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草藥粉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攪拌效果好、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包括有底板、左架、右架、頂板、固定塊、第一電機、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移動座、混合框等;底板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架、固定塊、第一電機和右架,左架與右架頂端設有頂板,固定塊前側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第二連桿。本發明專利技術達到了攪拌效果好、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草藥粉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
技術介紹
中草藥:中藥主要由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現在中國各醫學院校都開設了天然藥物這門課,所講述的內容就是通稱的中草藥。現有的中草藥粉攪拌裝置存在攪拌效果差、結構單一、工作效率低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攪拌效果好、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的中草藥粉攪拌裝置存在攪拌效果差、結構單一、工作效率低的缺點,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攪拌效果好、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2)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包括有底板、左架、右架、頂板、固定塊、第一電機、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移動座、混合框、第一固定桿、進料通道、第一進料斗、第二進料斗、安裝座、第一電控閥、第二電控閥、第二電機、曲柄、第五連桿、第二固定桿、滑軌、滑塊、移動桿、第三電機、攪拌桿、攪拌葉片和水管,底板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架、固定塊、第一電機和右架,左架與右架頂端設有頂板,固定塊前側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第二連桿,第一連桿頂端后側與第二連桿頂端前側鉸接連接有第四連桿,第四連桿中部鉸接連接有移動座,第二連桿中部鉸接連接有第三連桿,第三連桿與移動座鉸接連接,移動座頂部設有混合框,左架右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桿,第一固定桿右端設有進料通道,進料通道位于混合框上方,頂板底部左側設有第一進料斗和第二進料斗,第一進料斗位于第二進料斗左側,第一進料斗底部設有第一電控閥,第二進料斗底部設有第二電控閥,第一進料斗和第二進料斗均位于進料通道上方,頂板底部右側設有安裝座,安裝座上安裝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前側設有曲柄,曲柄底部鉸接連接有第五連桿,右架左側上部設有滑軌,滑軌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滑塊上設有移動桿,移動桿底端設有第三電機,第三電機底部設有攪拌桿,攪拌桿左右兩側對稱設有攪拌葉片,第五連桿底部與移動桿頂部鉸接連接,右架中部設有水管。優選地,還包括有小孔,攪拌葉片上均開有小孔。優選地,還包括有激振器,進料通道內設有激振器。優選地,底板材質為不銹鋼。工作原理:當中草藥粉需要攪拌時,人工將中草藥粉倒入第一進料斗和第二進料斗內,人工控制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打開,第一進料斗內的中草藥粉通過左側的進料通道下落到混合框內,第二進料斗內的中草藥粉通過右側的進料通道下落到混合框內,人工控制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關閉。然后人工控制第一電機順時針轉動,第一電機順時針轉動帶動第二連桿向右擺動,第二連桿向右擺動帶動第四連桿向右擺動,第四連桿向右擺動帶動第一連桿向右擺動,第二連桿向右擺動帶動第三連桿向右擺動,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配合,帶動移動座水平向右移動。移動座水平向右移動帶動混合框向右運動,當混合框向右運動到攪拌桿正下方時,人工控制第一電機停止順時針轉動,人工控制第二電機順時針轉動,第二電機順時針轉動帶動曲柄順時針轉動,曲柄逆時針轉動帶動第五連桿上下運動,當曲柄下端從上方向下方運動時,曲柄帶動第五連桿向下運動,第五連桿向下運動帶動移動桿向下運動,移動桿向下運動帶動第三電機向下運動,第三電機向下運動帶動攪拌桿向下運動,攪拌桿向下運動帶動攪拌葉片向下運動,當攪拌桿和攪拌葉片位于混合框內時,人工控制第二電機停止順時針轉動,然后人工控制第三電機轉動,第三電機轉動帶動攪拌桿轉動,攪拌桿轉動帶動攪拌葉片轉動,攪拌葉片轉動對混合框內的中草藥進行攪拌,與此同時,人工將水通過水管輸入到混合框內,使混合框內的中草藥形成藥泥。攪拌完成后,人工控制第二電機順時針轉動,此時曲柄下端從下方向上方運動,曲柄帶動第五連桿向上運動,第五連桿向上運動帶動移動桿向上運動,移動桿向上運動帶動第三電機向上運動,第三電機向上運動帶動攪拌桿向上運動,攪拌桿向上運動帶動攪拌葉片向上運動,當攪拌桿和攪拌葉片向上運動到初始位置時,人工控制第二電機停止順時針轉動,然后控制第一電機逆時針轉動,第一電機逆時針轉動帶動第二連桿向左擺動,第二連桿向左擺動帶動第四連桿向左擺動,第四連桿向左擺動帶動第一連桿向左擺動,第二連桿向左擺動帶動第三連桿向左擺動,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配合,帶動移動座水平向左移動。移動座水平向左移動帶動混合框向左運動,當混合框向左運動到初始位置時,人工控制第一電機停止逆時針轉動,人工對混合框進行處理。因為還包括有小孔,攪拌葉片上均開有小孔,使混合框內的中草藥攪拌的更均勻。因為還包括有激振器,進料通道內設有激振器,人工控制激振器工作,激振器帶動進料通道振動,使得進料通道內的中草藥更快速的下落到混合框內。進一步的提高本裝置的工作效率。因為底板材質為不銹鋼,能夠延長本裝置的使用壽命。(3)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達到了攪拌效果好、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底板,2-左架,3-右架,4-頂板,5-固定塊,6-第一電機,7-第一連桿,8-第二連桿,9-第三連桿,10-第四連桿,11-移動座,12-混合框,13-第一固定桿,14-進料通道,15-第一進料斗,16-第二進料斗,17-安裝座,18-第一電控閥,19-第二電控閥,20-第二電機,21-曲柄,22-第五連桿,23-第二固定桿,24-滑軌,25-滑塊,26-移動桿,27-第三電機,28-攪拌桿,29-攪拌葉片,30-水管,31-小孔,32-激振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底板1、左架2、右架3、頂板4、固定塊5、第一電機6、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第三連桿9、第四連桿10、移動座11、混合框12、第一固定桿13、進料通道14、第一進料斗15、第二進料斗16、安裝座17、第一電控閥18、第二電控閥19、第二電機20、曲柄21、第五連桿22、第二固定桿23、滑軌24、滑塊25、移動桿26、第三電機27、攪拌桿28、攪拌葉片29和水管30,底板1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架2、固定塊5、第一電機6和右架3,左架2與右架3頂端設有頂板4,固定塊5前側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7,第一電機6的輸出軸上設有第二連桿8,第一連桿7頂端后側與第二連桿8頂端前側鉸接連接有第四連桿10,第四連桿10中部鉸接連接有移動座11,第二連桿8中部鉸接連接有第三連桿9,第三連桿9與移動座11鉸接連接,移動座11頂部設有混合框12,左架2右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桿13,第一固定桿13右端設有進料通道14,進料通道14位于混合框12上方,頂板4底部左側設有第一進料斗15和第二進料斗16,第一進料斗15位于第二進料斗16左側,第一進料斗15底部設有第一電控閥18,第二進料斗16底部設有第二電控閥19,第一進料斗15和第二進料斗16均位于進料通道14上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左架(2)、右架(3)、頂板(4)、固定塊(5)、第一電機(6)、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第三連桿(9)、第四連桿(10)、移動座(11)、混合框(12)、第一固定桿(13)、進料通道(14)、第一進料斗(15)、第二進料斗(16)、安裝座(17)、第一電控閥(18)、第二電控閥(19)、第二電機(20)、曲柄(21)、第五連桿(22)、第二固定桿(23)、滑軌(24)、滑塊(25)、移動桿(26)、第三電機(27)、攪拌桿(28)、攪拌葉片(29)和水管(30),底板(1)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架(2)、固定塊(5)、第一電機(6)和右架(3),左架(2)與右架(3)頂端設有頂板(4),固定塊(5)前側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7),第一電機(6)的輸出軸上設有第二連桿(8),第一連桿(7)頂端后側與第二連桿(8)頂端前側鉸接連接有第四連桿(10),第四連桿(10)中部鉸接連接有移動座(11),第二連桿(8)中部鉸接連接有第三連桿(9),第三連桿(9)與移動座(11)鉸接連接,移動座(11)頂部設有混合框(12),左架(2)右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桿(13),第一固定桿(13)右端設有進料通道(14),進料通道(14)位于混合框(12)上方,頂板(4)底部左側設有第一進料斗(15)和第二進料斗(16),第一進料斗(15)位于第二進料斗(16)左側,第一進料斗(15)底部設有第一電控閥(18),第二進料斗(16)底部設有第二電控閥(19),第一進料斗(15)和第二進料斗(16)均位于進料通道(14)上方,頂板(4)底部右側設有安裝座(17),安裝座(17)上安裝有第二電機(20),第二電機(20)前側設有曲柄(21),曲柄(21)底部鉸接連接有第五連桿(22),右架(3)左側上部設有滑軌(24),滑軌(24)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25),滑塊(25)上設有移動桿(26),移動桿(26)底端設有第三電機(27),第三電機(27)底部設有攪拌桿(28),攪拌桿(28)左右兩側對稱設有攪拌葉片(29),第五連桿(22)底部與移動桿(26)頂部鉸接連接,右架(3)中部設有水管(3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草藥粉充分混合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左架(2)、右架(3)、頂板(4)、固定塊(5)、第一電機(6)、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第三連桿(9)、第四連桿(10)、移動座(11)、混合框(12)、第一固定桿(13)、進料通道(14)、第一進料斗(15)、第二進料斗(16)、安裝座(17)、第一電控閥(18)、第二電控閥(19)、第二電機(20)、曲柄(21)、第五連桿(22)、第二固定桿(23)、滑軌(24)、滑塊(25)、移動桿(26)、第三電機(27)、攪拌桿(28)、攪拌葉片(29)和水管(30),底板(1)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架(2)、固定塊(5)、第一電機(6)和右架(3),左架(2)與右架(3)頂端設有頂板(4),固定塊(5)前側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7),第一電機(6)的輸出軸上設有第二連桿(8),第一連桿(7)頂端后側與第二連桿(8)頂端前側鉸接連接有第四連桿(10),第四連桿(10)中部鉸接連接有移動座(11),第二連桿(8)中部鉸接連接有第三連桿(9),第三連桿(9)與移動座(11)鉸接連接,移動座(11)頂部設有混合框(12),左架(2)右側上部設有第一固定桿(13),第一固定桿(13)右端設有進料通道(14),進料通道(14)位于混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慎權,
申請(專利權)人:滁州勝全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