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包括空心探桿和位于空心探桿兩端的上封孔膠囊與下封孔膠囊,所述空心探桿的兩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所述空心探桿內安裝有連接桿,連接桿與空心探桿之間設有第一空腔,空心探桿的外壁上設有通孔,所述上封孔膠囊包裹在上外殼上,上外殼與上固定塊連接,上外殼內設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內安裝有第一連通管,第一連通管與連接桿連通,上外殼的壁上設有與第一連通管連通的通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封孔和注水采用同一回路,不用外接高壓風管,從而避免了由于高壓風管與鉆孔壁摩擦、擠壓而發生破裂,造成不能有效堵孔,簡化了探測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
本技術涉及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屬于礦山井下覆巖裂隙發育情況觀測領域。
技術介紹
煤層開采對其周圍巖體起到破壞作用,上覆巖層由下到上出現垮落帶、導水裂隙帶和彎曲下沉帶,其中垮落帶和導水裂隙帶是頂板水的良好通道。當煤層上方具有富含水層時,導水裂隙帶是否貫通該含水層直接決定工作面的安全,因此,正確確定導水裂隙帶發育情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1696048U和CN20239392U公開了一種鉆孔內探桿兩端充氣堵水的雙端堵水器來確定導水裂隙帶發育情況。公開的方法采用了雙端堵水器和注水觀測裝置,它采用了兩套管路,一套用高壓風管向膠囊注氣,通過高壓風回路起脹和收縮膠囊;另一套用鉆桿與雙端堵水器連接,通過鉆桿向鉆孔注水,通過觀測流量表單位時間注水量得到裂隙發育情況。但是,由于高壓風管和鉆桿一塊進入鉆孔內,在井下惡劣的條件下,高壓風管很容易與鉆孔壁和鉆桿之間產生摩擦、擠壓,破壞高壓風管的密封性,甚至使高壓風管斷裂;采用高壓風管封堵鉆孔,其可靠性差,經常發生由于膠囊膨脹不到位而使測量結果錯誤的現象;為了提高封孔的可靠性,有時會將封孔壓力調的較大,從而減小封孔膠囊壽命,甚至發生破裂,嚴重影響導水裂隙帶的正常觀測及觀測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封孔和注水采用同一回路,不用外接高壓風管,從而避免了由于高壓風管與鉆孔壁摩擦、擠壓而發生破裂,造成不能有效堵孔,簡化了探測系統。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包括空心探桿和位于空心探桿兩端的上封孔膠囊與下封孔膠囊,所述空心探桿的兩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所述空心探桿內安裝有連接桿,連接桿與空心探桿之間設有第一空腔,空心探桿的外壁上設有通孔,所述上封孔膠囊包裹上外殼,上外殼與上固定塊連接,上外殼內設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內安裝有第一連通管,第一連通管與連接桿連通,上外殼的壁上設有與第一連通管連通的通孔;所述下封孔膠囊包裹下外殼,下外殼內設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內安裝有第二連通管,第二連通管與連接桿連通,下外殼的壁上設有與第二連通管連通的通孔,所述第二連通管與進水口接頭連接;所述第三空腔與第一空腔連通,第三空腔內設有若干組壓力調節閥,壓力調節閥與第二連通管連接。作為優選,所述壓力調節閥有六個,兩個壓力調節閥相對設置。作為優選,所述壓力調節閥包含調壓缸體,調壓缸體位于第三空腔內,調壓缸體內設有固定彈簧,固定彈簧另一頭接有閥球,閥球與連接桿側壁開口處相接。有益效果:本技術的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封孔和注水采用同一回路,不用外接高壓風管,從而避免了由于高壓風管與鉆孔壁摩擦、擠壓而發生破裂,造成不能有效堵孔,簡化了探測系統;通過壓力調節閥的設定,在封孔膠囊內注水壓力超過設定值時,壓力調節閥會自動打開,水流通過調節閥流進鉆孔,避免封孔膠囊因壓力過小不能有效封孔,或者過大而爆破,對封孔膠囊起到保護作用。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易行,封堵效果好,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實用性強,生產成本低,便于推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上封孔膠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下封孔膠囊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A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的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包括空心探桿3和位于空心探桿3兩端的上封孔膠囊4與下封孔膠囊2,所述空心探桿3的兩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所述空心探桿3內安裝有連接桿7,連接桿7與空心探桿3之間設有第一空腔,空心探桿3的外壁上設有通孔,通孔與第一空腔連通,所述上封孔膠囊4包裹上外殼91,上外殼91與上固定塊連接,上外殼91內設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內安裝有第一連通管71,第一連通管71與連接桿7連通,上外殼91的壁上設有與第一連通管71連通的通孔8;所述下封孔膠囊2包裹在下外殼92,下外殼92內設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內安裝有第二連通管72,第二連通管72與連接桿7連通,下外殼92的壁上設有與第二連通管72連通的通孔8,所述第二連通管72與進水口接頭1連接;所述第三空腔與第一空腔連通,第三空腔內設有若干組壓力調節閥,壓力調節閥與第二連通管72連接。在本技術中,所述壓力調節閥有六個,兩個壓力調節閥相對設置,所述壓力調節閥包含調壓缸體,調壓缸體位于第三空腔內,調壓缸體內設有固定彈簧5,固定彈簧5另一頭接有閥球6,閥球6與連接桿7側壁開口處相接。本技術在使用時,直接將進水口接頭1連接在鉆機鉆桿上,利用鉆桿頂入鉆孔中,并將注水觀測裝置連接在鉆桿進水管路上;將探桿推至鉆孔預定位置后,打開注水觀測裝置上的高壓水源開關,高壓水通過鉆桿進入與接口處相連的第二連通管72內,并通過連接桿7將水輸進上封孔膠囊4;當上封孔膠囊4和下封孔膠囊2膨脹到封住鉆孔起到堵水的作用時,其內壓力增大,推動側壁開口處的閥球6,打開壓力調節閥,水流通過閥門進入空心探桿3,通過空心探桿3上的通孔流進鉆孔,這時,在觀測裝置的水壓表上,水的壓力值會明顯增大,即是閥門打開開始向鉆孔注水的時候;測定完成后,關閉注水觀測裝置上的高壓水源開關,打開排水開關,上封孔膠囊4和下封孔膠囊2內的水由于彈性膠囊的壓力首先經過連接桿7和進水口接頭1排出,上封孔膠囊4和下封孔膠囊2收縮,鉆孔內的水繼而排出。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探桿和位于空心探桿兩端的上封孔膠囊與下封孔膠囊,所述空心探桿的兩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所述空心探桿內安裝有連接桿,連接桿與空心探桿之間設有第一空腔,空心探桿的外壁上設有通孔,所述上封孔膠囊包裹上外殼,上外殼與上固定塊連接,上外殼內設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內安裝有第一連通管,第一連通管與連接桿連通,上外殼的壁上設有與第一連通管連通的通孔;所述下封孔膠囊包裹下外殼,下外殼內設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內安裝有第二連通管,第二連通管與連接桿連通,下外殼的壁上設有與第二連通管連通的通孔,所述第二連通管與進水口接頭連接;所述第三空腔與第一空腔連通,第三空腔內設有若干組壓力調節閥,壓力調節閥與第二連通管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端水壓控制單回路堵水探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探桿和位于空心探桿兩端的上封孔膠囊與下封孔膠囊,所述空心探桿的兩端分別安裝有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所述空心探桿內安裝有連接桿,連接桿與空心探桿之間設有第一空腔,空心探桿的外壁上設有通孔,所述上封孔膠囊包裹上外殼,上外殼與上固定塊連接,上外殼內設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內安裝有第一連通管,第一連通管與連接桿連通,上外殼的壁上設有與第一連通管連通的通孔;所述下封孔膠囊包裹下外殼,下外殼內設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內安裝有第二連通管,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奇,朱珍德,孫赑,吳楠,張聰,趙晨羽,方若進,魏玉寒,
申請(專利權)人:河海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