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2D prism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stacked base, middle and upper lever lever, upper lever is connected to a 2D pris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iddle lever lever, and the base of their respective ends and the middle lever are connected by elastic hinge structure, set the direction of elastic hinge structure elastic hinge structure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lever and the base lever is perpendicular to that of the first ope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between the lever and the base for regulating the two, between the lever and the upper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lever for regulating the two ope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second. Including multiple superposed lever structure, between the lever connected via elastic hinge mechanism, set up two groups of different regulatory agencies to change the angle of the elastic hinge lever to change the angle between, can be a wide range in the two perpendicular plane angle adjustment, and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angle adjustmen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二維棱鏡調整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調整裝置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二維棱鏡調整裝置。
技術介紹
用于高精度光學儀器參數測量、激光合束中精確調整光學系統折轉光路,對棱鏡調整精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其調整精度往往小于1″,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二維調整棱鏡的方法通過某種機械座結構對棱鏡角度進行調節,以達到調整棱鏡入光口和出光口的目的。然而該方法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具體表現在:調整角度小,可調的角度的方向較為單一,除了通過底座本身設計調節棱鏡角度外,往往還需要挪動底座本身角度進行調節;對不同規格棱鏡進行調整前,需配做對應的棱鏡盒,以便于與調整裝置固定;頂拉過程中調整精度過于依賴調節組件本身的精度,難以保證操作的精準度。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二維棱鏡角度調節范圍小,且精度難以保證等技術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維棱鏡調整裝置,該二維棱鏡調整裝置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二維棱鏡角度調節范圍小,且精度難以保證等技術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二維棱鏡調整裝置,包括依次疊置的底座、中層杠桿以及上層杠桿,所述上層杠桿用于與二維棱鏡連接,所述中層杠桿與上層杠桿各自的端部、以及底座與中層杠桿各自的端部均通過彈性鉸鏈結構連接,所述中層杠桿與底座之間的彈性鉸鏈結構及與所述上層杠桿之間的彈性鉸鏈結構的設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中層杠桿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之間開角的第一調節機構,所述中層杠桿與所述上層杠桿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之間開角的第二調節機構。優選的,上述二維棱鏡調整裝置中,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二維棱鏡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疊置的底座、中層杠桿以及上層杠桿,所述上層杠桿用于與二維棱鏡連接,所述中層杠桿與上層杠桿各自的端部、以及底座與中層杠桿各自的端部均通過彈性鉸鏈結構連接,所述中層杠桿與底座之間的彈性鉸鏈結構及與所述上層杠桿之間的彈性鉸鏈結構的設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中層杠桿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之間開角的第一調節機構,所述中層杠桿與所述上層杠桿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之間開角的第二調節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二維棱鏡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疊置的底座、中層杠桿以及上層杠桿,所述上層杠桿用于與二維棱鏡連接,所述中層杠桿與上層杠桿各自的端部、以及底座與中層杠桿各自的端部均通過彈性鉸鏈結構連接,所述中層杠桿與底座之間的彈性鉸鏈結構及與所述上層杠桿之間的彈性鉸鏈結構的設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中層杠桿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之間開角的第一調節機構,所述中層杠桿與所述上層杠桿之間設置有用于調節二者之間開角的第二調節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維棱鏡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層杠桿及上層杠桿均為方板體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維棱鏡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及中層杠桿及上層杠桿為一體式結構,通過各自彎折的邊緣連接構成所述彈性鉸鏈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維棱鏡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節機構具體為螺釘調節組,螺釘調節組位于中層杠桿上與所述底座連接位置相對的另一端,所述螺釘調節組包括位置相鄰的拉緊螺釘及頂開螺釘;所述拉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延甫,楊永強,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