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農業秸稈和剩余污泥混合微貯穩定化預處理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物質能
,具體涉及一種農業秸稈和剩余污泥混合微貯穩定化預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能源短缺與環境危機已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尋找可再生資源和能源,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人類發展的共識。可再生能源中農業秸稈是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第四位的能源,它不僅儲量豐富,而且分布廣泛,受地域限制小。因此,農業秸稈的利用受到高度重視。我國是世界上秸稈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每年可收集的各種農作物秸稈量為6.87億噸。然而,我國對秸稈的利用并不合理,除一部分作為飼料或直接燃燒用于農戶炊事外,其余大多被丟棄在田間或就地焚燒,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如果能將秸稈有效處理并進行資源或能源化利用,則不僅能有效地避免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還能緩解目前能源短缺的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排放快速增加。污水經過生物處理后,其體積的0.5%~1%將轉化為固態凝聚體沉降下來,形成剩余污泥。城市污水處理的剩余污泥已經成為嚴重的環境問題。隨著能源和資源危機的到來,污泥所含有機質和營養物質正是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通過合理的技術實現污泥的穩定化、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才是最合理的方向。農作物秸稈和剩余污泥是我國產量巨大的兩類固體廢棄物。如何進行一定的穩定化預處理作為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已成為研究的熱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業秸稈和剩余污泥混合微貯穩定化預處理方法,該方法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農業秸稈和剩余污泥混合微貯穩定化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產工藝為:1)將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固形物為18~20%)用水稀釋至8~10%后,加入到水熱處理反應器中,升溫到130~180度水熱反應30~60分鐘;2)農業秸稈原料(切成2~5cm片段)和水解污泥按照比例(按照絕干重量計算比例6:1~10:1)混合均勻后加入厭氧反應容器中,接入青貯用微生物菌劑,在厭氧條件下貯藏20~40天;3)預處理之后的混合物料可用于厭氧消化產沼氣,或用于纖維乙醇的生產,或用于乳酸、丁醇等物質的發酵。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農業秸稈和剩余污泥混合微貯穩定化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產工藝為:1)將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固形物為18~20%)用水稀釋至8~10%后,加入到水熱處理反應器中,升溫到130~180度水熱反應30~60分鐘;2)農業秸稈原料(切成2~5cm片段)和水解污泥按照比例(按照絕干重量計算比例6:1~10:1)混合均勻后加入厭氧反應容器中,接入青貯用微生物菌劑,在厭氧條件下貯藏20~40天;3)預處理之后的混合物料可用于厭氧消化產沼氣,或用于纖維乙醇的生產,或用于乳酸、丁醇等物質的發酵。2.一種農業秸稈和剩余污泥混合微貯穩定化預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產工藝為:1)將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剩余污泥(固形物為18~20%)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旭,馬曉建,李洪亮,李楠,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凱山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