及快換系統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5年2月9日、申請號為201510067192.2、題為“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及快換系統”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動車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及快換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電動車主要在底盤安裝一個動力電池,當底盤動力電池SOC(StateofCharge的縮寫,指充電容量與額定容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過低無法工作時,則無法正常工作,導致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短。而且,需要對電動車的動力電池進行長時間充電,浪費大量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解決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短的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及快換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包括:在電動車上配置能夠分別獨立作為動力電源的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并聯連接;在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小于預定閾值時,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池包和所述第二電池包都包括多個能夠單獨拆卸的模組,每個所述模組能夠在家庭用電環境下進行單獨充電。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一主正繼電器,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一二極管;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二主正繼電器,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二二極管;在所述第一電池包進行供電時,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閉合,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斷開。進一步地,在所述電動車處于行駛狀態的條件下,所述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的步驟包括: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斷開,所述第一電池包通過所述第一二極管對外供電;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閉合,所述第二電池包通過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對外供電;在所述第二電池包的電壓大于所述第一電池包的電壓的條件下,單向導通的所述第一二極管斷開。進一步地,在單向導通的所述第一二極管斷開的步驟之后,還包括:通過網關控制器使得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進入休眠模式。進一步地,在所述電動車處于停車狀態的條件下,所述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的步驟包括:通過網關控制器使得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進入休眠模式,在所述電動車重新啟動過程中啟動所述第二電池包的低壓系統并且禁止啟動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從而僅通過所述第二電池包供電。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系統,包括:能夠分別獨立作為動力電源的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配置在電動車上,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并聯連接;切換單元,用于:在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小于預定閾值時,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池包和所述第二電池包都包括多個能夠單獨拆卸的模組,每個所述模組能夠在家庭用電環境下進行單獨充電。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一主正繼電器,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一二極管;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二主正繼電器,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二二極管;在所述第一電池包進行供電時,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閉合,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斷開。進一步地,在所述電動車處于行駛狀態的條件下,所述切換單元具體用于:使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斷開,所述第一電池包通過所述第一二極管對外供電;使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閉合,所述第二電池包通過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對外供電;在所述第二電池包的電壓大于所述第一電池包的電壓的條件下,單向導通的所述第一二極管斷開;在所述電動車處于停車狀態的條件下,所述切換單元具體用于:通過網關控制器使得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進入休眠模式,在所述電動車重新啟動過程中啟動所述第二電池包的低壓系統并且禁止啟動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從而僅通過所述第二電池包供電。電動車上配置兩個動力電源,且兩個動力電源為并聯,當一個動力電源(第一電池包一般為優先動力電源)電量過低時,切換到另外一個動力電源(第二電池包一般為備用動力電源)工作,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電動車的續駛里程。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專利技術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附圖說明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的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的步驟S30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系統的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系統的第一電池包的拓撲圖;圖5是圖3所示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系統的第二電池包的拓撲圖;圖6是圖3所示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系統的第一電池包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0:在電動車上配置能夠分別獨立作為動力電源的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和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并聯連接。S20:判斷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是否小于預定閾值。S30:在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小于預定閾值時,切換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如果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大于預定閾值則繼續執行步驟S30。其中,SOC為StateofCharge的縮寫,指充電容量與額定容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電池具有額定容量,在某倍率下充電一定的時間,可以得到充電容量,充電容量與額定容量的比值即為SOC。預定閾值可以根據電池包的最低輸出電量進行設定或者根據避免電池包電量用盡損壞電池而進行設定,一般情況下,將預定閾值設定為5%-8%之間。電動車上配置兩個動力電源,且兩個動力電源為并聯,當一個動力電源(第一電池包一般為優先動力電源)電量過低時,切換到另外一個動力電源(第二電池包一般為備用動力電源)工作,這樣可以有效地增加電動車的續駛里程。考慮到電池包的快速更換和充電,本實施例的快換方法還包括: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都包括多個能夠單獨拆卸的模組,每個模組能夠在家庭用電環境下進行單獨充電。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內均由n個(n≥1,且為整數)模組組成,模組與電池箱體通過快速連接器連接,方便模組快速更換,每個模組重量保證成年人正常搬動和更換。每個模組可在家中單獨進行充電,方便快捷安全。本實施例的快換方法還包括: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一主正繼電器,第一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一二極管。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二主正繼電器,第二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二二極管。在第一電池包進行供電時,第一主正繼電器閉合,第二主正繼電器斷開。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均為低壓降高過電流型的二極管,主要作用為反向防反及正向導通作用。本實施例進一步優選地,對切換電池包供電的步驟進行了優化,參見圖2,在切換電池包供電的步驟過程中,首先需要檢測電動車處于行駛狀態還是停車狀態。其中,在電動車處于行駛狀態的條件下,切換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的步驟包括:S41:第一主正繼電器斷開,第一電池包通過第一二極管對外供電;S42:第二主正繼電器閉合,第二電池包通過第二主正繼電器對外供電;在第二電池包的電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電動車上配置能夠分別獨立作為動力電源的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并聯連接;在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小于預定閾值時,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動車電池包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電動車上配置能夠分別獨立作為動力電源的第一電池包和第二電池包;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并聯連接;在當前供電的第一電池包的SOC小于預定閾值時,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池包和所述第二電池包都包括多個能夠單獨拆卸的模組,每個所述模組能夠在家庭用電環境下進行單獨充電。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一主正繼電器,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一二極管;所述第二電池包的輸出端內部連線上設置有第二主正繼電器,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并聯第二二極管;在所述第一電池包進行供電時,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閉合,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斷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動車處于行駛狀態的條件下,所述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的步驟包括:所述第一主正繼電器斷開,所述第一電池包通過所述第一二極管對外供電;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閉合,所述第二電池包通過所述第二主正繼電器對外供電;在所述第二電池包的電壓大于所述第一電池包的電壓的條件下,單向導通的所述第一二極管斷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單向導通的所述第一二極管斷開的步驟之后,還包括:通過網關控制器使得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進入休眠模式。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快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動車處于停車狀態的條件下,所述切換到所述第二電池包進行供電的步驟包括:通過網關控制器使得所述第一電池包的低壓系統進入休眠模式,在所述電動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江江,吳旭峰,宋京,吳成明,馮擎峰,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